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器具内部验证规程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9822487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器具内部验证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计量器具内部验证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计量器具内部验证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计量器具内部验证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计量器具内部验证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量器具内部验证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器具内部验证规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有限公司文件号BH G- 23-01版本/状态F/1计量器具内部验证规程(电子天平/台秤)页码第1页,共1页生效日2011年8月25日1 控制目的本规程是对使用过程中的电子天平、电子台秤、台秤进行的内部验证,以保证使用过程中的称量结果准确、可靠和评价仪器的系统稳定性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防止失准秤类的误用。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部生产、科研、质量等在用的秤类的内部验证。3 职责权限1、 质量保证部负责组织并实施公司内部的天平和台秤的验证。2、 生产部、技术中心等计量器具使用部门负责配合质量保证部计量管理专职验证人员定期的现场验证。3、 计量员负责对计量器具的状态作适合的标识,以

2、确保使用人员对计量器具的状态有清楚的认知并在仪器的有效范围内使用。4、 天平和台秤的使用部门负责对仪器作必要的日常维护和养护。5、 内部验证的频次:计量员负责按天平及台秤的使用频次进行定期的验证,以确保在用的量具系统稳定性得到有效的维护。6、 验证周期:质量部及生产部电子天平1次/月,技术中心电子天平1次/季;电子台秤1次/月;台秤1次/季。4 术语或定义 (无)5 程序概要5.1验证程序:电子天平/台秤1、 检查待验证的电子天平或台秤是否干净、整洁,如仪器粘附有油漆、树脂等应将仪器清洁干净再进行验证。2、 零位验证:将仪器开启或台秤上游码回归至零位,电子天平的显示读数为零或在1个精度单位内(

3、应在仪器预热稳定30min后进行);台秤应处于平衡状态,如不在平衡状态,可调节数字标尺左端的螺母,使标尺平衡,电子台秤也应处于平衡状态,如不平衡,需用物件将其垫平。3、 标准砝码的测量:将标准砝码依次放在电子天平或台秤的四角和中心位置,记录下五个位置上标准砝码的读数。4、 结果分析:每次测量值和平均值的误差不应大于3%且与砝码的标称读数的误差在1个精度单位内。则该仪器的测量系统稳定,其测量的结果真实有效。当误差不在范围之内,如果对测量结果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继续使用,但应做好相应的跟踪记录,使其在受控范围内。如对测量结果有较高要求时应考虑更换仪器并将原来的仪器即刻停用并作封存标识。5、 仪器验证

4、人员应做好相应的记录,并对验证后的仪器作适当的标识,以防止失准仪器的误用。6 相关文件仪器操作规程(电子天平、电子台秤、电子分析天平、台秤)BH-G-22-04、BH-G-22-41、BH-G-22-42、BH-G-22-437 相关记录计量器具内部验证记录(电子天平/台秤)R/P08-04-01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受控号XXXX有限公司文件号BH G- 23-02版本/状态F/1计量器具内部验证规程(涂-4粘度杯)页码第1页,共1页生效日2011年8月25日1 控制目的本规程是对使用过程中的涂-4杯进行的内部验证,以保证使用过程中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和评价仪器的系统稳定性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5、,防止失准涂-4杯的误用。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部生产、科研、质量等在用的涂-4杯的内部验证。3 职责权限1、 质量保证部负责组织并实施公司内部的涂-4杯的验证。2、 使用的部门负责配合质量保证部计量管理专职验证人员的验证工作。3、 计量员负责对涂-4杯的状态作适合的标识,以确保使用人员对计量器具的状态有清楚的认知并在仪器的有效范围内使用。4、 使用到涂-4杯的部门负责对仪器作必要的日常维护和养护。5、 内部验证的频次:计量员负责按涂-4杯的使用频次进行定期的验证,以确保在用的量具系统稳定性得到有效的维护。6、 验证周期:2次/年。4 术语或定义 (无)5 程序概要5.1验证程序:涂-

6、4粘度杯1、 检查待验证的粘度杯是否干净、整洁,(注意流出杯口是否粘附油漆、树脂等)。验证前应用乙醇或其它溶剂将粘度杯的内壁及杯口擦拭干净。2、 将粘度杯和蒸馏水(或纯净水)在温度T=(232);相对湿度RH=(505)状态稳定至少16h或保持测量前后蒸馏水温度的波动范围为1。3、 调节粘度杯,使其水平,然后按粘度测定方法测定蒸馏水的粘度,取两次测定的平均值做为试验结果,两次测定值差应不大于平均值的5%。在标准状态下蒸馏水的标准流出时间为(11.50.5)s。当不在此范围时应停止使用并上报部门主管,同时贴上停用标签,以防失准仪器的误用。6 相关文件仪器操作规程(涂-4杯)BH-G-22-017

7、 相关记录计量器具内部验证记录(涂-4杯)R/P08-04-02XXXX有限公司文件号BH G- 23-03版本/状态F/1计量器具内部验证规程(STM-(B)斯托默粘度计)页码第1页,共1页生效日2011年8月25日1 控制目的本规程是对使用过程中的STM-(B)斯托默粘度计行的内部验证,以保证使用过程中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和评价仪器的系统稳定性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防止失准STM-(B)斯托默粘度计的误用。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部质量在用的STM-(B)斯托默粘度计的内部验证。3 职责权限1、 计量员负责组织并实施公司内部的STM-(B)斯托默粘度计的验证。2、 计量员负责对STM

