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染色试验汇报 篇一:细菌简单染色法 生物试验简单染色 峰峰高中生物组 适用微生物染色原理 简单染色法是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的一个方法此法操作简便,适合用于菌体通常形状和细菌排列的观察 常见碱性染料进行简单染色,这是因为: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溶液中,细菌细胞通常带负电荷,而碱性染料在电离时,其分子的染色部分带正电荷(酸性染料电离时,其分子的染色部分带正电荷),所以碱性染料的染色部分很轻易和细菌结合使细菌着染色后的细菌细胞和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显微镜下更易于识别 其它情况分析: 常见作简单染色的染料有:美蓝、结晶紫、碱性复红等 使用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染色快速,着色深,菌体呈紫色 一|、步骤 1、涂片 1. 取一块洁净的载玻片,平放,在载玻片中央滴一小滴生理盐水; 2. 用接种环无菌操作从琼脂斜面上挑取适量菌苔; 3. 将挑取的菌苔沾入载玻片中央生理盐水中混匀并涂成薄膜 注意:载玻片要洁净无油迹;滴生理盐水和取菌不宜过多;涂片要涂抹均匀,不宜过厚 2、干燥 将涂好菌膜的载玻片平放在室温下自然干燥也可用电吹风低温吹干 3、固定 手持(木夹夹住)已干燥的涂有菌膜的载玻片,涂面朝上,在酒精灯火焰上经过2~3次。
原理:加热使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凝固,从而固定细菌细胞形态,并使之牢靠附着在载玻片上 注意:热固定温度不宜过高,不然会改变甚至破坏细胞形态 4、染色 将热固定的细菌涂片平放于在载玻片架上,滴加染液于涂片上(染液刚好覆盖涂片薄膜为宜) 染色时间:吕氏碱性美蓝染色1~2min;石炭酸复红染色约1min;草酸铵结晶紫染色约1min 5、水洗 将细菌涂片上染液倒入废液缸中;手持细菌染色涂片,置于废液缸上方,用洗瓶中自来水冲洗涂片,直至流下的水无色为止 注意:水洗时,不要直接冲洗涂面,而应使水从载玻片的一端流下水流不宜过急,过大,以免涂片薄膜脱落 6、干燥 自然干燥:平放于室温,自然干燥; 吹干:用电吹风冷风或低温热风吹干; 吸干:平放在一张吸水纸上,上面覆盖一张吸水纸,将细菌涂片两面水分吸干 二、配方 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 溶液A 美蓝0.6克;95%乙醇 30毫升 溶液B 氢氧化钾0.01克;蒸馏水 100毫升 分别配制溶液A和B 配好后混合即可 2、石碳酸复红液:称取碱性复红10g,研细,加95%乙醇100ml,放置过夜,滤纸过滤取该液10ml,加5%石碳酸水溶液90ml混合,即为石碳酸复红液。
再取此液10ml加水90ml即为稀石碳酸复红液 3、草酸铵结晶紫染液 A液:结晶紫(crystal violet) 1g,95%酒精20ml B液:草酸铵(ammonium oxalate) 0.8g,蒸馏水80ml 混合A、B二液,静置48小时后使用篇二: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试验 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试验 试验目标 1. 学习微生物涂片,染色的基础技术,掌握细菌的单染色方法及无菌操作技术 2. 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基础原理 1. 简单染色法: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的方法此法操作简单,适合用于通常形态的观察 在中性,碱性或酸性溶液中,细菌细胞通常带负电荷,因此用碱性染料进行染色碱性染料并不是碱,和其它染料一样是一个盐,电离时染料离子带正电,易于带负电荷的细菌结合而是细菌着色带正电的染料离子可使细菌细胞染成蓝色通常的碱性染料除了美蓝外,还有结晶紫,碱性复红,番红等细菌体积较小,较透明,如未经染色常不易识别,而经染色后和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是易于在显微镜下观察 2. 革兰氏染色法:将全部的细菌分成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是细菌 上最常见的判别染色法。
该染色法因此将细菌分为G+和G-菌,是由这两类菌的细胞壁结构和成份的不一样决定的 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酸溶解的类脂质,而且肽聚糖层较薄,交联度低,故用乙醇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染色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透,结果细菌被脱色,在经复红染色后就成了红色 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厚且交联度高,类脂质含量少,经脱色剂处理后反而使肽聚糖层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所以细菌仍保留初染时颜色 革兰氏染色需要四种不一样的溶液,碱性染料初染液,煤染剂,脱色剂和复染液碱性染料初染液的作用像在细菌的单染色法基础原理中所述的那样,而用于革兰氏染色的初染液通常是结晶紫媒染剂的作用是增加染料和细胞之间的亲和性或付着力,即已某种方法帮助染料固定在细胞上,是不易脱落,碘是常见的媒染剂脱色剂是被染色的细胞进行脱色,不一样类型的细胞脱色反应不一样,有的能被脱色,有的则不能,脱色剂常见95%的酒精复染液也是一个碱性染料,其颜色不一样于初染剂,复染的目标是使被脱落的细胞染上不一样于初染液的颜色,从而将细胞区分成G+和G-两大类群,常见的染色液是复红 器材 1. 活材料,培养二十四小时的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
