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9868007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专题: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专题: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专题: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专题: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专题: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专题: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专题: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平移和旋转 第一课时:平移和旋转 总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例,初步认识并区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2、能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并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数平移。3、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世界,提高应用数学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教学重点:认识区分平移和旋转,在方格纸上正确地将图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数平移。 教学难点: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教学准备:挂图、方格纸。 教学过程:学情预判:这部分内容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第一个例题选取了学生熟悉

2、的一些物体运动的实例图片作为素材,让学生结合实际,观察和想象它们的运动特点,体会平移和旋转,这部分可以让学生先学初步感知,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加深体验和感知。第二个例题是在方格纸上图形的平移,是本课的重难点。先让学生明白虚线图形表示原来的位置,实线图形表示平移后的位置,以便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而平移的距离实质上是图形中每一组对应点间的距离,学生容易错误地理解为平移前后两个图形之间的空格数,教学时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达到理解,教师也应作适当的演示。教学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后的图形时,要建议学生先确定主要的对应点的位置,然后再画出图形。先学提纲:1. 观察书本第24页例1中的两组图片,

3、想想怎样的运动时平移,怎样的运动时旋转,你能用手势表示吗?2.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3. 仔细观察例2中的小房图,它向右平移了6格,哪幅图是原先的图形?哪幅图是平移后的图形?请在图形的上面注明。4. 观察一下金鱼图和火箭图分别是向哪平移了,填一填。一、情景导入。(一)谈话引入:今天,我们怎样从自己的家来到学校的呢?像人在行走,摩托车运行我们称它为运动。(二)感知运动中的平移和旋转:1.交流先学1.教师多媒体演示物体的运动,学生用手势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2.交流先学2.一起判断,纠正。3.你还见过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吗?与同桌说一说。再与大家分享。学生举例二、探究交流。(一)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

4、离。我们已经学会了平移和旋转,接下来要考考同学的观察力,看看图形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1、平移的方向交流先学3。指出虚线图形是原先的图形,实线图形是平移后的图形。交流先学4.确定金鱼图和火箭图的平移方向。2. 平移的距离(1)小组讨论小房图向右平移了几格。 小组汇报,师指导小结:房子的每一个部分和每一个点平移格数都是一样的,所以只要抓住图形中的一个点数出它经过的格数就行了。 (2)数出金鱼图和火箭图的平移距离。 学生独立数, 再同桌交流数的方法。 汇报结果。演示,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 3.小结:同学们仔细观察,物体平移后什么没变?什么变了?在小组里说一说。全班交流:物体平移后它的图形大小和形

5、状都没变,物体平移后的位置变了。 4.练习:想想做做第4题。 齐练后集体交流。(二)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后的图形。1、出示题目:试一试第1题。画三角形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请同学们用铅笔试着画一画。再和同桌说说各自的画法。2、演示画法:确定平移的方向(画箭头表示)。点出三角形的三个关键点。用尺子对齐各点向右平移6格点上点。用尺子画线连接平移后的三个点。检查:数一数平移后的格数。3、小结一般画法:先找出图形的关键点,再描出平移动后的各点,最后连线。三、反馈完善。1、练一练:试一试第2题。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5平移格后的图形。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互相批改。全班反馈:要数准确平移的格数。平移后的各点要与原图

6、形相对应的各点在同一直线上。平移后的图形要和原图形在同一水平线上,还要和原图形一模一样。2、想想做做第5题。图1向右平移7格。学生看题,说说你准备怎么画。学生画图,教师个别辅导。图2向上平移4格。教法同上。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自我评价。第三单元 平移和旋转 第二课时:平移和旋转练习 总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熟练的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2、进一步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3、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熟练判断平移和旋转的现象。教学难点:熟练平移的方法,在方格图上能熟练地表示。教学准备:挂图

