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概念及其对个性发展的影响 2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9797216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自我概念及其对个性发展的影响 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学生自我概念及其对个性发展的影响 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学生自我概念及其对个性发展的影响 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学生自我概念及其对个性发展的影响 2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学生自我概念及其对个性发展的影响 2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自我概念及其对个性发展的影响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自我概念及其对个性发展的影响 2(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自我概念及其对个性发展的影响学 生:龚行行,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指导教师:万昌秀,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摘要】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所有方面的知觉,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有组 织的结构,具有评价性且可以与他人分别开来。它涉及到人的方面,包括生理、 心理、家庭、社会等。个性是个人内部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的剖析,是人的较为 稳定的主体性以及较为稳定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的统一:包括个人倾向性、个人心 理特征、个人社会人格特征三个方面。深入了解大学生自我概念现状及其影响对 大学生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在研读国内外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采 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现状和个性发展进行研究,探讨自我概

2、念 和个性发展的特点,并重点分析自我概念、个性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和大五性格测试量表,通过匿名方式团体进行,共 发问卷500份,有效率为96.0%。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来说,现代大学生的 自我概念水平良好。2)不同性别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在道德自我、家庭自我、自 我认同得分上女生高于男生(p0.05); 4)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个性发展呈显著地 正相关(p0.05),即对个性发展的观念越积极,自我概念的得分越高。【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概念 人格特征大学生自我概念及其对个性发展的影响 1问题提出1.1选题背景201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总人数达到

3、699万人。刚刚 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尽快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要求, 需要大学生有一个完善的自我观念。自我概念指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自我 概念的研究是人格理论的一个热点。自我概念的形成关系到从小到大学生自我观 念的发展。然而,即便将毕业的大学生尚也不能清楚的认清自己,究其原因在于 当代大学生自我观念的缺失,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不能够准确地把握各自社会各 方面的意见反馈,不能够准确地认识自我的位置,不能够从生活与工作中吸取经 验教训。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良好的自我概念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 高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不同的自我概念的人会有不同的行为倾向。 自

4、我概念并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心理现象,其与个体的个性发展关系密切。自我 概念的形成关系到个体的个性发展,并进一步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上海复旦大 学发生的投毒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当代大学生生存价值观念的思考。因此,本研究 拟从文献综述和实证的角度,探究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及其对个性发展的影响,希 望能从心理层面让大学生意识到正确的个性发展观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性,促使 使大学生寻回失去的个性,改善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为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个性 发展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12研究方法1.2.1研究内容研究计划采用匿名方式对长江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大学生自我 概念量表和大学生性格测试量表的结果数据为依

5、据,分别研究大学生自我概念和 个性发展的现状和特点,达到分析、了解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和个性发展的关系的 目的。1.2.2研究假设本研究拟在前期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验证检验如下假设:(1)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水平总体较低,因为在如今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 导致大部分人都是家里的公主、小皇帝等背景下成长的90后的大学生以自我为 中心,独立思考及处事的能力较低,缺乏自主学习及创新的意识。(2)不同性别之间在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是否独生之女、农村与城镇的 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存在差异,因为社会对个体的要求和成长环境等不同可能会影 响女生比男生。(3)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个性发展有正相关。123研究意义(1)理论

6、意义:本研究在国内外已有自我概念研究的基础上,了解大学生 自我概念的现状和特点,可为自我概念的研究提供实证研究数据,丰富国内关于 自我概念的研究。(2)实践意义: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探讨自我概念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正确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发展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时,对于 社会、学校、家庭展开各种教育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可为其他人群自我概念 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2.文献综述2.1自我概念及其研究进展211自我概念的概念在国外,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James )提出“自我概念” (Self-concept)以来,自我概念一直是西方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 国内,

7、黄希庭等人则参照前人研究编制了青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当前,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的学科对自我概念的界定不同。由于自 我概念理论研究的繁杂与困难,当前自我概念的研究已不太热衷于建构大而全的 理论模型,而转向具体情境中自我的具体应用,这已成当前的一种趋势。从心理学的视角看,自我概念是一个把个性统一成连贯综合系统的有机过 程。自詹姆斯提出自我概念后,心理学对自我的研究很多。罗杰斯Rogers)强 调现象学取向和个人的现象场,他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 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Rosenberg认为自我概 念是个体对自我客体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包括个体对

8、自己许多方面的看法。 Shavelson等人提出自我概念多维层次结构理论模型,他认为自我概念会随年龄 的增长而发展% Baumeister认为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他自己的整体,包括一个 人的人格特征和图式,以及对社会角色和关系的理解。2.1.2自我概念的现状研究自我概念在心理学界的实证研究开始于19世纪末,主要代表人物有弗洛伊 德和詹姆斯。随着发展及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关注人的性格及促进自我概念也开 始成为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个性发展也是其中之一,就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来 看,关于自我概念的研究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概念与人格的研究。英国 学者CH库利发现社会交往在自我概念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9、。他认为个体 的自我概念是通过“镜像过程”形成起来的,他称它为“镜像自我”他人对于 个体的态度反应(表情、评价与对待)就像是一面镜子,个体通过它们来了解和 界定自己,并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这就意味着通过这种镜像过程,他人对待个 体的态度不仅塑造着个体的自我意象,而且也会通过个体自我概念引导行为的作 用塑造一个人的世纪自我;(2)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的研究。Hattie在1992 年的研究表明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相关,而且这种相关因年龄、社会 地位、文化、种族、测验量表的不同而变化;港台学者杨国枢等人的研究发现自 我概念与学业成绩、智力几乎没有相关或相关很低;Marsh等人的研究发现学业

