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分流的协同规划策略研究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9976227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理分流的协同规划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合理分流的协同规划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合理分流的协同规划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合理分流的协同规划策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合理分流的协同规划策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理分流的协同规划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理分流的协同规划策略研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果上报申请书成果名称合理分流的多网协同规划策略研究成果申报单位 北京 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成果承担部门/分公司网络部 部门 / 分公司项目负责人姓名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和Email项目参与人姓名成果专业类别*无线所属专业部门*网络线条成果研究类别*相关网络解决方案省内评审结果*(按填写说明4)关键词索引(35个)协同、分流、互操作、TD、WLAN应用投资万元(指别的省引入应用大致需要的投资金额)产品版权归属单位 北京公司 对企业现有标准规范的符合度:(按填写说明5)如果该成果来源于研发项目,请填写研发项目的年度、名称和类型(类型包括:集团重点研发项目、集团联合研发项目、省公司重点研发项目、

2、其他研发项目),可填写多个:来源于集团重点项目四网协同技术解决方案及试验成果简介:北京现网数据业务流量中有将近30%是由支持TD或WLAN的终端产生,通过多网协同规划建设,将这部分流量有效分流出去,既可以缓解2G网络负荷压力,又可以提高新型终端用户数据业务感知。项目组承接集团重点项目四网协同技术解决方案及试验,结合经分系统数据,制定了基于分流目标的协同规划策略,设计并完善了协同规划的具体流程,使之纳入北京公司的流程库;并按照流程完成了软件自动化设计;落实层面,完成了TD、GSM容量规划算法,并完成基于网络负荷分担的23G网络均衡策略及算法。项目组产生专利2项,正在申请专利3项。省内试运行效果:

3、1、本省应用范围、运行情况;效益;可推广性本成果应用于北京公司重点工作四网协同,并应用于新建基站的评估、优化工作,多次为公司的建设主线提供分流策略建议;项目产生的协同规划流程,已经申请入选公司流程库,涉及6个二级部门,并为网络规划、建设提供利用依据;作为项目组提出的基于分流的WLAN优先建设策略,已经成为公司首个网络驱动的WLAN策略;应用此流程,处理分流案例1000余个,其有效性得到优化人员的认可,并已经付诸自动化实现;项目组成果正在北京全网推广。采用设定的多网协同策略,有效实现了实验地区的TD分流目标;TD倒挂流量从9.4MB/天/小区,下降为4.0MB /天/小区,降幅超过50%; 为更

4、精确的考察分流效果,定义流量泄露比=2G邻区的TD倒挂流量/( TD倒挂流量+TD总流量);经过分析,泄露比由分流前的2.8%降低为分流后的1.6%,分流效果明显;依据项目组策略,提出基于分流的WLAN优先建设策略,并在北京公司付诸实施。从节约投资的角度,采用项目组的有效分流措施,分流现网的倒挂流量,可以节省大量的GSM网络资源,节约全网4%的数据业务载频投资(至少节约2400万元)。同时契合集团公司语音优先的策略,有效提升语音业务的感知。项目组成果建议推广到1、TD数据业务较高的省份 2、GSM网络资源紧张的省份 3、WLAN建设目标需要明确的省份。引入此流程及工具后,可以有效实现GSM资源

5、的节约,及TD网络、WLAN网络的充分利用,实现WLAN网络的有目标、精准覆盖。文章主体(3000字以上,可附在表格后):根据成果研究类别,主体内容的要求有差异,具体要求见表格后的“填写说明6”。1、背景情况 目前全网数据业务流量中,2G占55%,TD占45%。TD数据业务流量中,100%由TD终端产生。 2G数据业务流量中,73%由2G终端产生、6%由TD终端产生、21%由WLAN终端产生。 合理部署TD/WLAN网络资源,将这些TD终端和WLAN终端在2G网络上产生的流量分流出去,是数据业务协同规划的核心内容。2、技术方案:2.1 TD分流v TD倒挂定义:TD用户在2G数据网络中使用的G

