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诗台市创新学校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01170260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977879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诗台市创新学校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01170260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诗台市创新学校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01170260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诗台市创新学校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01170260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诗台市创新学校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01170260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诗台市创新学校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01170260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诗台市创新学校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0117026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诗台市创新学校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01170260(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60分)一、 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笑靥 掎角之势与(y)会 嗜书成癖(p) B寒暄 陨身不恤症(zhng)结 长歌当哭(dng)C震撼 沸反盈天佝偻(lu) 外强中干(gn)D蜇居 振聋发聩 摩挲(su) 浅尝辄(z)止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安静地打开书本,你有可能与仰慕已久的古圣先贤或当代精英 。同时,进入安静阅读的境界也是汲取人生经验和阅读滋养的有效途径。(2)如今的

2、书坛画坛 ,且到处是圈起来的围墙篱笆。若去看看那些展览,你悲哀的并不是这些艺术家,而要浩叹这个时代的荒芜来了。(3)母亲斑白的双鬓分明让我感到她一个人的冬天已经来临。隔着三十年这样的人生距离,我感觉着母亲独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我却 。A殊途同归 鱼目混珠 无所适从B不期而遇 鱼龙混杂 无能为力C不期而遇 鱼目混珠 无所适从D殊途同归 鱼龙混杂 无能为力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3分) ( ) A.明代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丢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B.柳树的每个枝子上长着好些叶子,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C.数十万年前一只昆虫停

3、歇于树枝之上,其貌不扬,不经意间从头顶落下一滴汁液,永恒地将它凝固住,而成为琥珀,成为贵妇们的珍藏。D.冬天,大地光秃秃的,它深深隐藏起自己的斑纹,就像一个人贫穷时收藏起挚爱的梦想。4下列各项中对有关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A项脊轩志选自震川文集,作者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是明代散文流派“唐宋派”的代表作家。B司马迁在著述史记时,立志继承和发扬孔子修春秋的传统,褒善惩恶,评判历史。古人称赞史记是“实录”,体现了“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C论语是由春秋时期孔子编撰的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以“语录体”为主,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D. 杜

4、甫有诗句“王杨卢骆当时体”,“王杨卢骆”即指“初唐四杰”,其中“王”即是王勃,初唐著名诗人,滕王阁序是他的骈文代表作品。5下列各项中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矜:顾惜,注重) (陈情表)B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谢:感谢) (高祖本纪)C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望:怨恨,抱怨) (报任安书)D二世使使者斩以徇(徇:示众) (高祖本纪)6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逍遥游) 孔子知言之不用 (太史公自序)B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报任安书) 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 (高祖本纪)C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

5、记 (报任安书)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逍遥游)D因袭五关,破之 (高祖本纪) 或因寄怀抱,放浪形骸之外 (兰亭集序)7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分)( )A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滕王阁序)B不然,籍何以生此! (高祖本纪)C 二十而南游江、淮 (太史公自序)D不如决策东乡 (高祖本纪)8在下文方格处填入语句,恰当的一项是(3分)( )很多园林亭阁,不但有很好的命名,有时还加上很好的对联。老残游记中写老残在济南游大明湖,看了“,”的对联后,暗暗称道:“真个不错!”可见文学在园林中所起的作用。A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B寺古僧闲云作伴,山深世远月为朋C日日扁舟藕花里,有心长做

6、济南人 D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二、文言文阅读:(共18分)戴楚望集序归有光世宗皇帝自郢入继大统。戴楚望授锦衣卫千户,其后稍迁至卫佥事。尝典诏狱。当是时,廷臣以言事忤旨,鞫系者先后十数人。楚望亲视食饮、汤药、衣被,常保护之,故少瘐死者,其后往往更赦得出。嘉靖四十四年,予中第,居京师。楚望数见过,示以所为诗。予调官浙西,遂与楚望别。隆庆二年春,朝京师。楚望之子枢,裒其所为文百卷,谒予为序。盖楚望之于道勤矣。始,楚望先识增城湛元明,是时年甚少,已有志于求道。既而师事泰和欧阳崇一。至如安成邹谦之,未尝识面,而以书相问答。及其所交亲者,则毗陵唐以德、当平杨子修,并一时海内有道高名之士。予读其所