10、成就和学业自我概念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但与一般自我概念的相关切不显著; 有学者的研究显示高一学生物理成绩和学业自我概念来研究其余学业成绩的关 系可能更有意义血(3)自我概念与工作适应的研究。从以往研究中可以看出大 学毕业生自我概念和适应能力良好的趋势,这也可能由于当代大学毕业生总体上 思想道德素质比较好,社会责任感比较强。在自我总体知觉对工作适应的总体状 况上,相关是极其显著的。对角色明晰和社会整合两个因子也有显著相关。在工 作适应中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关键个体是怎么样认识自己,通过维持内 在的一致性,自我概念实际引导着个体行为、解释经验和决定期待5。(4)自我 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例

11、如抑郁情绪与自我概念的研究。研究显示,抑郁情绪 与系我给你各因子存在着相关性且为负相关,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自我满意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更为密切,这说明,加强大学生在这几方面的认识 和对自我的肯定,是大学生避免产生抑郁情绪的重要因素。在心理健康教育时, 通过帮助大学生对自我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正确引导青年学生客观正确评价自 己,积极悦纳自己,不断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是避免大学 生产生抑郁情绪的良好途径6。同时,关于国内相关的研究。目前可以检索到的文献有卢蜀萍(1986)曾经 用“20问法”广泛研究过从小学四年级到大学生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自我概念 结构。周国韬等(199

12、6)的研究,青春前期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 反省思维出现,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他们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能从多 角度客观的评价自己,并短信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使童年期形成的那种“自我吹 擂”、“夸大其词”的自我概念从理想中回到现实,造成了自我概念的一次降低。 但随着生活的适应及各方面能力的迅速增强,自我概念又开始回升。2.2个性发展及其研究2.2.1个性发展的概念大学生朝气蓬勃,青春焕发,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和创造性,在素质教育已成 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目标的今天,一名高素质的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备成熟、完善的个性11。个性一词最初起源于拉丁语Pe

13、rsonal,开始是指演员所戴面具,后来指演 员一一一个具有特殊性格的人。一般来说,个性就是个性心理的简称,在西方又 称人格。在西方历史上,性格产生于体液学说,它认为人体身体内,不同体液间 产生的平衡关系,造就了一个人的性格。在中国历史上,理学家认为,因为时受 到不同的气所影响,每个人会产生不同的气质。阴阳学中的个性,这个世界上没 有偶然只有必然,无论多么微小的邂逅都必定会影响未来的命运,缘分缔结就不 会消失。心理学对个性发展的理解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的。在林崇德等编的 心理学大辞典中,就有教师个性类型,教师个性中对教学活动有重要影响的 特征类型。研究表明,抽象水平高的教师所教出的学生比

14、那些处于乬思维水平上 的教师教出的学生学习更专心,更积极主动,更有合作精神,结果也更有成就。 而且抽象水平高的教师往往更爱思考,更能发现和运用来自于学生的信息线索来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关于儿童的道德意识早有研究,瑞士心理学家 J.皮亚杰认为,9岁左右的儿童,大体处在由效果判断向动机判断的过度阶段。 中国心理学工作者关于小学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表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中国儿童在小学4、5年级期间,对道德准则的理解已经可能达到较好的水平。 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儿童的道德判断从受外部情境的制约过度到受内心的道德 原则、道德信念的制约。学校教育、教师的影响和家庭教育决定着儿童道德信念 的

15、产生及其深刻性和坚定性。2.2.2个性发展的研究现状在我国心理学研究中,有关个性的测量工具主要是从国外翻译修订的,包括 以下一些量表12-:CPAI(Fanny Cheung教授等)、NEO个性问卷修订本 (P.T.Costa)、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A.L.Edwards,1953卡特尔十六种 人格因素量表(Cattell,1949)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1952)。其中卡 特尔的16PF从16个方面描述个体的人格特征。这16个因素或分量表的名称和 符号分别是:乐群人(A)、聪慧性(B)、稳定性(C)、持强性(E)、兴奋性(F)、 有恒性(G)、敢为性(H)、敏感性(I)、怀疑性(L

16、)、幻想性(M)、世故性(N)、 忧虑性(O)、实验性(Q1)、独立性(Q2)、自律性(Q3)、紧张性(Q4)。以上 16部分就构成了个格量表。16PF中16个相对独立的人格特点对人进行描述,并 可以了解应试者在环境适应、专业成就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表现。在人事管理中, 16PF能够预测应试者的工作稳定性、工作效率和压力承受能力等。可广泛应用 于心理咨询、人员选拔和职业指导的各个环节,为人事决策和人事诊断提供个人 心理素质的参考依据。在这个多变社会期,个性发展问题成为了相当热门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对 于研究高校体育文化对于个性发展的影响的较多:增强大学生现代人意识。校 园体育文化的各种竞赛活动,包含强烈的竞争精神、挑战精神、超越精神和合作 精神,这些精神对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现代人意识有着独特的作用。 学生从中感悟这些精神的意义,体味生活,为将来做好心理准备。锻炼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