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语文快乐新专辑 老课新读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9651405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中考语文快乐新专辑 老课新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年中考语文快乐新专辑 老课新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年中考语文快乐新专辑 老课新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年中考语文快乐新专辑 老课新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年中考语文快乐新专辑 老课新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中考语文快乐新专辑 老课新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中考语文快乐新专辑 老课新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中考快乐语文新专辑:老课新读老课质疑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该不该赶出课本【话题点击】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自上世纪50年代起就收入我国中学课本。其中“三拳打死镇关西”的场景描写传神,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2010年5月29日、31日,央视百家讲坛“水浒传的成书过程”的主讲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侯会连发两篇博文,讨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在中学课本该不该拿掉,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侯教授认为在中学课本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醉打蒋门神三篇文章血腥内容较多,不宜编入中学课本,供辨别能力不完整的中学生学习。 版主:这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侯教授此言一出,立即引发无数争议。下面,请同学

2、们通过课堂BBS积极留言,谈谈自己的看法。 亮亮:我支持删除,现在是法治社会,任何人无论什么理由都不能随便剥夺他人的生命。 在水一方:我力挺楼上。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节中,鲁提辖所扮演的就是一个“杀人犯”的角色。不要说镇关西罪不至死,即便是罪大恶极,也没有谁可以擅自剥夺他的生命。鲁提辖的行为,不但为现代法律所不容,就是在那个年代也是非法的,否则他也不会出家逃避。那么,小说家对于鲁提辖杀人的美化,无异于肯定了鲁提辖行凶杀人的做法。试问,对于我们这些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定型的初中生而言,这意味着什么?所以我认为“删除暴力鲁提辖”并非小题大做。 小雨点:是呀,现代社会提倡文明、理性地解决问题,一

3、切要依法办事。法治精神和文明理念,必须要从教育入手,从学生抓起。而教育部门在选择名著或者其他文艺作品编入课本之时,要有所甄别,尽量摒弃一些腐朽的、暴力的、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元素”。这才是一种对我们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侃侃而谈:侯教授说,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应当有健全的人格、完善的道德修养,表现为自尊、自重,具有正义感及进取心,富于同情心、宽容心,尊重他人,珍惜乃至敬畏生命,恪守法制。这话多好呀!我认为,侯教授其实是在用现代眼光看这个文本,我觉得他的观点当中确实揭露了我们传统文化当中的一些糟粕,比如说暴力、血腥,缺少宽容,等等。所以我觉得侯教授的观点我们应该关注,因为它确实揭露了封建

4、社会的一些根本性的弊病。建议编写人员今后在教材的注解当中有所提示。 木言木语:我不同意这种说法。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作为水浒传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其魅力就在于拳打镇关西的场面描写上:一场惊心动魄的打斗场面,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下,让人读出了惩恶扬善的痛快淋漓。更妙的是,作者采取了通感、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加上传神精练的语言,让读者淡化了阅读联想上的血腥暴力感。 如果说该文宣扬“以暴治暴”,与现代社会倡导的“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等观念背道而驰,显然是迂腐甚至可笑的。因为按照这种逻辑,所有的古典文学作品都应束之高阁,因为古典文学中与现代观念相冲突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毛毛虫:我支持楼上。鲁提辖不是小

5、混混,镇关西也不是无辜的路人甲。他们其实只是善和恶的一个形象化的描述而已。我们这些中学生,其实已经具备了区分善恶的能力。三拳打死镇关西或许有些血腥,但这并无损于鲁智深的正面形象。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已经在教材里存在了这么多年,请问有几个同学是因为读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而走上了杀人越货的犯罪道路? 一剪梅:是呀,如果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因为充满暴力和血腥色彩,应该从课本中剔除,那武松打虎呢?三碗不过冈,武松却连喝十八碗,岂不让孩子们学会酗酒?那花斑猛虎可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武松三下两下就给打死了,岂不成了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的违法者?所以我理解教授保护青少年,希望他们免遭来自暴力、色情等外界干扰的好