2. 染色液和试剂,碱性美兰,结晶紫,碘页,95%酒精,石炭酸复红,蒸馏水,乙醚-乙醇 混合液,香柏油 3. 器材,废液缸,洗瓶,载玻片,接种杯,酒精灯,擦镜纸和显微镜 操作步骤 1. 涂片,取洁净的载玻片和试验台上,在正面边角作记号,并滴一滴无菌蒸馏水和载玻片 中央,灼烧接种杯,待冷却后从斜面挑取少许菌种和玻片上的水滴混均后,在载玻片上涂布成一均匀的薄层,涂布面不宜过大 2. 干燥,干燥过程最好在空气中自然晒干,为了加速干燥,也能够在微小火焰上方烘干 烘干后再在火焰上方快速经过3-4次,使菌体完全固定在载玻片上但不宜在高温下长时间烤干,不然急速失水会使菌体变形 3. 染色,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1-2min,染色液量以盖满菌膜为宜 4. 水洗,倾去染液,斜置载玻片,用水冲去多出染液,直至流出的水呈无色为止 5. 干燥,用微热烘干或自然晾干 6. 镜检,按显微镜的操作步骤观察细菌形态,立即统计,并进行形态图绘制 革兰氏染色 多种细菌经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后,能区分成两大类,一类最终染色成紫色,称为革兰 氏阳性细菌G+,另一类被染成红色,称革兰氏阴性细菌G- 操作步骤 1. 涂片,固定。
同简单染色法 2. 初染 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1-2min,水洗 3. 媒染 滴加革兰氏碘液,染1-2min,水洗 4. 脱色 滴加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约45S后水洗;或滴加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后将玻片摇摆几下即倾去乙醇,如此反复2-3次后即水洗 5. 复染 滴加沙皇液(番红),染2-3min,水洗并使之干燥 6. 镜检 同简单染色,并依据展现的颜色判定该菌属是G+细菌还是G-细菌,也可和已知菌对照观察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发觉目标物后用油镜观察 注意事项 1. 涂片所用载玻片要洁净无油污迹,不然影响涂片 2. 挑菌量应少些,涂片易薄,过厚重合的菌体则不易观察清楚 3. 染色过程中勿使染色液干涸用水冲洗后,应甩去玻片上的残水以免染色液被稀释而影 响染色效果 4. 革兰氏染色成败的关键是脱色时间时候适宜,假如脱色过分,革兰氏阳性细菌也能够被 脱色而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阴性细菌而脱色时间过短革兰氏阴性细菌则会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阳性细菌脱色时间的长短还受涂片的薄厚,脱色时玻片晃动的程度等原因的影响篇三:试验1 显微镜的使用和简单染色 试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和简单染色 一、试验目标: 1. 了解并掌握细菌简单染色的机理及技术; 2. 学会用油镜观察细菌细胞的形态。
二、试验原理: 细菌小且透明,当把细菌悬浮于水滴内,因为菌体和背景没有显著的明暗差,用光学 显微镜难以看清它们的形态结构因此,先将细菌进行染色,借助于颜色的反衬作用能更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状及其细胞结构 简单染色是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的一个方法常见碱性染料进行简单染色 这是因为碱性染料电离后带有正电荷,很轻易和带负电荷的菌体结合并着色 三、试验材料: 1. 菌种: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us aureus等培养好的细菌斜面; 2. 染料和试剂:美蓝、石碳酸复红、无菌水、甘油 3. 器材:显微镜、载玻片、接种环、酒精灯、擦镜纸、洗瓶、吸水纸 四、试验步骤: 1. 涂片:在洁净无脂的载玻片中央滴一小滴蒸馏水,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从枯草芽孢杆菌斜面上挑取少许菌苔于水滴中,混匀并涂成薄膜,涂布面积约1~1.5cm2 2. 干燥:室温自然干燥 3. 固定:手执载玻片一端,使涂菌一面向上,经过火焰2~3次此操作也称热固定,其目标是使细胞质凝固,以固定细胞形态,并使之牢靠附着在玻片上。
4. 染色:将涂片置于水平位置,滴加结晶紫染色液(以刚好覆盖涂片薄膜为宜),染色1min左右 5. 水洗:倾去染液,斜置载片,用自来水的细水流由载片上端流下,不得直接冲洗在涂菌处,直至载片上流下的水无色为止 6. 干燥:自然干燥,或用电吹风吹干,也可用滤纸吸干,注意不要檫掉菌体 7. 镜检:待标本片完全干燥后,先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将经典部位移至视野中央,再用油镜观察 五、注意事项 1.学生使用显微镜固定镜号、位置,填写使用卡,本学期一直使用本台显微镜2.不准 私自拆卸显微镜的任何部件,以免损坏 3.镜面只能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手指或粗布,以确保光洁度 4.观察标本时,必需依次用低、高倍镜,最终用油镜当目视接目镜时,尤其在使用 油镜时,切不可使用粗(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调整器,以免压碎玻片或损伤镜面 5.观察时,两眼睁开,养成两眼能够轮换观察的习惯,以免眼睛疲惫,而且能够在左 眼观察时,右眼注视绘图 6.拿显微镜时,一定要右手拿镜臂,左手托镜座,不可单手拿,更不可倾斜拿 7. 染色过程中勿使染色液干涸用水冲洗后,应吸去玻片上的残水,以免染色液被稀 释而影响染色效果。
六、试验汇报 1. 结果 绘出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形态图,注明放大倍数、及观察到的颜色 2. 思索题(任选两题) (1)使用油镜时,为何必需用香柏油?应尤其注意哪些问题? (2)油镜和一般物镜在使用方法上有何不一样?对同一微生物制片,用油镜观察比用低倍镜观察有何优、缺点? (3)镜检标本时,为何先用低倍镜观察,而不是直接用高倍镜或油镜观察? (4)涂片在染色前为何要优秀行固定?固定时应注意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