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9975824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计算的结果是( )A. B. C. D. 5【参考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转化为加法,再计算即可【详解】解: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减法,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 3的平方根是( )A. 9B. C. D. 【参考答案】D【解析】【分析】直接根据平方根的概念即可求解【详解】3的平方根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概念,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平方根的定义3. 计算的结果是( )A. B. C. D. 【参考答案】B【解

2、析】【分析】先计算幂的乘方,再计算同底数幂的除法,从而可得参考答案【详解】解: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掌握以上运算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2019年末,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末减少551万人B. 2012年末至2019年末,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超过9000万人C. 2012年末至2019年末,连续7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人以上D. 为在2020年末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今年要确保完成减少551

3、万农村人口的任务【参考答案】A【解析】【分析】用2018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减去2019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即可判断A;用2012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减去2019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即可判断B;根据20122019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统计图,通过计算即可判断C;根据20122019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统计图,即可判断D【详解】A、1660-551=1109,即2019年末,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末减少1109万人,故本选项推断不合理,符合题意;B、2012年末至2019年末,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9899-551=9348,所以超过9000万人,故本选项推断合理,不符合

4、题意;C、9899-8249=1650,8249-7017=1232,7017-5575=1442,5575-4335=1240,4335-3046=1289,3046-1660=1386,1660-551=1109,所以连续7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人以上,故本选项推理合理,不符合题意;D、根据20122019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统计图,知:2019年末,还有551万农村人口的脱贫任务,故本选项推理合理,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的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5. 关于x的方程(为常数)根的情

5、况下,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两个正根B. 两个负根C. 一个正根,一个负根D. 无实数根【参考答案】C【解析】【分析】先将方程整理为一般形式,再根据根的判别式得出方程由两个不等的实数根,然后又根与系数的关系判断根的正负即可详解】解:,整理得:,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设方程两个根为、,两个异号,而且负根的绝对值大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没有实数根也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第一象限,P与x轴、y轴都相

6、切,且经过矩形的顶点C,与BC相交于点D,若P的半径为5,点的坐标是,则点D的坐标是( )A. B. C. D. 【参考答案】A【解析】【分析】在RtCPF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PF的长,再根据垂径定理求出DF的长,进而求出OB,BD的长,从而求出点D的坐标【详解】设切点分别为G,E,连接PG,PE,PC,PD,并延长EP交BC与F,则PG=PE=PC=5,四边形OBFE是矩形OA=8,CF=8-5=3,PF=4,OB=EF=5+4=9PF过圆心,DF=CF=3,BD=8-3-3=2,D(9,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垂径定理等知识,正确做出辅助线是解

7、答本题的关键第卷二、填空题(将参考答案填在答题纸上)7. 写出一个负数,使这个数的绝对值小于3_【参考答案】-1【解析】【分析】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及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求解即可【详解】解:|-1|=1,13,这个负数可以是-1故参考答案为:-1(参考答案不唯一)【点睛】一个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本身,零的绝对值还是零,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8. 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参考答案】【解析】【分析】由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参考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 故参考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9. 纳秒是非常小的时间单位,北斗全球导

8、航系统的授时精度优于,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是_【参考答案】s【解析】【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进行表示即可【详解】,=2010-9s,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得s,故参考答案为:s【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掌握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是解题关键10. 计算的结果是_【参考答案】【解析】【分析】先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计算出分母,最后约分即可【详解】,故参考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1. 已知x、y满足方程组,则的值为_【参考答案】1【解析】【分析】先解方程组求解,从而可得参考答案【详解】解:得: 得: 把代入: 所以方程

9、组的解是: 故参考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12. 方程的解是_【参考答案】【解析】【分析】去分母,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再解整式方程并检验即可【详解】解: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故参考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式方程的解法,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注意要检验.13. 将一次函数图象绕原点逆时针旋转,所得到的图像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_【参考答案】【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互相垂直时系数之积等于-1,进而得出参考答案;【详解】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设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为、,一次函数的图象绕原点逆时针旋转,旋转后得到的图象与原图

10、象垂直,旋转后的点为、,令,代入点得,旋转后一次函数解析式为故参考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像与几何变换,正确把握互相垂直的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4. 如图,在边长为的正六边形中,点P在BC上,则的面积为_【参考答案】【解析】【分析】如图,连接 过作于,利用正六边形的性质求解的长,利用与上的高相等,从而可得参考答案【详解】解:如图,连接 过作于, 正六边形, 故参考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正多边形的性质,同时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5. 如图,线段AB、B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若39,则=_【参考答案】7

11、8【解析】【分析】如图,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结合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到AOC=2+3=2(A+C),再利用垂直的定义结合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到AOG =51-A,COF =51-C,利用平角的定义得到AOG+2+3+COF+1=180,计算即可求解【详解】如图,连接BO并延长,、分别是线段AB、BC的垂直平分线,OA=OB,OB=OC,ODG=OEF=90,A=ABO,C=CBO,2=2A,3=2C,OGD=OFE=90-39=51,AOC=2+3=2(A+C),OGD=A+AOG,OFE=C+COF,AOG =51-A,COF =51-C,而AOG+2+3+COF+1=180,51-A+2A+2

12、C+51-C+39=180,A+C=39,AOC=2(A+C)=78,故参考答案为:78【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垂直的定义,平角的定义,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整体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6. 下列关于二次函数(为常数)的结论,该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形状相同;该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点;当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该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在函数的图像上,其中所有正确的结论序号是_【参考答案】【解析】【分析】两个二次函数可以通过平移得到,由此即可得两个函数的图象形状相同;求出当时,y的值即可得;根据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即可得;先求出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再代入函数进行验

13、证即可得【详解】当时,将二次函数的图象先向右平移m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二次函数的图象;当时,将二次函数的图象先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二次函数的图象该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形状相同,结论正确对于当时,即该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点,结论正确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结论错误的顶点坐标为对于二次函数当时,即该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在函数的图象上,结论正确综上,所有正确的结论序号是故参考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7. 计算: 【参考答案】【解析】【分析】先把括号里通分,再把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约分化简即可【详解】解:【点睛】分式的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运算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18. 解方程:.【参考答案】【解析】【分析】将方程的左边因式分解后即可求得方程的解【详解】解:因式分解得:(x+1)(x-3)=0,即x+1=0或x-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