6、PRS流量。 v 截止2011年3月,TD倒挂流量日均460GB左右,占总流量(2G+3G)的3%左右,占2G流量的67%。v 倒挂流量总数不多,然而局部地区(约占全网7%)的倒挂流量增长引领了2G总流量的增长(驻留增长超过总增长的50%以上),这部分小区主要密集分布在主城区。 v 从倒挂流量的分布看,主要分布在郊区县的居民区,以及主城区的部分热点地区(如太阳宫望京居民区、CBD周边、西北高校区等)。 v 从业务规模看,当前的TD网络是一个数据为主体的网络,而数据业务中数据卡用户是绝对的主体(占据总业务量的94%左右);相对于手机用户的流量份额(6%),手机用户在倒挂流量中的占比明显突出,占据

7、总倒挂流量的27%,手机用户受到倒挂影响明显; v 考察高倒挂小区(TOP100)的流量分类,可以看出,相对于全网,超忙小区的下载类(CMNET)业务明显偏多,占比达到73%,比全网平均水平高出31个百分点;这部分流量体现了TD用户的高下载需求,区别于2G,这部分需求难以通过2G网络满足,因此倒挂问题需要优先通过TD网络解决; v 问题一:TD用户感知难以保证! 受到TD倒挂明显影响的2G超忙小区 v TD倒挂除了对TD用户感知产生不良影响外,还对本来就资源紧张的部分2G小区产生影响,加重了2G数据超忙。 取12月下旬为例,2G数据超忙的小区中,每小区日均TD倒挂流量均值在40MB左右; 超忙

8、小区中,有16.7%的小区受到了TD倒挂的明显影响(倒挂流量超过全网平均水平的3倍)。 v 问题二:2G网络资源受到侵占! 2.2协同规划流程针对这类问题,提出协同分流的方案流程: 各部门职责流程图总体流程图3. 2总体流程图1) 优化开始,网优区域中心提供系统需要小区信息作为系统输入2) 根据网优区域中心提供的重要切换链,判断输入小区是否处于重要切换链中,若是,则结束优化。我们对处于重要切换链中的小区不予进行优化处理。3) 根据网优区域中心提供的小区属性信息,判断此小区是否为2小区,若不是,即判定其为小区,对其进行)超忙小区处理。4) 若是小区,根据网络部信息系统部提供的关于倒挂的数据判断其

9、是否倒挂明显,我们将倒挂小区业务占总业务的10%判定为倒挂明显。若不存在倒挂问题,则进入超忙小区处理。5) 若步骤判定小区倒挂明显,则首先根据网优区域中心提供的邻区信息判断其是否有邻区,若无邻区,则进行无邻区处理流程6) 若判断小区有邻区,则进入优化主体流程,首先进行邻区配置检测,即邻区优化,判断是否有邻区配置不合理,并对不合理配置邻区给出相应优化建议。7) 步骤为邻区互操作参数检测,即参数优化,检测与邻区互操作参数配置是否合理,对不合理参数配置给出相应的优化建议。8) 步骤为邻区弱覆盖检测。我们认为出现倒挂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小区附近的邻区覆盖较弱,通过相关检测若邻区符合弱覆盖条件则对其进行覆盖

10、优化。9) 步骤为A超忙TD邻区处理。若2G小区的TD邻区出现超忙情况,则可能发生倒挂。我们需对有超忙情况的TD邻区进行优化处理。10) 流程结束,完成了所有优化处理过程2.2.1 A)超忙TD小区处理图3. 3超忙小区处理1) TD忙小区定义:HSDPA载频超忙标准:H载频上行信道利用率=70% and 每载频用户数=5R4载频超忙标准:上行BRU利用率=80% or下行BRU利用率=80% 天忙小区:12个15分钟颗粒为颗粒忙小区,则该小区为该天忙小区月忙小区:累计一个月有20天出现H超忙,该小区月H超忙,如10天出现R4超忙,在该小区R4超忙2) 根据网优运营支撑中心提供的小区一个月的H