7、、方格纸、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运动的两种现象,是哪两种现象?请列举说明 2、提问:教室的门开门和关门的运动是什么现象?3、板书课题。二、基本练习。(一)下面的运动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1升降国旗 2拧开水龙头 3用钥匙拧开房间门4拉动抽屉 5吊扇在空中运动 6乘坐电梯7转动转盘 8指针运动属于平移的有:属于旋转的有:(二)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请各写出两个、的运动是平移。、的运动是旋转。(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上,门的运动是()平移 旋转 既平移又旋转(2)电风扇的运动是( );推拉窗的运动是( )。 平

8、移 旋转 既平移又旋转(3)下面( )的运动是平移。转动着的呼啦圈 电风扇的运动 拔算珠 (4)左图是图形经过()得到的。平移 旋转 既平移又旋转(5)右图中,从图到图是()得到的,从图到图是()得到的。A、向右平移7格B、向右平移9格C、向右平移11格D、向下平移1格E、向下平移5格F、向下平移9格(四)下面的运动,是平移的打“”,是旋转的画“”。1、小向前面走了3米。 2、树上的水果掉在了地上。3、汽车的轮子在不停地转动。4、火箭发射升空。5、风扇的叶子在转动。6、拧开水龙头。7、大风车在转动。 8、射箭运动员把箭射在靶子上。9、小明推教室的门,门被打开了。10、窗帘被拉开了。三、综合练习

9、。1、看图填一填。图向()平移了()格。图向()平移了()格。图向()平移了()格。图向()平移了()格。2、画一画。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尤其关注后进生。 (1)四边形向下平移5格。 (2)梯形向右平移9格。 (3)三角形向左平移格。四、检测评价。 补充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尤其关注后进生。 第三单元 平移和旋转第三课时:美丽的花边 总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设计花边,进一步认识平移的特点,初步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初步体验几何图形的美。2、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提高学习创作的兴趣。3、在设计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10、教学重点:欣赏和创作。教学难点:学会欣赏和想象,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教师:收集美丽的花边网络资源,准备多媒体资料。学生:收集花边。方格纸、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平移。1、谈话:昨天我们学习了平移和旋转的知识,学会了数物体平移的距离,还学会了利用平移的特点在方格纸上作画。 2、完成下面的练习吗?移一移,画一画。(1)三角形向( )平移了( )格。(2)画出平行四边形向右平移8格后的图形。(3)画出三角形左平移8格后的图形。3、学生独立完成。4、小结:把一个图形平移,先要找到相关的点,再把这些点一个一个地“向右平移7格”,最后连线。得到的新图案应该和原来的图案是一样的,只是位置变了,

11、还要检查是否按要求移了格数。二、美丽的花边。1、欣赏美丽的花边。(第27页“看一看”)这两条花边美吗?你知道这两条花边各是由哪个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吗?平移了几格呢?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花边都是由一个独立的图案重复连续而成。运用了前面的平移知识,通过图案平移得到这条花边的。2、尝试操作。谈话:同学们对美丽的花边都有了初步的了解,想不想自己也尝试画一条美丽的花边?“画一画”第一个图案。学生尝试完成,教师巡视指导。3、展示交流。展示不同水平的学生作品。请同学们评一评,谁的花边画得最漂亮,说一说是怎样形成了一条花边的,每一朵花都是前一朵花向

12、哪边平移了几格?第三朵花是第一朵花向右平移了几格?互相交流。在制作花边时,你觉得哪些地方最不容易画好?请画得好的同学说一说自己制作花边时都注意了什么?有什么好的办法。4、再次操作。“画一画”第二个图案。你会用平移的方法接着往下画吗?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之间相互欣赏,展示作品,自我评价。三、自主创意。1、你会用你学到的平移知识来设计花边吗?自己设计两条花边,比比看,谁设计的花边最漂亮。2、学生操作,教师指导。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3、展示作品,总结评价。四、拓展美化。我们学会了画美丽的花边,课后,同学们可以在你的手抄报上设计出美丽花边,把你的手抄报设计得更漂亮些。五、全课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