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天下父母的建议书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9687759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天下父母的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给天下父母的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给天下父母的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给天下父母的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给天下父母的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天下父母的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天下父母的建议书(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天下父母的建议书篇1亲爱的各位家长朋友们:生了孩子,你就不能 “ 退货 ”因工作关系,每年都有那么几个月需要与土豪们交流,为了缓解工作的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它比任何工作都难。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如果在发展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关

2、键期,学习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你了解多少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学习咀嚼关键期(_个月)秩序规范关键期(2.5_岁)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语言发展关键期(3_岁)想像力发展关键期(2_岁)文化敏感期(6_岁)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黄金阅读期(8_岁)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独立关键期(12_岁)这一段抓不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孩子都需要,

3、只是每一阶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婴幼儿阶段:母性之爱_%,父性之爱_%;小学低年级:母性之爱_%,父性之爱_%;小学中年级:母性之爱_%,父性之爱_%;小学高年级:母性之爱_%,父性之爱_%;初中阶段:母性之爱_%,父性之爱_%。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给家长的“_条建议1、

4、(说给父亲)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孩子读初中之后,更需要父亲的关怀。作为父亲,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责任,一定要记住: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与父母一起吃饭的孩子更优秀。据研究机构调查:与父母一起进晚餐的初中生,能获得较好的营养,较高的学业成绩,很少出现抽烟、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为等。不要在孩子吃饭和睡觉时进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谈,都变成对孩子的教育。2、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药”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药”。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3、教育孩子的前

5、提是了解孩子。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孩子进入初中之后,极易将自己封闭起来,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密码,但要注意惜“言”如金。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多看一些家教书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4、一定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养“正常的人”。“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换一种思路教育孩子。努力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5、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不要培养“超级婴儿”。爱是一门

6、艺术。爱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有时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爱要适度,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溺爱的结果是伤害。6、不能当众教育孩子。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给长辈或保姆。8、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师。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老师。家长和老师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一定要与老师结成同盟军。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絮絮叨叨诉说老师的“不是”,批评老师,甚至与老师争吵,只会增加孩子对老师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亏的是家长。给天下父母的建议书篇2亲爱的各位家长朋友们:做了_年的老师,当了_多年的班主任,接触了_多个形形色色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我总有一种想给家有中学生的父母说点什么的冲动,不吐不快,遂有此文。1、关于

7、品德对于人格的完善和道德品质的优良,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首先关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爱国情怀和集体意识,社会公德和责任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创新精神,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自尊、自信、自律、自强,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团结协作,尊重他人,甘于付出这些,都比分数要重要得多。如果孩子在以上任何一个方面有问题,那怕是有一点问题,即使他分数再高,那也不值得骄傲。这是我们教育孩子的基础原则。2、关于分数越想让孩子获得理想的分数,就越别死抓住具体的分数不放。对于孩子来说,经历一次复习考试,俨然战士在硝烟弥漫的现场上打了一次冲锋,已是身心俱疲,此时,他们需要的是物质和精神上的安慰,而决不是简

8、单的居高临下的训斥。我的建议是,在孩子们结束考试的那一天的晚上或者中午,一进门你们就对他说:有,我们去下馆子,想吃什么,说,你辛苦了,我们也跟着你沾沾光。卷子拿回来,饭后,父母都坐下来,铺开,一一分析,让孩子说错的原因是什么,你们要说的话,只有一句即可比我强多了,我相信,你下次定会有进步,同时,用手摸摸孩子的头,或者他的肩膀。3、关于专注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优秀,孩子的考试分数甚至已经成为决定家庭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岂不知,学生取得优秀成绩所依赖的,除了天分,更多的是自控力、专注力和强烈的求知欲。那些“学霸”们,上课,作业,自习时全神贯注,他们也从不在学习以外的事情分心,比如玩手机,

9、比如早恋。相反,那些手机不离手、听到窗外有一点异动就东张西望、蝴蝶来了捉蝴蝶,蜻蜓来了捉蜻蜓的同学,他们的考试分数绝不会排到前面。家长应该自己观察,再向老师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否学习不够专注,如果不幸,是,那可别指着老师,你们自己得下些功夫了。4、上课发言上课是否积极举手发言,对于成绩的影响很大。一般说来,每个举手的同学,在举手之前,都是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并且有了答案(尽管这个答案不一定完全正确),在举手等待老师提问的时间,他仍然在思考,如果老师问到自己,应该如何回答,而一旦发言,就又得到了一次表达训练的机会。可以确定的是,没有准备发言的同学,从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

