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测量方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9830128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测量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速公路测量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速公路测量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速公路测量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速公路测量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测量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测量方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昌至宁都高速公路 施工测量方案目 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总体概况13.测量控制重难点及总体设计13.1重、难点及应对方法13.2总体设计24.测量组组成24.1测量组人员24.2测量组职责24.3测量组人员岗位分工35.测量工作基本原则和准备35.1施工测量原则35.2准备工作36.施工测量工作程序47.施工测量工作内容47.1平面控制网、高程复核测量67.2施工过程测量控制87.2.1施工测量控制主要内容97.2.2步骤和主要方法及技术要求97.3沉降监控观测测量147.3.1桥梁墩台沉降位移观测157.3.2箱梁支架预压沉降观测177.4竣工测量188.测量管理专项制度188.1测量仪

2、器管理制度188.2测量过程控制管理制度198.3测量内业管理制度209.安全质量保证措施及注意事项2110.主要测量仪器表211测量方案1.编制依据(1) 南昌至宁都高速公路冈上至宁都段新建工程施工标段施工图设计;(2)D8合同段段施工组织设计;(3)设计院提供的交桩资料;(4)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2.工程总体概况南昌至宁都高速公路起点K232+600,终点K235+600,全长3km。本标段主要测量工作为前期平面

3、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过程放样和高程测量。主要工程量为:钻孔桩134根,承台13个,桥墩、台4个,全线路基土石方77万方。3.测量控制重难点及总体设计3.1重、难点及应对方法难点:本工程范围内山高林密,通视条件差,阻碍交桩点复核、控制网加密和施工测量。解决办法:针对不通视具体情况,进行分别考虑:1、交桩点全不通视情况下,控制点的复核和加密可采用GPS测量复核和加密;2、交桩点仅有两个点或三个点两两通视情况下,控制点的复核和加密可采用全站仪进行闭合导线测量加密,或采用GPS测量复核和加密;3、测量放样过程中,在满足精度要求情况下GPS测量放样与全站仪测量放样均可用;4、在有通视点的情况下,

4、也可采用极坐标法在已知点建站放样;5、在无任何两个已知点通视,则可建站于可同时观测到至少两个已知点的未知点上,采用后方交会法进行测量放样。3.2总体设计根据上述本工程的重难点问题及解决办法可见,仅采用单一的测量设备将无法完成本工程的测量工作,故根据现场情况和作业内容的不同要求,经多项目部讨论,确定本标段施工测量基本方案为:GPS卫星定位测量、全站仪测量和水准仪高程测量,利用这三种测量仪器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互为补充,形成有效的测量体系,保证工程测量各环节万无一失。本工程测量控制网根据设计院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交桩成果,进行建立,测量控制网建立复核审批后方可进行工程定位测量。测量放样前按规

5、定程序检查验收,项目总工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测量组长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提前一天对具体测量作业任务进行安排。4.测量组组成4.1测量组人员为确保本项目工程测量工作的有序顺利开展,项目工程技术部下设测量小组,测量组长:周华东,组员:喻乐、傅超、王圣峰、王辉等。4.2测量组职责1、在工程开工前,对测量控制网进行复测,发现问题立即向监理单位呈报。建立相应等级的施工控制加密网控制点至各施工工作面所需部位。2、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生产计划安排及实施进度情况,积极配合各工程部门保质、保量、保安全的完成各项相关测量任务。3、做好与外部及内部相关部门之间的技术交流、沟通工作,对

6、外部文件及图纸进行分类保管。4、负责各施工工作面的施工放样,定期检查,并将结果通知所在施工部位的技术员,做好交底记录。5、提供符合设计要求的设计轴线,以满足规范要求,并负责检查与复核工作。6、定期监测复核控制点的位移情况,如超出规范,应及时纠正,并向有关单位汇报。4.3测量组人员岗位分工1、测量组长负责测量相关事务接洽、测量队正常运作和重大测量任务措施和方案制定与管理;2、测量组员:共4人,直接负责整个施工处的测量任务的具体实施并负责施工测量放样、复核和检查工作;负责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并负责外业测量实施、内业资料和外业测量原始资料积累记录,并统一汇总交由组长整理上报。配备相应数据后处

7、理软件和电脑(4台)及交通工具满足施工要求。5.测量工作基本原则和准备5.1施工测量原则(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5)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5.2准备工作(1)正式施工图下发后立即开展施工图复核工作,全面了解设计

8、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发现问题及早提出并上报监理、设计,协调解决。(2)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坐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坐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设计施工详图,及时校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它是整个工程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标高,对比承台、墩台身及上部结构之间轴线的尺寸,查看其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6.施工测量工作程序7.施工测量工作内容根据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以下简称“验收规范”)、公路桥

