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原理教学大纲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9783106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学原理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旅游学原理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旅游学原理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旅游学原理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旅游学原理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学原理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学原理教学大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学原理教学大纲学时: 54 学分: 3制订者:崔峰审核者:余林媛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科类基础课。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初步获得关于旅游现象的基本知识, 包括其自身的起源、形态、结构、特征、性质,以及与社会其他有关方面的关系,并对此做出解释;深刻领会和掌握“旅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和“旅游是综合性的社会现象”两个基本原理(事实上,本课程对旅游现象的解释,都是在对这两个基本命题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的) ;转换学生在旅游基础理论学习和研究中的传统思维方法, 即旅游现象的研究必须围绕旅游者的需要为中心展开, 必须把它放在全社会乃至全世界的背景上来考察。 在此基础上

2、, 紧密联系旅游实践, 不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的能力。三、课程内容改革当前,该课程(原课程名为旅游学概论 )的教学内容大多单纯阐述旅游服务诸行业活动的种类、 表现形式、 组织方式和发展要素等问题, 缺乏深度的理论探索, 失去了作为对旅游现象宏观层次理论探讨的学科基础理论课的性质, 而陷入了“部门经济”的泥潭。其教学内容大体上包括旅游发展史、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市场、旅游的作用与影响等,在整个教学内容体系上没有大的变化。学生刚入校,听听这些内容,可能还有兴趣,但一到高年级,就觉得这其中, 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些内容有些简单肤浅, 似乎这门课程没有开设的必要。在以后的各门课程

3、的教学中,相当多的教学内容都是重复的。旅游学概论的教学内容同旅行社经营管理、 现代旅游饭店管理概论、 旅游经济学、 旅游市场学等,都多重复讲授,而且后者讲得更深入、更系统、有理论、有公式、有实践案例。为此,在新的课程教学大纲修订中,我们把该课程特更名为旅游学原理并打破了沿用已久的教学内容体系, 除了过去已有的教学内容外, 引入了旅游体验、旅游流、旅游支持、旅游效应、旅游现象的运行范式及发展范式等内容,从而使旅游学理论体系有了很大的改进与发展, 以期在未来的教学中收到更好的效果。四、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 4 学时)第一节旅游学与旅游学科一、旅游学和旅游学科的概念二、旅游学、旅游学科

4、与旅游发展第二节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问题一、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二、旅游学的研究任务三、旅游学研究中的问题第三节旅游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一、旅游学的学科性质二、旅游学的学科体系第四节旅游学的研究进展、国外旅游学研究二、国内旅游学研究第五节旅游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旅游的性质和特征( 6 学时)第一节旅游现象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考察( 1 学时)一、人类早期旅行的出现二、中古近代时期人类旅行的发展三、托马斯?库克的活动及其意义四、旅游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第二节旅游现象运行及发展的基本范式( 2 学时)一、旅游现象运行范式二、世界旅游发展范式第三节旅游的本质与特征( 2 学时)一、旅游的本质规定二、旅游的基

5、本属性三、旅游的特征第四节旅游的概念( 1 学时)一、旅游的几种典型定义二、对旅游概念的进一步探讨第三章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10 学时)第一节旅游者( 3 学时)一、旅游者的界定及统计标准二、游客特征的描述第二节旅游资源( 2 学时)一、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点二、旅游资源的分类三、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第三节旅游业( 5 学时)一、旅游业的概念、特点及决定因素二、旅游业的行业构成三、旅游产品第四章旅游形成机制( 6 学时)第一节旅游发生的心理动因( 1 学时)一、旅游需要二、旅游动机第二节旅游需求( 1 学时)一、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二、旅游需求的特点第三节旅游决策( 4 学时)一、旅游决策模型二

6、、个体旅游者的旅游决策过程三、群体旅游者的旅游决策过程第五章旅游体验( 6 学时)第一节旅游体验基本概念( 2 学时)一、旅游体验的概念二、旅游体验的内容及特点三、旅游体验的质量第二节旅游观赏( 1 学时)一、旅游观赏的概念及特点二、旅游观赏的心理要素三、旅游观赏的过程四、旅游审美对象的表现形式五、影响旅游观赏效果的因素第三节旅游交往( 1 学时)一、旅游交往的形式和特点二、旅游交往发生的情境模型三、旅游交往过程中的心理矛盾及交往原则四、旅游交往中的角色扮演五、旅游交往中的模仿行为第四节旅游消费( 2 学时)一、旅游消费、旅游者消费及其特点二、旅游者消费的构成三、旅游者消费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

7、素第六章旅游流( 8 学时)第一节旅游流的概念与特点( 2 学时)一、旅游流的概念二、旅游流的特点第二节旅游流的形成和运动模式( 2 学时)一、旅游流的形成二、旅游流的运动模型三、影响旅游流运动的因素第三节旅游流运动的实证分析( 4 学时)一、世界国际旅游流运动的区域空间格局二、中国入境旅游流的运动特征三、中国国内旅游流的运动特征第七章旅游效应( 4 学时)第一节旅游效应的概念与类型一、旅游效应的概念及其理论意义二、旅游效应的类型第二节旅游的经济效应一、影响旅游经济效应的因素二、旅游的经济效应三、旅游经济效应评价第二节旅游的环境效应一、环境及其与旅游的关系二、旅游的环境效应三、旅游环境效应评估第三节旅游的社会文化效应二、旅游对接待地文化的影响第八章旅游社会支持( 4 学时)第一节旅游社会支持的必要性第二节政府和社会各有关部门对旅游活动的支持一、政府对旅游活动的支持二、社会其他部门对旅游活动的支持三、旅游组织和团体对旅游活动的支持第九章发展中国家和中国的旅游发展( 6 学时)第一节发展中国家旅游发展概述( 2 学时)一、发展中国家概况及特征二、发展中国家旅游运行简况第二节中国的旅游发展( 4 学时)一、中国旅游发展基本国情二、中国旅游发展的特殊形态三、中国旅游发展演进四、中国旅游发展变化及趋势五、中国旅游发展战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人文/社科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