6、意,但我却并不赞同这种动不动就删除某篇文章的做法。 初生牛犊:一千个读者眼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迄今为止,或许还没有哪篇文章能达到完美无瑕、十全十美的境界,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如果硬要戴着“有色眼镜”看鲁提辖,那水浒传里就到处充斥着打杀场景;红楼梦里莺歌燕舞、卿卿我我的场景,就会诱使中学生早恋;三国演义里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则与学生的纯真背道而驰;而西游记里形形色色的神仙鬼怪,则不利于“唯物主义”价值观的塑造真是岂有此理! 琼英:我也举个例子,譬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且看魏巍对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的描写:烈士们的遗体,做着各种各样的姿势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

7、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有一个战士,他的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这不也是“暴力”“残忍”得不能学习吗? 足球小子:现在很多人好像患上了“教材洁癖症”老是怀疑教材中有“不干净”的东西把学生教坏了。不是吗?担心出师表让学生学会“愚忠”,担心牛郎织女会教唆学生早恋,担心鲁迅的作品火药味太浓,担心世界大战会影响和平观念的传播和教导 大山:唉,鲁迅先生的文章太艰涩,所以要从教材中删除;金庸先生的文章太通俗,所以不能进教材。这其实是一种教材洁癖。过去的文章,今人的眼光,肯定是存在某种认识上的差异。但关键问题是我们如何看待这种差异。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从教材中剔除,真的就

8、天下一片清净了?要我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武打场面的描写尽管形象,但与当前的电视剧、电影、网络游戏相比,实在是太OUT了。 犀利哥:说到渲染暴力,现在的游戏当中比比皆是,常见的有“加血”与“补血”,更甚者人头血淋淋落地,“反恐精英”等游戏更是将这种面对面的血腥场面一一呈现。两相对比,鲁智深那点杀戮的场景,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 版主:事实上,同样一篇文章,因人而异会有许多种理解。有人可能会理解成渲染暴力,但更多的理解会倾向于匡扶正义、惩恶扬善,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读者自身认识事物的角度。不管这篇文章引起了你怎样的思索与联想,其价值与意义是首先要肯定的。而你在阅读的过程中调动了联想、遐想;你曾与人物或

9、作者一起喜,一起忧,一起愤慨;你试着将作品中高妙的手法借鉴到自己的作文中来你就已形成了难能可贵的个性体验。这是读名著不可或缺的环节体验。至于在教材中读,还是课外读,这个问题就已不再是最重要的了吧? 最后,谢谢大家参与讨论。名家博客 专家名片:侯会,满族,1949年3月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明清文学教学、科研工作。著有专著水浒源流新证中华文学五千年世界文学五千年元曲诵读中国神话故事精选水浒、西游探源等。兼任北京市 文艺学会古代小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 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中心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编委。 博客地址:http:/ 题目中的这个问题,我考虑了多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

10、古典名著水浒传的精彩片段,从上个世纪50年代即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成为几十年不变的保留篇目。 从内心讲,我对此篇十分欣赏。原因很简单,我本人讲授古代文学课,对水浒情有独钟,写过十几篇专论文章,也出过专著。在梁山诸人中,我最喜欢鲁智深,他性格豪爽、正义在胸,思想境界远超他人。“拳打镇关西”一段又最能体现其打抱不平的侠义精神,文字也足够精彩。我想,如果把这段故事删去,水浒传无疑会大为减色。 然而这样一篇文字,是否适宜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呢?古人云“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并非全无道理。仅就后半句而论,少年人血气方刚,易于冲动,思想尚未定型,是非辨别能力稍逊成人;读多了水浒文字,难免要揎拳捋袖、跃跃欲

