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海燕《经济学基础》课件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479795616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海燕《经济学基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石海燕《经济学基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石海燕《经济学基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石海燕《经济学基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石海燕《经济学基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海燕《经济学基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海燕《经济学基础》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海燕经济学基础课件2024-01-31目录CATALOGUE经济学概述需求与供给原理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类型与厂商均衡宏观经济指标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践经济学概述CATALOGUE0103研究方法经济学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等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01经济学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02研究对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稀缺性、选择、资源配置以及经济行为等。经济学定义与研究对象经济学发展历程及流派新古典经济学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以马歇尔为代表,注重均衡价格理论的研究。反对国家干预,主张市场自由化和私有化。古

2、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亚当斯密为代表,强调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强调总需求管理。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和发展战略的学科。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0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国民经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02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两者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微观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03微观经济政策如价格政策、产业政策等会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也会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关系消费者行为分析企业经营决策政府经济政策制定国际经济关系处理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运

3、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政府运用经济学原理制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企业的生产、成本、收益等经营决策问题。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国际经济关系问题。需求与供给原理CATALOGUE02需求原理及影响因素消费者的偏好对某种商品越喜欢,需求量就越大。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收入增加会提高购买力,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需求原理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价格上升,会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互补品价格上升,会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减少。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预期未来价格上涨,会增加现期购买

4、量。生产成本成本降低会增加供给量。供给原理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生产技术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供给量。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预期未来价格上涨,会增加现期供给量。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价格下降,会导致该商品供给量减少;互补品价格下降,会导致该商品供给量增加。供给原理及影响因素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是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结果。形成机制: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会导致商品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从而引发市场价格波动。这种波动会促使生产者和消费者调整自己的行为和预期,最终使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市场均衡价格形成机制

5、价格弹性是指因价格变动而引起的需求或供给数量的变动程度。它反映了商品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价格弹性理论及应用需求价格弹性包括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和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与价格变动的比率。供给价格弹性包括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和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与价格变动的比率。价格弹性理论及应用了解商品的价格弹性有助于企业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以实现利润最大化。通过对价格弹性的分析,可以预测市场价格变化对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影响程度,从而为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和市场策略提供依据。价格弹性理论及应用预测市场变化指导企业定价决策消费者行为理论CATALOGUE03指消费者对不同商品或商品组合的喜好程度,是消费者选择

6、商品的主观标准。消费者偏好指商品或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是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感。效用概念消费者偏好是效用的基础,效用是偏好的体现。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会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能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偏好与效用的关系消费者偏好与效用概念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消费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带来的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少。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逐渐得到满足,对新增单位的商品消费所带来的满足感逐渐降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指在坐标系中表示消费者在一定效用水平下,能够选择的两

7、种商品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无差异曲线的特点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点所代表的两种商品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水平相同;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消费者愿意用更多的一种商品去替换另一种商品。无差异曲线的应用通过无差异曲线分析,可以了解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对两种商品的需求量,进而研究价格变化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消费者均衡条件指消费者在既定收入和价格水平下,通过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自己从消费中获得的效用达到最大化。消费者均衡的实现过程消费者首先根据自己的偏好和预算约束确定可能购买的商品组合范围;然后比较不同商品组合的效用水平,选择能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进行购买;最

8、后根据市场价格变化调整购买量,以实现新的均衡状态。消费者均衡条件及实现过程生产者行为理论CATALOGUE04描述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生产函数定义包括线性生产函数、二次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等,不同类型生产函数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生产函数类型生产函数概念及类型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边际产量概念指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连续等量地增加一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量的增加量。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在一定技术水平下,当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时,连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最终会递减。指生产者

9、在进行生产活动时所需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成本概念根据成本与产量的关系,可将成本分为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根据成本是否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可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成本分类方法成本概念及分类方法VS生产者在进行生产决策时,应遵循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即追求最大的经济利润。利润最大化实现条件生产者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此时生产者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利润。同时,生产者还需考虑市场需求、产品价格、生产要素价格等因素对利润的影响。利润最大化原则利润最大化原则和实现条件市场类型与厂商均衡CATALOGUE05产品同质、厂商众多、自由进出、信息完全被动接受市场价

10、格、实现MR=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长期均衡时经济利润为零市场特点厂商行为完全竞争市场特点和厂商行为市场特点唯一厂商、产品无替代品、进入退出壁垒高厂商行为控制市场价格和产量、实现MR=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存在价格歧视和寻租行为垄断市场特点和厂商行为寡头垄断市场特点和厂商行为少数几家厂商、产品可替代但不完全、进入退出壁垒较高市场特点相互依存与影响、价格领导制或串谋、实现MR=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但受到其他厂商制约厂商行为垄断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存在社会福利损失寡头垄断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介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会福利损失但可能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提高效率完全竞争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最高,实

11、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不同市场类型下资源配置效率比较宏观经济指标与政策目标CATALOGUE06010203生产法从生产过程中生产的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值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将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相加,得到GDP。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按收入法计算GDP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计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GDP最终使用去向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

12、)核算方法通常采用城镇登记失业率作为官方公布的失业率数据,但这一指标存在一定局限性。更全面的失业率数据应包括调查失业率,涵盖城乡各类人群。失业率统计口径经济周期、产业结构、人口结构、教育水平、就业政策等都会对失业率产生影响。影响因素失业率统计口径及影响因素衡量标准通常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主要指标。当CPI涨幅超过一定水平时,可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要点一要点二治理措施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包括紧缩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价格管制、增加供给等。具体措施应根据通货膨胀的原因和程度进行选择。通货膨胀率衡量标准及治理措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依赖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

13、质量发展。这需要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平衡。具体措施包括推广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保护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践CATALOGUE07税收、国债等,用于调节社会总供求和国民收入分配。财政收入政策工具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等,用于调节社会总需求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财政支出政策工具财政贷款、财政贴息等,用于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和扶持特定产业发展。财政信用政策工具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等,用于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和促进社会公平。财政补贴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工具及运用技

14、巧货币政策工具及传导机制存款准备金率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和货币乘数,进而调控货币供应量。利率政策通过调整存贷款利率,影响资金成本和投资收益,进而调控投资和消费需求。公开市场业务通过买卖国债等有价证券,调节市场流动性,进而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信贷政策通过窗口指导、信贷额度管理等手段,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支持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手段,需要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协调配合的必要性坚持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相结合,短期调控和长期发展相结合,国内政策和国际环境相结合。协调配合的原则通过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

15、、政策力度的把握、政策时机的选择等方式实现协调配合。协调配合的方式我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协调配合的实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问题探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出口大幅下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就业形势严峻。我国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实现了企稳回升,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包括加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注重政策的协调配合和统筹兼顾等。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应对措施宏观调控政策的成效宏观调控政策的经验教训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回顾THANKS感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