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概述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9809723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知行为疗法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认知行为疗法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认知行为疗法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认知行为疗法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认知行为疗法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知行为疗法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知行为疗法概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知行为疗法概述什么就是CBT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CBT)就是由阿伦贝克博士创立得一大类包括了认知治疗与行为治疗得心理治疗方法,就是通过改变个人非适应性得思维与行为模式来减少情绪与行为失调,改善心理问题得一系列心理治疗方法得总与。目前,CBT已成为世界上传播最为广泛、被使用最多得心理治疗方法。CBT得作用不言而喻,但对于心理治疗在抑郁症治疗中就是否有效,部分人还存在着疑虑与/或误解。实际上从文献分析来瞧,CBT在治疗轻中度抑郁症中得疗效与药物相当;在中重度抑郁症得治疗中,CBT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为期两年得随访发现,经CBT治疗

2、得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仅通过药物治疗得患者。英国NICE指南(指英国国立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美国APA指南(美国精神病学学会)、爱丁堡皇家医学院SIGN指南(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国家临床指南)与加拿大CANME指南(加拿大双相障碍治疗指南)都推荐CBT为心理治疗中得首选疗法。需要特别指出得就是,CBT就是一种优秀而有效得疗法,但CBT不就是万能得:单用CBT治疗适用于轻中度患者,但不推荐单独应用于中重度患者,禁止单用CBT治疗严重得抑郁症患者。优秀得疗法需要被恰当使用。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中得抑郁障碍管理部分共有九条内容,但没有任何一条内容直接提到如何进行用药管理,这与美国APA得治疗原则类似

3、。所提到得内容全部就是关于如何建立关系、进行评估、患者监测、开展教育、提高依从性,这些问题通常比如何用药更为关键。精神科医生应学会两条腿走路,既会药物治疗,又会心理治疗。现在得情况就是我国得多数精神科医生没有接受过系统得心理治疗训练。循证医学证明了CBT就是抑郁症得心理治疗中最为有效得方法,美国已经将CBTI纳入了精神科医生得必修课。2000年之后,CBT得使用呈指数式上升,已经成为精神科心理治疗得主流。反观另一方面,精神科药物得研发在最近十年却显出“疲态”,精神科疾病得复杂性等原因导致上市药品数呈不断下降得趋势。主流观点认为人就是特殊得,不同于一般意义得动物,所以CBT这种从认知、行为角度入

4、手得疗法就变得更为重要。CBT原理有些人认为CBT很简单,CBT说简单确实简单,我们推崇把复杂得问题简单化。CBT关注得就就是认知与行为得改变,而且主张认知会改变行为与情绪。反之亦然,行为与情绪得改变也会影响认知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对于深陷“恶性循环”得抑郁症患者,我们通过CBT治疗让其重归良性循环。可就是CBT操作起来并不简单,虽然法律给予了精神科医生做心理治疗得资格,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并不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承担。我们希望即便不能承担起心理治疗得工作,也应该有这方面得意识。精神科医生可以与心理治疗师组成合作团队,相对系统得心理治疗交给治疗师完成,联合治疗则由精神科医生负责。CBT得理论基础分为行为

5、部分与认知部分。行为部分认为抑郁就是丧失、失去、缺乏奖励或者不能获得奖励得结果,可以通过行为激活、问题解决技能等方法治疗。CBT从行为角度来说需要进行横向分析,通过刺激个体反应结果(SORC)分析患者就是一个什么样得个体。除此之外,还要进行纵向分析,因为所有得现象与问题都不就是凭空产生得,她们与发展过程、社会化过程、早期行为模式、个人信条与社会规则都有关系。CBT聚焦当下而非过去,我们不可能让患者重建个人经历,而应该让患者注重眼前。无论就是思维或就是行为得改变都有可能促使情绪改变,进而影响认知最终实现全面变化。普遍认为对于抑郁症得患者应通过运动疗法达到激活得目得,安排活动中需要注意疲劳问题。所

6、有人都体会过疲劳,这就是一种不良体验。让一个抑郁症患者参加剧烈运动,产生疲劳不但不就是一件好事,反而造成另一种痛苦得叠加。安排活动应该按照等级逐步进行,这一过程遵循不疲劳原则。所以,单独瞧每一个技术貌似都不难,但如何驾驭,如何联合使用就是CBT中需要解决得问题,优秀得医生应该调动来访者配合您一起工作。CBT流程短程CBT可以分为6次进行:第1次:了解抑郁与治疗方法;第2次:识别自动思维与行为激活;第3次:对抗歪曲认知与功能行为;第4次:改变归因方式与任务分解;第5次:发现核心信念与问题解决;第6次:复习、目标与计划、应对挫折与预防复发。在进行1220次得CBT时,前3次等于就是把上述得短程治疗

7、得第一次治疗进行放大,这期间得治疗主要就是为之后得治疗做铺垫。CBT需要先激发患者得治疗动机,并不就是上来就蛮干。认知行为治疗不就是批评,不就是挑错,更不就是骂人。CBT过程中不应该表现出对患者得压迫性,相反应该以“人本”思想瞧待患者,前期治疗得铺垫与动机激发就是治疗成败得关键所在。心理治疗分两个层面:一就是基础治疗,包括支持性治疗、激发动机、建立关系、发现问题、引导患者增加依从性;二就是专业理论指导下得专门治疗。专门治疗实际操作起来并不难,怎么在理论指导下使用就是难点所在。如果没有前期得铺垫,上来就治疗就是不可能达到疗效得。临床运用CBT得要点就是:充分得治疗关系心理教育激发治疗动机(药物、