7、往来书,大抵从阳明之学,至于往复论难,必期于自得,非苟为名者。噫,道之难言久矣。有如前楚望所为师友,皆以卓然自立于世,而楚望更与往来上下其议论,则楚望之所自立者可知矣。予之初识之,特谓其典诏狱,为国家保护善人,以为武臣之慕义者也。及稍与之亲,观其论诗,欲上追古作者,又以为学士大夫之好文者也。盖不知楚望之于道如此。昔魏舒为将军钟毓长史,毓每与参佐射,舒常为画筹。一日,令舒备偶。毓初不知其善射,而舒容止闲雅,发无不中。毓叹曰:“吾之不足以尽君才,如此射矣。”楚望之初不以语予者,岂其不欲以自见欤?予与诸公生同时,间亦颇相闻,顾平日不知所以自信。尝诵易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

8、德行。”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故黯黯以居,未敢列于当世儒者之林,以亲就而求正之。又怪孟子与荀卿同时,而终身不相遇。及是,而楚望之所与游,一时零谢尽矣。此予之所以为恨,而羡楚望之获交于诸公间也。因读其集,慨然太息而归之。 (节选自震川先生集)【注】裒:收集;备偶:凑数加入队伍。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后稍迁至卫佥事 稍迁:逐渐升迁B故少瘐死者 瘐:狱中病死C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穷:贫穷D特谓其典诏狱 典:主管,掌管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非苟为名者 昔魏舒为将军钟毓长史B遂与楚望别 又怪孟子与荀卿同时C盖楚望之于

9、道勤矣 道之难言久矣D而以书相问答 故黯黯以居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楚望数见过,示以所为诗。(3分)(2)此予之所以为恨,而羡楚望之获交于诸公间也。(3分)(3)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高祖本纪)(3分)12作者认为戴楚望是什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3分)三、名句默写:(10分)13(1)、学而时习之, ? (论语为学)(2)、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3)、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 (王勃滕王阁序)(4)、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5)、闲云潭影日悠悠, 。 (王勃滕王阁序)(6)、大风起兮云飞扬,

10、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歌)(7)、 ,决胜于千里之外。 (高祖本纪)(8)、 ,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9)、适百里者, 。 (庄子逍遥游)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7题。麦穰垛儿雷晓婉麦香四溢的乡间五月一过,就场光地净了,走子已经全部颗粒归仓,大地呈现出成片的暗黄色,莽莽苍苍。在村子周围、溜光四平的打麦场上,陆续起了一堆堆圆圆鼓鼓的麦穰垛,一垛一垛,散落着,比邻而居,像极了大草原上的亮黄色的蒙古包。这些蹲坐在村子周围的麦穰垛,静静默默,爬伏在那儿,像一个思想者,思考着乡村的过去和未来,在五月的暖风中,幽幽地散发着麦秸秆的干香,这就是乡村的味道,让

11、人闻之欲醉。 它们的色泽,因为失去水分,早就由青白变成了金黄,在阳光的照射下,金黄、银白、暗红等色彩兼而有之,但更多的只是呈现出那种富贵的金黄色。一阵风吹来, 麦穰垛上直立的麦枯杆颤动不已,中空的麦秸秆,有时竟被风儿吹得发出细微口哨的声音,吱吱呜呜,汇成了一曲欢快的乡村天籁。站在麦穰垛旁边,闻着干麦秸秆的焦甜清香,听着悦耳的吱呜声,时间仿佛静止了,只有天上的白云在缓缓流动,偶尔可见垛边散落地上的麦穗头,见证着经有过的热烈的麦收劳动与收获喜悦,充实的情愫在心底盈盈流动。那些悠闲的鸡儿或狗儿,在这圆圆鼓鼓的麦穰垛间,土大夫似的,踱着方步,来回穿梭觅食,鸡鸣狗吠的声音,清晰可闻。这些守候乡村一生的麦穰垛,在掠过乡村的四季风中,会缓缓地风干、缩小、变实,成了乡种固定的风景。座座或大或小、或高或矮的麦穰垛,像城市里的标志性建筑,成了乡村风景的坐标代表:那金黄的色彩,圆鼓鼓的形状,无论怎么看,都是现实乡村生活中的好油画,油画中的极美的乡村田园景光。这些贡献出粮食的麦秸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