11、超忙天数和R4超忙天数判断TD小区是否超忙,若TD小区被判定为超忙,则判断网优区域中心提供的其小区所用载频数是否小于6,若是,则可通过增加载频数扩容来解决TD小区超忙问题3) 若TD小区无法扩容,则要考虑工程建设中心新建TD站,并通过检测本小区是否有WIFI潜力来考虑是否要新建WLAN2.2.2 B)2G超忙小区处理图3. 42G超忙小区处理1) 根据网络运营支撑中心提供的2G小区月超忙次数判断小区是否超忙,若月超忙次数大于5次,则需要进行2G超忙小区优化2) 若输入的2G小区被判定为超忙小区,则先根据网优区域中心提供的小区所属基站载频信息分别计算所属基站900M和1800M频率下,平均每扇区

12、所配载频数Avg1和Avg2,并读取当前小区在两段下的载频数N1,N2。若900M载频处Avg7,N1N2,1800M载频处Avg9,N212则说明其有扩容条件,进行扩容。扩容量等于当前话务量*3/4-原规划话务量3) 若2G小区不具备扩容条件,则考虑工程建设中心新建2G基站,同时考察2G小区是否有新建WIFI潜力,若有则可新建WLAN站。2.2.3 C)无TD邻区处理图3. 5无TD邻区处理1) 首先输入网优区域中心提供的小区所属区域类型参数,判断属于3种区域类型:即密集城区、城区、郊区中的哪一种2) 根据网优区域中心提供的小区属性参数判断此2G小区是否为宏蜂窝,若是宏蜂窝,则进行宏蜂窝无邻

13、区优化处理,否则进行微蜂窝无邻区优化处理。3) 首先考虑2G小区是宏蜂窝的情况。检测此小区一定范围内有没有可配置邻区的TD小区(这个范围是根据网优中心规划中心提供的在某区域类型下(如密集城区)宏蜂窝与宏蜂窝的约束距离计算出搜索小区的经纬度范围),若无,则需要考虑工程建设中心在其附近新建TD站与WLAN。若有可配置为邻区的TD站,则对这些可配置的TD站进行一一判定。首先判定他们是否是宏站,若是,则判断他们的距离是否小于2G宏-TD宏邻区约束距离,若小于则将其配为此2G小区的邻区。若此TD站为微蜂窝,则需判定此TD微蜂窝是否在2G小区的覆盖范围内,若是则将其配为2G小区的邻区。关于邻区配置工作需要

14、网优区域中心执行。4) 再考虑2G小区是微蜂窝的情况。若在一定范围内(这个范围是根据网优中心规划中心提供的在某区域类型下(如密集城区)微蜂窝与宏蜂窝的约束距离计算出搜索小区的经纬度范围)没有可配为邻区的TD小区,则需要考虑工程建设中心在此2G小区附近新建TD站与WLAN。若有可配为邻区的TD小区,则检测各个TD站是否为宏站,若是宏站则需判断此2G小区是否在此TD邻区的覆盖范围里,若是则将此TD邻区配为2G小区邻区。若此TD站为微站,则需考虑他们是否共站,若是,则互配为邻区。邻区配置工作需要网优区域中心执行。邻区合理距离仿真我们认为现网邻区配置基本合理,在某种传播环境t下(如密集城区),统计2G

15、小区与对应的TD邻区(如2G宏站(H)与对应TD宏站(H)邻区)间距离,若门限百分比Threshd(如90%)的统计距离小于距离d(如HHt),则认为此距离为邻区合理距离。得到三种传播环境t(1、密集城区,2、城区,3、郊区)下对应的2G宏站TD邻区宏站合理距离HHt,2G宏站TD邻区微站合理距离Hwt,2G微站TD邻区宏站合理距离WHt,总共9个值,分别为HH1,HW1,WH1,HH2,HW2,WH2,HH3,HW3,WH3(黄色部分所示)。2.2.4 D)邻区配置检测图3. 6已配邻区合理性检测图3. 7合理未配邻区检测整个邻区配置检测总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检测2G小区已配的TD邻区是否合理(图 3.2.4-1),包含距离因素和方位角因素,若不合理则建议网优区域中心删除此邻区关系,合理则不作邻区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