8、-(B)斯托默粘度计的状态作适合的标识,以确保使用人员对计量器具的状态有清楚的认知并在仪器的有效范围内使用。3、 使用人员对仪器作必要的日常维护和养护。4、 内部验证的频次:计量员负责按STM-(B)斯托默粘度计的使用频次进行定期的验证,以确保在用的量具系统稳定性得到有效的维护。5、 验证周期:1次/月。4 术语或定义 (无)5 程序概要5.1验证程序: STM-(B)斯托默粘度计1、 检查待验证的粘度计是否干净、整洁。2、 开启仪器,液晶屏上显示KU值, g读数为零,按下升降手柄至底部,且仪器能正常转动,则该仪器状态正常,可以使用,若仪器不能正常转动,则仪器需要校正,在未校正前仪器应停止使用

9、,并贴停用标签。6 相关文件仪器操作规程(STM-(B)斯托默粘度计)BH-G-22-027 相关记录计量器具内部验证记录(STM-(B)斯托默粘度计)R/P08-04-03XXXX有限公司文件号BH G- 23-04版本/状态F/1计量器具内部验证规程(比重杯 (密度杯)页码第1页,共1页生效日2011年8月25日1 控制目的本规程是对使用过程中的比重杯进行的内部验证,以保证使用过程中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和评价仪器的系统稳定性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防止失准比重杯的误用。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部质量在用的比重杯的内部验证。3 职责权限1、 计量员负责质量部门的比重杯验证工作。并对其状态

10、作适合的标识,以确保使用人员对计量器具的状态有清楚的认知并在仪器的有效范围内使用。2、 使用人员对仪器作必要的日常维护和养护。3、 内部验证的频次:计量员负责按比重杯的使用频次及稳定性进行定期的验证,以确保在用的量具系统稳定性得到有效的维护。4、 验证周期:2次/年。4 术语或定义(无)5 程序概要5.1验证程序:比重杯1、 检查待验证的比重杯是否干净、整洁,如不干净,应先将杯体清洁干净。2、 将粘度杯和蒸馏水(或纯净水)在温度T=(232);相对湿度RH=(505)状态下稳定至少16h或保持测量前后蒸馏水温度的波动范围为1。3、 体积法:用已知密度的蒸馏水(可查得)0,空杯重M0(两次称量误

11、差应不大于0.5mg),加满水后,盖上杯盖,让多余的水从杯孔溢出,用软布条将杯体擦净,称重为M1 ,计算比重杯容积V=(M1- M0)/0 。比重杯标准容积V0=100ml, |V- V0|/ V00.01% 密度法:测量测量温度下蒸馏水的密度 ,空杯重M0(两次称量误差应不大于0.5mg),加满水后,盖上杯盖,让多余的水从杯孔溢出,用软布条将杯体擦净,称重为M1 ,计算蒸馏水密度=(M1- M0)/V0 。 比重杯标准容积V0=100ml, |-0|/00.01%附:水密度表温度 密度 g/ ml温度 密度 g/ ml150.9991230.9975160.9989240.9973170.9

12、987250.9970180.9986260.9968190.9984270.9965200.9982280.9962210.9980290.9960220.9978300.99576 相关文件仪器操作规程(比重杯(密度杯))BH-G-22-037相关记录计量器具内部验证记录(比重杯(密度杯))R/P08-04-04XXXX有限公司文件号BH G- 23-05版本/状态F/1计量器具内部验证规程光泽度仪/计页码第1页,共1页生效日2011年8月25日1 控制目的本规程是对使用过程中的光泽度仪/计进行的内部验证,以保证使用过程中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和评价仪器的系统稳定性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防止

13、失准光泽度仪/计的误用。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部质量在用光泽度仪/计的内部验证。3 职责权限1、 计量员负责质量部门的光泽度仪/计验证工作。并对其状态作适合的标识,以确保使用人员对计量器具的状态有清楚的认知并在仪器的有效范围内使用。2、 使用人员对仪器作必要的日常维护和养护。3、 内部验证的频次:计量员负责按光泽度仪/计的使用频次及稳定性进行定期的验证,以确保在用的量具系统稳定性得到有效的维护。4、 验证周期:1次/月。4 术语或定义(无)5 程序概要5.1验证程序:光泽度仪/计1、 接通电源,仪器预热5min后方可使用。2、 校标:把仪器的测量窗口置于黑色标准板上,使测头的中心标记与

14、黑板的中心标记对正。观察液晶显示窗口,待数据稳定后,再通过“校标”旋钮把数据调整到黑色标准板所标定的数据。3、 线性校正:经校标后的仪器放在低光泽(白色)标准板上,使测头的中心标记与白板的中心标记对正。此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应与标准板上该角度的标志在1.2光泽单位内。6 相关文件仪器操作规程(光泽度仪/计)BH-G-22-077 相关记录计量器具内部验证记录(光泽度仪/计)R/P08-04-05XXXX有限公司文件号BH G- 23-06版本/状态F/1计量器具内部验证规程(刮板细度计)页码第1页,共1页生效日2011年8月25日1 控制目的本规程是对使用过程中的刮板细度计进行的内部验证,以保证使用过程中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和评价仪器的系统稳定性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防止失准刮板细度计的误用。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部质量在用刮板细度计的内部验证。3 职责权限1、 计量员负责质量部门的刮板细度计验证工作。并对其状态作适合的标识,以确保使用人员对计量器具的状态有清楚的认知并在仪器的有效范围内使用。2、 使用人员对仪器作必要的日常维护和养护。3、 内部验证的频次:计量员负责按刮板细度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