11、试,其后果不言自明。撇开古人的训诫,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应该是什么样子?他们应当有着健全的人格、完善的道德修养,表现为自尊、自重,具有正义感及进取精神,富于同情心、宽容心,尊重他人,珍惜乃至敬畏生命,恪守法制 而鲁提辖一篇的核心,无非是描写了一个杀人场面,尽管血淋淋的内容被生动的比喻、花团锦簇的文字所掩饰,但丝毫不能改变一个生命当场陨灭的残酷现实。我不反对在大学课堂上给更为成熟的年轻人讲析这样的经典片段,然而这样的故事是否适合放在中学课本中,则是个问题。人格尚未定型的十几岁的孩子,会由此产生何种联想,这又会如何影响到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是很难确知的。 我们已不止一次看到这样的报道:一伙十几岁的中

12、学生群殴同学或路人,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致残致死的后果也时有发生。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习惯说一个人“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以区别于受过旧式教育的人。然而到了今天,哪个孩子不是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而少数少年身上令人不寒而栗的邪恶与冷血,又是从何而来? 当然,社会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太多的血腥暴力的影视节目,做得越来越逼真的网络打斗游戏,种种强烈的感官刺激,对沉溺其中的孩子们的心理性格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尖声惨叫、鲜血四溅、一枪毙命这些血淋淋的逼真场景,在他们早已见惯不怪、视为平常,他们的一颗颗稚嫩的心,也因此变冷、变硬! 然而回到课堂上,他们所读的课文,依然是打打杀杀。还不止鲁提辖

13、这一篇,高中课本还选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同样是水浒传节选。林冲在那个风雪之夜挺枪挥刀连杀三人,场面更为恐怖。然而此前林冲含怨负屈、饱受逼迫的情节,却由于篇幅的限制,不能尽选为课文。于是学生面对的,便只有最后的雪白血红,以及林冲被仇恨扭曲的那张脸。 因此,当现实生活中出现青少年虐打乞丐、残杀神经病患者或群殴同学的新闻事件时,我们不能不考虑教育所应当担负的责任。 在现代教育中,三国水浒等古典小说名著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究竟应如何对待,还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个人的浅见:就鲁提辖林教头武行者这几篇而言,还是从中学语文教材中拿掉为好。(文章略有删节)名家视线范进中举不能这样讲侯会 一提科举制,人们马上

14、想到儒林外史中的范进。这位屡试不中的穷书生一旦得知自己成了举人老爷,竟高兴得发了疯,在集市上飞跑,拍着手叫:“噫!好了!我中了!”一脚踹在泥水里,鞋也跑掉了一只 作为小说节选,范进中举从解放初期就入选中学课本,亿万国人对科举制的认识,几乎全部来自这篇课文!于是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分析说:你们看,科举制把人的灵魂扭曲成什么样子?范进就是科举牺牲品啊!老师如此教,学生如此记,于是一个结论牢牢扎根心中:科举制是一种扼杀人才、制造废物的糟糕制度! 然而,你若肯多动一点脑子,便会想:范进从二十几岁考到五十几岁,前后考了二十多回,仍旧连个秀才都不是;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坚持?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他?单是名利双收的

15、美好前景,能引诱他如此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吗?谁能保证他的努力不会被金钱和权势所篡夺呢? 你又进一步设想:假如范进头一回考试落榜,而东邻财主家的儿子却榜上有名;第二回再度落榜,而西邻县长的侄儿却名列榜首如此三四番,范进肯定恍然大悟:科举的游戏规则有“猫腻”,平民子弟玩不起!那么,他还会考第五回、第六回直至第二十回吗?当然不会。他不如去当个私塾先生,甚至跟着岳父去杀猪卖肉算了。 然而在小说中,范进没有退缩,他连考了二十多次,在科举中押上了全部的青春岁月乃至身家性命!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在范进的视线里,没发现科举有什么猫腻。是科举制本身跟范进签订了一纸无形的契约,保证他只要按照要求砥砺自己的学问,科举的大门永远朝他敞开着! 事实也证明,科举在范进身上明白无误地体现了它的公平公正。作为一介平民,范进始终挣扎在饥饿线上,无力用金钱为自己铺路;从政治背景看,范进没有任何有势力的“后门”关系为他撑腰,他唯一“有头有脸”的亲戚,是个市井屠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