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的历史文化(共1页)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9633993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花的历史文化(共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桂花的历史文化(共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花的历史文化(共1页)(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桂花的历史文化桂花是我国传统的名贵香花,素以芳香而著称。桂花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的典籍,就有桂花的记载。山海经南山经提到:“招摇之山多桂”。山海经西山经提到:“皋涂之山多桂木”。屈原在九歌中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桂花已成为美的化身,成为最受崇尚的花木了。据历史记载,中国桂花栽培历史达2500年以上。自汉代就开始栽培桂花。西汉刘撰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献名果异树奇花两千余种,其中有桂十株。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着在上林苑中兴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一百株。当时栽

2、种的植物,如甘蕉、密香、指甲花、龙眼、荔枝、橄榄、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来。”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也提到桂花。看来桂花引种宫苑初获成功,并形成一定规模。晋代时期,桂花的栽培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唐宋时期,引种桂花十分普遍,吟桂蔚然成风。柳宗元自湖南衡阳移桂花十余株栽植零陵。白居易曾为杭州、苏州刺史,他将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带到苏州城中种植。唐相李德裕在二十年间收集了大量花木,其中剡溪之红桂,钟山之月桂,曲阿之山桂,永嘉之紫桂,剡中之真红桂,先后引种到洛阳郊外他的别墅所在地。唐宋以后,桂花已被广泛用于庭园栽培观赏。桂花,多为秋天开花,故被誉为“金秋娇子”。桂花,以其清雅高洁,香飘四溢,被称

3、为“仙友”;桂花又被称为“仙树”,“花中月老”。 桂花属木犀科、木犀属植物。原产我国西南、华南及华东地区,现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浙江等地有野生资源,尤以成都、武汉、南京、桂林、杭州、苏州等城市栽培最为集中。淮河流域至黄河下游以南各地普遍地栽,淮河以北地区,桂花露地越冬有困难,一般采用盆栽,冬季移入温室或冷窖中越冬,以保其正常生长。桂花在日本、印度均有栽培,自1771年我国桂花经广州、印度传入英国,之后便迅速扩展,现今欧美许多国家以及东南亚各国都普遍栽培,成为重要的香花植物。桂花有的结果,有的不结果。一般第二年45月核果成熟,用其播种,一般要56年才开花。无性繁殖用枝条扦插

4、、嫁接、压条可以当年开花。桂花喜温暖,抗逆性强,既耐高温,也较耐寒,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均可露地越冬桂花较喜阳光,亦能耐阴,在全光照下其枝叶生长茂盛,开花繁密,在阴处生长枝叶稀疏、花稀少。若在北方室内盆栽尤需注意有充足光照,以利于生长和花芽的形成。中秋前后天气突然热起来,竟像夏季一样,桂花一经蒸郁,就烂烂漫漫地盛开了。桂花开花既需要一定的湿度,还要有一定的温差。桂花可以赏花,又能闻香,现代都市园林造景时,经常会选用上它。桂花还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物之美者,招摇之桂”,桂花一直是世上美好、高雅事物的象征。“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开放幸福来”,历代民间也皆视桂花为吉祥之兆。而举凡中榜登科,仕途得志也被称为“折桂”,对获得殊荣者则被誉为拥有“桂冠”我国古代有许多诗人都写了赞美桂花的诗句,真的是句句都把桂花的美给完全的体现出来了。专心-专注-专业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谢人寄双桂树下欧阳修有客赏芳丛,移根自幽谷。为怀山中趣,爱此岩下绿。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 更待繁花白,邀君弄芳馥护理(3)106班唐瑶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