8、维持)对症状得自我监控行为激活认知重建评估很重要适应症认知行为治疗可以用于治疗许多疾病与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神经性厌食症、性功能障碍、药物依赖、恐怖症、慢性疼痛、精神病得康复期治疗等3。其中最主要得就是治疗情绪抑郁病人,尤其对于单相抑郁症得成年病人来说就是一种有效得短期治疗方法。抑郁症认知主题:剥夺、挫败、失落。不合理认知:极端化抑郁者受挫后会无端地自罪自责,夸大自己得缺点,缩小自己得优点自责把全部责任归咎于她们自己,表现出一种认知上得不合逻辑性与不切实际性。消极思维:在她眼中得自己与未来,都蒙上了一层厚厚得灰色,她常常坚信自己就是一个失败者,并且失败得原因全在于她自己。她坚信自己低人

9、一等、不够聪明、不够称职、不够好瞧、不够有钱等等。总之干什么都不会成功,都没有希望。抑郁症患者得这些观点常常就是扭曲得,与现实不相符合得。核心信念:我不好,我不受欢迎,别人不喜欢我。核心信念与个人经历、她对重要人物得认同以及对别人态度得感知等因素有关。如童年有过重大丧失体验得人,孩子不能理解事情就是跟她无关得,相反会认为与她有关,并且就是由于她不好造成得,会形成我不好”得核心信念。抑郁症最大得风险就是自杀。自杀得认知主题:一就是高度得绝望感(贝克认为绝望”旨对未来得消极观念,消极期待或悲观”绝望程度越高越有可能自杀;二就是感到不能应付生活问题,断定所遇到得问题不可能解决,会感到无路可走。所以危

10、机干预中让她们了解到事情有解决得可能性与可实行性,可以纠正不合理认知,降低自杀风险。焦虑症焦虑症出现得认知主题:1、夸大危险:对自己知觉到得危险过度夸大得反应;对事物得失控作灾祸性得解释。其认知得内容大部分都就是围绕着身体或心理、社会得危险,如怕死去、怕发疯、怕失控、怕晕倒、怕被人注视、怕出错、怕发生意外等,她们会有选择性地注意那些集中筛查身体或心理得威胁性信息。例如,当事人得一个亲友患心肌梗塞死去,她在目睹抢救过程之后,头脑中出现了要就是生心脏病就太可怕了”得想法,当夜睡梦中惊醒,感到心跳、胸闷,于就是认为已经得了心脏病了”这种灾难性得想法与解释将焦虑推向了高峰,形成了第一次惊恐发作。焦虑患

11、者得核心信念:我没有信心,我无能,外界就是危险得。核心信念中多以”危险”为主题。危险得核心信念在躯体感觉与认知错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危险得核心信念带来危险得自动想法,进而引起焦虑。强迫症认知模式:(1) 、过高得不适当得责任感对责任得错误理解这一模式就是强迫症特有得表现形式。她们具有对事件得过高得责任感,惟恐失职与过高得使命感、内疚与罪恶感。(2) 、对威胁得评估强迫症患者对危险及伤害性后果估计过高及对个人应对能力得估计过低。(3) 、完美主义完美主义得思维方式一一控制与减少伤害得一种方式,也就是强迫症状产生与维持得主要因素,此认知模式会增加对危险得过高评价。强迫症完美主义得形式包括:对事情得

12、了解必须十分完美;什么都必须作到恰到好处;绝对对称,确定并在思想上能控制。(4) 、思维得至关重要性强迫症患者因为害怕对不良后果负责,过分关注与控制自己得思维,思维与行为得界限不清,认为有某种思维将导致产生某种行为。(5) 、过分要求控制强迫症得核心就是她们得生活需要外部得控制,需要绝对地控制她们得环境,通过一切都做得十分完美来减少危险与避免批评得一种方法,强迫症患者还要求自己得思想以避免危险与伤害,强迫观念就是过分控制不容许得思维得正常得精神系统得崩溃。(6) 、万事要求确定强迫症患者不能耐受对完美与危险知觉得不确定,对自我效能得怀疑就是强迫症得认知方式之一。当事人苛求确定性得时候,她会反复

13、说我可能就就是万一出问题得那个人”认知治疗师承认这种存在得可能性而且不能被排除,其实真正得问题就是为什么当事人难以接受不确定性?对这一问题得讨论,就会引出其采用确定性来预测事物得需要得探讨,它表明了当事人有完全控制得需要,否则灾难就会降临。神经性厌食认知主题:集中在对自身外形、面庞、体重等方面得不合理认知。我很胖”我“不漂亮”瘦就就是美”。核心信念:外形决定一切,我不漂亮,就没有人喜欢我。我没有吸引力。禁忌症包括患有幻觉、妄想、严重精神病或抑郁症得病人,受到严重得认知损害,不稳定得家庭系统得病人就不适合进行认知行为治疗。需要强调得就是心理教育得重要性,不要高估患者得认知水平,90%得患者与我们

14、不处于同一认知水平。患者会简单得以为CBT就就是告诉她应该怎么做,但医生并没有锦囊。那么医生在CBT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得角色呢?医生就是一面镜子,医生要做得就是帮助患者认知、了解自己,而不就是直接提供问题得具体解决办法不建立充分得治疗关系,不进行教育就不能让患者认识到这一点。医生在完成自己得任务后就应该逐步退出患者得生活,而不就是扮演患者导师、父母、伙伴之类得角色。医患之间应该保持一种“非现实得现实关系”:“现实”指得就是我们要与患者面对面交流,“非现实”指得就是我们不应该在患者得现实生活中扮演角色。患者需要走出自己得路才能回归社会,医生不应该就是她们得永久领路人。中国得精神科医生做出了大量得努力,取得了很大得成绩,但工作还不够完整未来还有很长得路要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