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问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9977880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问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内蒙古牙克石林业四中 赵琪摘要 探讨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的结合点,实施“双育”的途径和方法、基本策略,帮助中学生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关键词 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少研究人的内在心理机制,并运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地去解决学生因心理障碍而出现的一些问题,诸如把孤独感、好静的学生说成是脱离集体,把性格内向说成是不愿暴露自己思想,把焦虑情绪说成是患得患失,把心理缺陷或心理疾病而引起的不稳定情绪看成是故意破坏纪律,等等。一些因心理障碍引起的问题,

2、一概当作思想处理的作法,自然得不到学生的欢迎。 我校是一所市办初级中学,心理教育工作无现成经验,但我们不回避,近年来在这方面探索工作,得到解决的办法:一是提高教育者对心理健康教育和训练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二是积极且实在地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中学生心理正处在迅速发展趋于成熟但又尚未成熟的阶段,作为这特殊阶段的反应,他们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既丰富又矛盾的特征,主要有如下四点:,LL Vxco9U AT6aeAi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在高手如林的初中,学习竞争十分激烈,每一次考试,学生心情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会失败,失掉“尖子”地位,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同学的冷眼

3、,产生高焦虑,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立即恢心丧气,情绪十分低落,在咨询中不少学生倾说“想到压力来自四面八方,既难以接受又不能摆脱”,“一旦成绩不好,哪有脸见人”,“我自认为我学习是努力的,但中期考试又是班上的尾巴,这样下去还有什么意思”,“我是学校保送来的,学习不好,我无脸见老师和校长”,“有时真想一死了之”,于是挫折感“油然而生”,表现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o$j%xh)x8Td 权威期刊n R!Tq1BI 2、人际关系不协调。由于初中学习成绩好,常受到老师和家长赞扬,加之是独生子在家多为“太子”“千金”,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

4、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学生在咨询中向教师倾述:“我真不知道怎样与人建立好朋友关系”。一些学生的日常安排就是“家学校”,“家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最爱做的事就是“关在屋子里听音乐”,自闭的心态使这些学生完全忽略了人际关系,以至于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不能和别人多谈”,“我总加入不进同学们的谈话中”,“我感到孤独、寂寞”,到最后“没有人愿和我一起做操”。这些学生常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怖感。有的学生因嫉妒心理而与同学搞僵关系。权威期刊HNeV_!e0mi%Vnm:x Rk3、自信心不足。由于家长、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质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

5、别是优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拿家长和有些老师的话说,“要常敲打才能成才”,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老觉得自己智力不高”,于是恢心丧气,“前途渺茫”,失去自信心。权威期刊jl 9wB7pM权威期刊G*F$D4zE O 4、早恋问题的困扰。初中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在我们的咨询中略占1/7,“总是想看到他”“我总想和他在一起”“我和他说话心情总是很兴奋”,甚至于“我爱上了我的语文老师”,由此感到“烦燥不安,吃不下,睡不香”,成绩开始下降。由于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心理冲突加剧,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映。面对初中学生心

6、理健康危机的现状,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改革中出现了一个新的亮点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整合作用。通过整合心理健康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学习、事业的信心,把优良的品德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养成沉着、冷静、务实、高效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那么如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积极有效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我觉得在教学实践中这样做比较好。1.以思想品德课为主要课程载体,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因为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

7、于学习过程中,理应通过教学过程得到解决。而各科教材中又蕴藏有不少适合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景。如:“数学”能教会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克服困难的意志;“艺术”能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其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心理;“体育与健康”教会学生协作、竞争意识与意志品质;“历史与社会”激发学生爱国情感,锤炼良好的品格。初中“思想品德”理应成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课程载体,因为它以初中学生为主体,以初中生的心理及心理发展特点和他们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把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学会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作为课程的追求。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在心理健康方面

8、新增加和突出了以下教学内容:(1)了解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2)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3)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能够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4)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5)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6)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2.创设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进行体验教学课堂情景要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发展特点,充分发扬民主、自由、平等的作风。当代中学生民主意识和成就意向强,希望有畅所欲言,

9、各抒己见的民主平等的环境。如果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家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产生满意、愉快、羡慕、互助的积极态度和体验,进而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活跃,记忆清晰,求知欲强烈,学习效率高,身心愉悦。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人的个性能得到积极的发展,并伴有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评论同学的观点,要让学生感到他们有这种权利和责任,即使讲错了也不会因此受到责备,不能在课堂上让学生的心理处于紧张状态。在和谐的氛围下通过体验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

10、角色扮演、情境模拟,“实话实说”,感受“真实情境”中人物的各种情绪,彼此分享。如在走进青春一课教学中,设计这么一个活动环节:设“少年烦恼门诊”,由学生分别充当医生与患者:在进入青春期后,你比从前有更多烦恼吗?将自己的烦恼和困惑写下来(用事先准备的白纸,学生不署名)。关于烦恼,我们有哪些应对方法?与小组里的同学探讨后记录下来。通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很自然地进入下一个环节“青春期对策篇”,进入角色的学生纷纷为“小小少年不再烦恼”支招。也可以借用当前流行电视栏目名称“实话实说”,请本校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客串当一回嘉宾与同学“面对面”,实话实说初中生青春期烦恼与消除处方。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的“身临其境”

11、的活动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解开“心中千千结”,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3.教师要扮演“心理辅导员”角色在初中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素质要求的需要。既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师还有义务充当“心理辅导员”,熟练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营造热情、宽松和谐的氛围,以平等的身份亲近学生,关怀学生,赏识学生,做他们的朋友与知己,让学生打开心扉,倾吐心声,从而使学生得到一些精神上的抒发和松驰。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人格,对心理健康有偏差的学生决不能一味指责,甚至讽刺歧视,努力寻找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多肯定,多倾听,结合思想品德教育的原理和方法,根据学生不同气质特征、性格类型,有针对性地运用心理学中的疏导方法激励法加以鼓励,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维护心理健康。加强学生心理研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既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追求,也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方向。权威期刊G*F$D4zE O 行文至此,想起大家常说要“科学育人”这句话,那么人类心理学就是一种科学,它是既有自然科学性质,又有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让我们共同运用这把科学的钥匙去开启青少年的天赋之门,教给他们修身养性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