10、很宝贵的机会。至于没有进行认真而缜密的思考就举手争取发言的同学,那是“闹腾”,不在此例。5、关于困难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不但是取得优异成绩的精神基础,对于漫长的一生来说,更是至关重要。学习犹如爬山,既很辛苦,还不定遇到什么沟坎,没有坚强的意志,是很难观赏到顶峰的无限风光的。一节课下来,往往有似是而非的问题困扰着孩子们,好像有些懂了,其实并不尽然。对此,那些意志坚强的孩子,往往表现出不弄懂决不罢休的尽头。有一个女生,数学没有考好,她拿了一盒粉笔上房,在用砖铺顶的四间屋顶上,写了整整一房顶。我们可以从她身上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来判断,考出理想的分数,当然是指日可待了。如果自己的孩子一遇有难题

11、就放过,那你们可要动动脑筋,看看怎么让孩子也坚强起来,否则,跟他要分数,就是一句空话。6、关于与老师的沟通每个包括成绩优秀在内,各方面均表现良好的学生,他们的家长都与老师保持着健康而良好的沟通。他们从内心里尊重老师,当然也尊重老师的劳动,但不用物质去玷污教育的神圣。老师如果收了你们的礼,在面对你们的孩子的时候,会左右为难下不了手;孩子如果知道你们给老师行贿,他们不但把你们看小了,更重要的是,曾经很美丽的老师,在他们心中威信会一落千丈贿赂老师,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如果,真的尊重老师,每一个家长都会想出纯净健康的与老师沟通的方式。7、关于“比”许多的家长,在看到孩子试卷上的分数以后,会情不自禁训斥

12、,看看人家某某,小学时候,你们考试的分数不差上下,怎么现在你就这样了呢?殊不知,这样的攀比,对孩子自信心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久而久之,他们会产生自卑感,真的认为自己什么也不行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你的孩子真的不优秀了,那也是你们一手造成的。还好,孩子还小,倘若他们针锋相对说,看看跟你们年纪差不多的隔壁的叔叔,人家都是副局长了,你们怎么还是个工人呢?所以,什么时候都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短处与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再拿到试卷看到分数的时候,不妨这样说,不错,比我小时候强多了,我们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8、关于家长会中学阶段,各学校每学期都要召开一到两次(有的学校甚至召开三四次)家长会。我奉劝大家,届时

13、,别以忙为借口轻易请假缺席,也许你觉得,怎么那么事,你们给孩子上课就好了,折腾我们家长干什么?实际上,不是的,它很重要,重要到如果你不到会,可能要影响到你的孩子的进步!我这样说,可不是小题大做耸人听闻:你不到会,会在老师的意识中留下你不大重视孩子的印象这可不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会上,老师会传达很多信息,除了沟通学习成绩和状态以外,还要宣布有关规章,比如,不能带手机进校,别带太多零钱等等不一而足。事实证明,孩子在学校出现的问题,往往是家长没有与学校老师密切配合的结果。9、关于孩子犯错学校是孩子学习的地方,也是他们犯错误的地方。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当自己孩子的错误触犯了学校的规定,老师打来了电话,作

14、为家长应持的态度,只能是配合,积极地配合!可别首先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说学校老师的不是,那既显示出你的少有涵养没有素质,更重要的是,会给孩子以遇事不检讨自己,只迁怒他人的诱导,这,会让他在后来的人生旅途上坎坷重重。切切!如果你肯,倒是可以学学我小时候做父亲的做法,只要听说孩子被老师打了,不问青红皂白,拎过来先揍一顿,再领着孩子去跟老师道歉。10、关于班干部我不是一次听家长们说过,为了让孩子集中精力学习,不同意他们去担任班干部。此话听起来在理论上没有问题,一心一意学习以获得高分,会有什么错呢?实际上,从我带的那么多学生来看,学习成绩优秀,同时,又是班干部者,占了多数,甚至,成绩好本身,就是担任班干部

15、的一个重要条件。在他任职的过程中,其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处理复杂事情的能力,都会得到提高,这,在后来的人生旅途上,可要比分数重要得多。值得指出的是,在各种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成绩不会受到负面影响,反而因为责任感的提升,促进了成绩的提高。11、关于排名月考、期中、期末,甚至周测和单科竞赛,学校都会按照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名,开家长会的时候,每人都会领到一张带有自己孩子总分和单科名次的成绩单。我能想象到,那一刻,大家的复杂心情,我更想说的是, 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没有无缘无故,学霸不是随随便便可以练成的,除去基因遗传因素,排名靠前的孩子的家长,他们的付出也排到了前面,用心营造的和谐的家庭环境、与孩子良好的沟通,表率的作用、耐心而细致的指导等等,在你在麻将桌上鏖战的时候,人家早就走在了前面。当人们说这个孩子和那个孩子的不同的时候,其实主要是指这个家长和那个家长的不同。同在一个班级,教是一样的教。如果你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你孩子的排名自然不高。12、关于青春期进入初中,也就意味着他进入了青春期。我曾断言,一家人加起来,也干不过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因为,这个阶段,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类似于大人的更年期。青春期的核心观点是理解,在此基础上跟孩子平等交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