9、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以下简称“施工规范”)和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以下简称“测量规范”) 要求,本工程平面控制网等级选用四等,高程控制网等级选用三等。其等级选择及精度要求如下图表表示: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等级选择平面控制测量精度技术要求桥梁施工高程控制等级选择高程控制测量精度技术要求7.1平面控制网、高程复核测量(1)项目进场后,立即编写桥梁测量方案,将实施方案上报监理工程师,经审核通过后实行。(2)桩位接收时,执行现场交接桩制度,在接收测量资料后,会同业主与测量监理,交接双方在现场对每一桩位进行确认,检查桩点的现场标注与所交资料是否一致,检查桩点的牢

10、固性。(3)项目部及时对设计院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核测量,并报验监理认可后,进行加密测量。根据验收规范要求,平面控制网采用三角测量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方法进行,高程测量控制采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本工程根据以往施工经验、现有技术条件和测量设备情况,拟定平面控制点、水准点加密方法采用GPS静态测量进行加密,检查精度是否合格,并将成果及时报验监理,经监理认可后使用,开展下一步工作。(4)GPS测量需满足的各项技术指标和要求,如下图标所示:GPS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GPS观测的主要技术指标GPS控制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6)附合导线水准测量需满足的各项技术指标和要求如下图

11、标所示: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要求水准测量数据最小取位要求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7.2施工过程测量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应制定严格的施工放样实施制度、放样成果检核制度、放样成果交底制度、测量成果报审制度和测量竣工资料收集整理制度。控制测量统一由测量组进行测设。测量分队根据区段里程划分进行施工测量放样作业并做好作业记录和相关资料整理,严格按照制定的工作流程和步骤方法进行操作。7.2.1施工测量控制主要内容(1)钻孔桩施工测量:桩的平面布置、桩顶标高;(2)基础、承台施工测量:承台的外形尺寸、纵横向轴线位置中心坐标及底、顶面高程;(3)墩柱、墩台施工测量:墩中心坐标、外形尺寸、垂直度、支座垫石的位置、

12、外形尺寸及标高;(4)箱梁施工测量:箱梁轴线坐标、外形尺寸、线型、细部尺寸,纵横向梁底面、顶面高程,以及支座中心位置和高度;(5)桥面系施工测量:沿线路中线的纵断面设计图,根据桥面设计横断面图,确定桥梁上部各部分的平面位置及标高。(6)道路施工测量:沿线路中线的纵断面设计图,根据桥面设计横断面图,确定道路中轴线、边线和路面布置线,确定道路各施工层顶底面及路面上各功能结构标高。7.2.2步骤和主要方法及技术要求(1)桥梁测量按照以下工作流程和步骤进行:桥梁测量流程图(2)钻孔桩测量a、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各桩位中心点坐标(坐标成果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审批认可),采用全站仪坐标法准确测量出桩位中心点,在

13、桩面钉铁钉做为标志点。b、每个中心桩位纵、横轴线方向必须设置4个护桩,便于桩基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校。计算测量组数据收集复核施工测量中心定位护桩测量双检交桩分析、查找不合格钻孔桩测量流程图c、每次桩位放样应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进行,避开施工干扰每个墩位每次放样1个桩位或隔桩(跳桩)放样,不得连续放样,放样时应记录原始地面高程和护筒高程。桩位放样后及时检查各桩位间距离及对角线距离,确认准确无误后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桩位放样示意图d、桩位测量放样资料必须进行报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校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桩基测量允许偏差及验收标准序号项目允许偏差验收标准1护筒顶面位置50mm倾斜度1%2桩位基础桩

14、桩位40mm群桩100mm,排桩50mm,倾斜度1%和500mm。排架桩纵桥向20mm横桥向40mm(3)承台测量a、桩基施工完毕后,在原地面测出承台基坑四个角点及高程以指导基坑开挖的平面位置和深度。b、开挖基坑过程中,跟踪测量基地高程和量测平面尺寸至开挖结束,确保不超挖。c、基坑检查无误后,根据设计图纸尺寸采用全站仪坐标法或GPS定位法测放承台十字中心线或各承台角点控制点。d、测量完毕后用钢尺检查各点间的距离及对角线距离,确认准确无误后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e、承台模板立模后,对承台模板进行检查,根据设计图纸尺寸采用坐标测设法测量各承台角点控制点,用红油漆做标志点在模板上,根据各点拉

15、线检查模板各部位几何尺寸,或采用线锤控制,确认准确无误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承台放样示意图承台测量允许偏差和验收标准序号项目测量允许偏差验收标准1轴线6mm15mm平面尺寸20mm2顶高程8mm10mm(4)墩台身及台帽测量a、墩台身放样采用全站仪坐标法放样或满足要求情况下采用GPS定位发放样,此方法先计算出各墩台桥梁工作线的交点的坐标。测量并记录现场放样点的坐标和高程,与理论坐标比较检核。确认无误后在标志旁加注记。全部放样点放样完毕后,随机抽检规定数量的放样点并记录,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值。b、作业结束后,观测员检查记录计算资料并签字。c、测量放样负责人逐一将标注数据与记录结果比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