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环境保护程序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983033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环境保护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实验室环境保护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实验室环境保护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实验室环境保护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实验室环境保护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室环境保护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环境保护程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XXXXXXXXXXX类型:程序文件标题:实验室环境保护程序编号:XXX / XXX版本:第X版编写: 年 月 日审核: 年 月 日批准: 年 月 日生效日期: 年 月 日1. 目的为保证检测工作中所产生的噪声、有毒有害气体、液体和固体物质等符合环境保护和健康的要求,防止环境污染。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检测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对环境污染或人体健康有影响的噪声、废气、废水和危险废物等的合理处置。3. 职责a) 部门职责 中心主任负责合理配置相应环境控制设施设备; 检测部门负责本部门检测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办公室、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外部委托处理单位资质材料的收集与评价;b) 部

2、门职责 技术负责人负责落实对环境与健康有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控制措施; 检测部门负责人负责定期检查环境控制设施设备; 质量监督员负责对环境控制设施设备与控制措施实施监督。4. 程序a) 设施设备的配置u 设施设备配置要求实验室应布局合理,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相邻工作区域间的不利影响;实验室的设计或改造,应根据实验室的功能和用途,充分考虑能源、采光、采暖、通风的要求,并考虑环境因素(如温湿度、电磁干扰、噪声、震动等)对检测工作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而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实验过程有强噪声产生,应采取减噪声或隔声措施,有废气、废水、烟雾产生的实验室和试验装置,应配有合适的排放系统,以保证检测工作质量和工作人员

3、健康不受影响或损害。微生物检测室应有防尘、灭菌以及其他防止污染的设施。u 设施设备的配置检测部门应根据本部门检测过程中产生噪声、震动、废气、废水和危险废物等的实际情况,提出控制消除对环境污染或人体健康有影响的场所、废弃物贮存及无害化处理等所需设施、设备的配置申请,采购申请须报中心主任批准。中心主任在认为有必要时可以组织有关部门及人员进行必要性、可行性和可靠性论证。具体执行服务与供应品采购程序XXX/XXXX。b) 废弃物的处置检测部门负责本部门检测活动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按以下处理原则进行管理:u 一般处理原则实验室废弃物种类较多,主要包括无机试剂废弃物、有机试剂废

4、弃物、含放射性材料废弃物、化学废气、生物样本废弃物和动物尸体等。其一般处理原则为:防止污物扩散、污染,分类收集、存放,分别集中处理。尽可能采用废物回收以及固化、焚烧处理。在实际工作中检测部门应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尽可能减少废物量,减少污染。u 废气实验室的设置应便于使泄漏的有害气体能自行扩散和自净。实验室从事日常检测活动时,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证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转,伴有产生有害气体的操作,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排放的废气不得违反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或国家其他相关规定的要求。u 废液(物)检测活动中产生的废液(物),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技术要求进行无害化

5、处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等相关规定后,方可废弃。不得随意排放、丢弃、倾倒、堆放,不得将危险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中。检测部门负责分类集中收集,根据不同属性分别处理: 无毒或低毒酸、碱溶液分别集中后由检测部门将其相互中和至中性,用水稀释后排入污水池; 有毒废液(物)由检测部门进行化学处理,专桶收集后送委托单位处理; 可回收使用的有机溶液应分别收集、重蒸馏后回收使用,难以回收使用的有机溶液集中收集,送有相应资质的委托单位处理; 检测过程中产生的有微生物污染的废物,应经严格消毒处理后才能废弃,不准直接

6、进入下水道及污物处理场所。固体废物专桶收集后由委托单位处理。处理废液(物)的委托单位需由办公室收集、提供其相关证明材料,质量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其进行评价并列入中心年度合格供应商目录。废液(物)应按照类别分别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等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要求的专用包装物、容器内,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和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等国家规定要求设置明显的危险废物警示标识和说明。废弃物处理必须有处理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三废”名称、数量、处理方法、日期,并有处理人签名等。检测部门负责记录的填写和保管。c) 应急措施实验室应配备紧

7、急处理意外伤害的急救药箱:如消毒液、清洗液、洗眼杯、烫伤膏、包扎用品等,放于固定位置,便于使用,并定期更新。当实验室发生废水、废气、危险废物或病原微生物泄漏或扩散,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时,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实验室的任何人员都有责任、义务和权利采取防止灾害蔓延的一切措施。d) 监督与控制技术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废液、废物、废气等有可能构成环境污染或影响员工健康、安全的因素落实控制与排放措施。检测部门负责人应定期对实验室相应设施的完好性和环境条件的符合性、安全性进行检查。质量监督员在履行监督职责时,若发现设施设备不符合要求而影响检测结果时或废弃物未按要求进行处置时,应提出纠正和整改通知 ,必要时责成检测人员终止实验。具体可按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XXX/XXX执行。5. 相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服务与供应品采购程序XXX/XXXX 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XXX/XX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