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行路难教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9830593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行路难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六单元行路难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行路难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行路难教案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路难 一、导入在大唐盛世,有一位诗人他豪情满怀,诗酒仗剑走江湖。他才华横溢,满怀经世治国之志。在道士吴均的推荐下,在人生迈入第四十一个春秋之际,他由布衣登上了卿相的殿堂,满以为实现理想、施展才华的时候到了,但是皇帝昏聩,美梦初醒,他很快被赐金放还,理想与现实的交织下,他陷入矛盾之中,这个人就是李白。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行路难,走进李白的精神世界。 二、读诗1、学生自由读诗,注意字音和停顿。2、请一生朗读,其他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并纠正。3、齐读。过渡:有感情地朗读是我们与诗人对话的一种方式,让我们珍惜每一个与诗人对话的瞬间。三、悟诗(一)解题找“难”1、理解诗歌题目,说说你读出了哪些信息?=苦

2、闷、悲愤2、从哪个字中感受出来?=难(二)入“难”问题: “行路难”,一个“难”字便道出了李白心中的无限忧愁。你从哪些诗句中也感受到这种苦闷?)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1、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把这种愁绪表达出来的?体会:a、修辞(反复、反问),强调情感。b、句式短句,短促有力,适合表达紧张、兴奋、激动的情绪。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体会诗人内心强烈的苦闷、茫然。3、一生范读,学生点评。4、齐读。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1、学生理解句意。2、为何突出酒宴的盛况?=反衬内心的苦闷 诗人有什么反常举动?(引资料“李白和酒”)=衬托内心的苦闷 诗人为什么要拔剑呢?(引资料“李白和剑”)=

3、报国无门的愤懑【资料】李白与酒:“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 李白与剑:剑在李白的生活中兼具双重工具性:供娱乐和入仕之用。唐朝时期,“任侠”风气盛行,和一些权贵子弟及士族中人一样,李白希望通过任侠活动,“勇决任气、结纳豪俊,以博取声誉,为进身之阶”,一展抱负。可以说,剑代表着诗人积极而热切的成就功业之心。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1、理解句意。2、你印象中的黄河、太行山是怎样的?(引资料黄河、太行)=冰雪封冻,无路可走3、诗人为什么要“渡黄河,登太行”?有没有更深层

4、的含义?(比喻施展抱负、实现理想)4、朗读指导(比较法)【师】大家比较一下这两种读法,(一种强调“欲”、“将”;一种强调“冰塞川”、“雪满山”)有什么区别?哪个更符合李白当时的心境。 =第一种【师】欲、将:想。这个想不是一般地想。李白的想是非常热烈,非常之期盼,而且一生为之追求。为什么李白的期盼这么热烈?谈谈你们的理解:(引资料李白的梦)【资料】黄河: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黄河颂太行山:太行山似海,波澜壮天地。陈毅过太行山抒怀李白的梦: 李白一生热望为国家建立功业。他对自己的政治才能十分自负,他自许“怀经济之才”,常自比管仲、晏婴,他政治抱负宏大,他“不求小官,以当世之务自负”渴望为国家建立

5、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三)出“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1、借助注解,了解吕尚、伊尹的故事。2、李白为什么要引用这两个典故?=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在这句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乐观、自信2、哪个字能表达出诗人的坚定?=会【师】有人说:“最后两句诗,好似天外来音,劈空而来,惊心动魄,震撼人心。”3、自由朗读,读出诗人的乐观、自信。【师】失败只是一时,放弃才是永远。所以诗人坚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希望的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李白就是一个如此乐观、自信的人。四、说乐观 他虽然遭奸人谗言,赐金放还,依然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他虽然因永王李磷被株连流放,却仍高唱“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这就是李白,一个铁骨铿铿的李白,一个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李白,一个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对我们自信地微笑的李白。五、作业 1、背诵 2、我心中的李白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