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训练-副本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95.50KB
约4页
文档ID:479927790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训练-副本_第1页
1/4

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训练材料三:1.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的是谁?指黄帝(2)是哪两个部落联合起来平定了蚩尤部落? 炎帝和黄帝(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这个人物对人类做出哪些贡献?被后人尊称为什么?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了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等等被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2.材料一:夏朝的国王把人当做坐骑,还把自己比为太阳,人们对他恨之入骨,纷纷咒骂他材料二:后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1)材料二出自哪部书? 《史记》(2)材料一中所描写的“夏朝的国王”和材料二中所描写的“商朝的国王”分别是谁?夏桀、商纣(3)他们的所作所为最终导致了怎样的后果?给你的启示或者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国家的覆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或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材料三 (1) 材料一,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采取了哪些措施发展本国的势力?(改革措施)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重用人才,实行改革,整顿内政,发展生产,强大军队使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2) 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意思是什么?商鞅变法是在什么时间进行的?是在谁的支持下开始变法的?变法的内容是什么?具有什么作用?“治理国家不一定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公元前356年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作用是:使秦国的经济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3) 材料三是描绘了什么场景?请说说: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是当时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我国封建社会形成4.材料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材料二: (1) 材料一出自那首诗?《离骚》(2)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他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什么?屈原世界文化名人3) 作者生活在什么时期的哪个国家?他创作了一种新体诗歌是什么?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战国末期的楚国。

《楚辞》《离骚》4)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我长叹一声禁不住流下眼泪,哀怜人民的生活这样多灾多难!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5)我国的哪个传统节日和这位诗人有关?端午节6)结合材料,谈谈你觉得应该学习他什么样的品质? 对理想的执着的追求;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等(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5.材料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材料二: (1) 材料二的人物是谁?孔子(2) 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他所创立的学说在战国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儒家3) 他的主张是什么?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4) 他对教育的贡献有哪些?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②他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③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④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以便“温故而知新”5)请用一句话评价该人物?孔子是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6)读了材料一的三句话,你受到什么启发?学习要实事求是,经常复习,要谦虚谨慎6.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材料二:材料三: 材料四: 材料五: (1) 材料一的这句话是谁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李白。

秦王扫平了天下,虎视眈眈,何等雄武!(2) 材料二的人物是谁?你如何评价他?秦始皇功: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封建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意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过: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去第二年,农民起义爆发 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 (3) 材料三、材料四、材料五反映了秦朝的哪些方面的措施?①政治上: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②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以圆形方孔铜钱为全国统一货币;并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③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4)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何积极作用?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地间的交流,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发展生产,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为后来更大规模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对历史发展起了促进作用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亡,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只能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施锺而亡材料三: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射死在楚王的尸体前;商鞅在秦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五马分尸而死请回答:(1)商鞅的观点属于哪个思想流派的学说?法家(2)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什么?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机构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是什么?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推行县治(3)材料二认为秦朝灭亡是“商鞅变法”引起的,你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还是错误?说出你的理由?错误,秦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4)从上述三则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新事物取代旧事物不可能一帆风顺7.材料一: 材料二: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 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领导者是谁?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大泽乡起义(或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①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②徭役繁重;③赋税沉重;④刑法残酷和秦二世统治的更加残暴2) 材料二的这句话出自哪?是哪位农民领袖说的话?《史记》3) 请说出这次起义的时间和地点?公元前209年大泽乡起义4) 请用一句话来评价这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8.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左传》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扫六合:指统一中国),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请回答:根据材料一,(1)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从材料一看,被分封做诸侯的主要什么人?分封制周天子的子弟亲属功臣2)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举出受封者必须承担的义务两个目的是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巩固了西周的统治义务:①必须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②定期朝见周王;③参见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礼仪式;④缴纳供物;⑤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等(3)材料二中所说的“诸侯尽西来”发生在哪一年?秦朝统一全国后,对管理的地方不再推行西周的管理制度,而是实行什么制度?公元前221年 郡县制4)西周和秦朝在管理地方上所实行的制度虽然不同,但在当时都起到了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国家制定政治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要不断地进行创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