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与持续集成:拆之前要先解决合的问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962813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服务与持续集成:拆之前要先解决合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微服务与持续集成:拆之前要先解决合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微服务与持续集成:拆之前要先解决合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微服务与持续集成:拆之前要先解决合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微服务与持续集成:拆之前要先解决合的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服务与持续集成:拆之前要先解决合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服务与持续集成:拆之前要先解决合的问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服务与持续集成:拆之前要先解决合的问题一、持续集成对于微服务的意义:拆之前要先解决合的 问题 在很多微服务化的文章中,很少会把持续集成放在第一篇, 因为大多数的文章都会讲如何拆的问题,例如拆的粒度,拆 的时机,拆的方式。 为什么需要拆呢?因为这是人类处理问题的本质方式:将一 个大的复杂问题,变成很多个小问题解决。 所以当一个系统复杂到一定程度,当维护一个系统的人数多 到一定程度,解决问题的难度和沟通成本大大提高,因而需 要拆成很多个工程,拆成很多个团队,分而治之。 然而当每个子团队将子问题解决了,整个系统的问题就解决 了么?你可以想象你将一辆整车拆成零件,然后再组装起来 的过程,你就可以想象

2、拆虽然不容易,合则更难,需要各种 标准,各种流水线,才能将零件组装称为车。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拆的过程。最初的应用大多数是一个单体应用。一个Java后端,后面跟一个数据库,基本上就搞定了。随着系统复杂度的增加, 首先Java程序需要做的是纵向的拆 分。首先最外面是一个负载均衡,接着是接入的 Nginx ,做 不同服务的路由不同的服务拆成独立的进程,独立部署,每个服务使用自己 的数据库和缓存,解决数据库和缓存的单点瓶颈。数据库使用一主多从的模式,进行读写分离,主要针对读多 写少的场景。为了承载更多的请求,设置缓存层,将数据缓存到Memcached 或者 Redis 中,增加命中率。 当然还有些跨服

3、务的查询,或者非结构化数据的查询,引入 搜索引擎,比关系型数据库的查询速度快很多。在高并发情 况下,仅仅纵向拆分还不够,因而需要做真正的服务化。 一个服务化的架构如图所示。首先是接入层, 这一层主要实现 API 网关和动态资源和静态 资源的分离及缓存,并且可以在这一层做整个系统的限流。 接下来是 Web 层,也就是 controller ,提供最外层的 API ,是 对外提供服务的一层。下面是组合服务层,有时候被称为编排层, Compose 层,是 实现复杂逻辑的一层。下面是基础服务层,是提供原子性的基本的逻辑的一层,他 下面是缓存,数据库。服务之间需要治理, 需要相互发现, 所以一般会有 D

4、ubbo 或 者 Spring Cloud 一样的框架。对所有的服务,都应该有监控告警,及时发现异常,并自动 修复或者告警运维手动修复。对于所有的服务的日志,应该有相同的格式,收集到一起, 称为日志中心,方便发现错误的时候,在统一的一个地方可 以 debug 。对于所有的服务的配置,有统一的管理的地方,称为配置中 心,可以通过修改配置中心,下发配置,对于整个集群进行 配置的修改,例如打开熔断或者降级开关等。通过简单的描述,大家可以发现,从一个简单的单体应用, 变成如此复杂的微服务架构,除了关心怎么拆的问题,还必 须关注:如何控制拆的风险如何保证代码质量如何保证功能不变,不 引入新的 Bug答案

5、当然就是集成,从一开始就集成,并且不断的集成,反 复的将拆分的模块重新组合,看看是否能够顺利组合起来, 并且保证功能的不变。要是不没事儿就组合一下,天知道几个月以后还能不能合的 起来。别忘了程序是人写的,你和你媳妇长时间不沟通都对不上默 契,别说两个程序员了。二、持续集成就是不断的尝试在一起 集成就是在一起。为什么需要一个统一的代码仓库 Git 来做 代码管理呢?是为了代码集成在一起。为什么需要进行构建 build 呢?就是代码逻辑需要集成在一起,编译不出错。 为什么要单元测试呢?一个模块的功能集成在一起能够正 确工作。为什么需要联调测试 Staging 环境呢?需要将不同模块之间 集成在一起

6、,在一个类生产的环境中进行测试。 最终才是部署到生产环境中,将所有人分开做的工作才算真 正的合在了一起。持续集成就是制定一系列流程,或者一个 系列规则,将需要在一起的各个层次规范起来,方便大家在 一起,强迫大家在一起。三、持续集成、持续交付、持续部署、敏捷开发、 DevOps 都啥关系? 这些概念都容易混淆,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敏捷开发 Agile 是一种开发流程,是一种快速迭代的开发流程,每个 开发流程非常短,长到一个月,短到两个星期,就会是一个 周期,在这个周期中,每天都要开会同步,每天都要集成。 正是因为周期短,才需要持续的做这件事情,如果一个开发 周期长达几个月,则不需要持续的集成,

7、最后留几个星期的 集成时间一起做也是可以的,但是这样就不能达到互联网公 司的快速迭代,也是我们常常看到传统公司的做法。 持续集成往往指对代码的提交,构建,测试的过程,也就是 上述的在一起的过程。持续交付是指将集成好的交付物,例如war 、 jar 或者容器镜 像,部署在联调环境,或者预发环境的过程。 持续部署是指将交付物持续部署在生产环境的过程。 我们常说 CI/CD , CD 有时候指的是 Delivery 交付,有的是 指 Deployment 部署,对于非生产环境, 自动部署是没有问题 的,对于生产环境,往往还是需要有专人来进行更为严肃的 部署过程,不会完全的自动化。接下来就是 DevO

8、ps , DevOps 不只是 CI/CD ,除了技术和流 程,还包含文化。例如容器化带来的一个巨大的转变是,原 来只有运维关心环境的部署,无论是测试环境,还是生产环 境,都是运维搞定的,而容器化之后,需要开发自己写 Dockerfile ,自己关心环境的部署。因为微服务之后,模块太 多了,让少数的运维能够很好的管理所有的服务,压力大, 易出错,然而开发往往分成很多的团队,每个模块自己关心 自己的部署,则不易出错,这就需要运维一部分的工作让研 发来做,需要研发和运维的打通,如果公司没有这个文化, 研发的老大说我们不写 Dockerfile ,则 DevOps 是搞不定的。四、从一个持续集成的日

9、常,看上述的几个概念如何实践这 是一个持续集成的流程,但是运行起来更加的复杂。 首先,项目开发的流程使用的是 Agile ,用常见的 scrum 为例 子。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开站会standup meeting,为什么要站着呢?因为时间不能太长,微服务的一个模块,大 概需要 5-9 人的团队规模,如果团队规模太大了,说明服务 应该进行拆分了,这个团队规模,是能够保证比较短的时间 之内过完昨天的状态的。一定要大家一起开,而不要线下去更新Jira,虽然看起来一样,但是执行起来完全不一样。只有大家一起开,一起看燃 尽图,一起说我昨天做了什么,今天打算做什么,有什么阻 碍,才能够让大家都了解情况

10、,不要期望大家会去看别人的Jira,经验告诉你,不会的。而且这个站会对于开发是比较大的压力,例如你的一个功能 block 了依赖方的开发,在会议上会暴露出来,大家都知道 这件事情了,一天 block,两天block,第三天你都不好意思 去说了,这会强迫你将大任务,比如原来写 1 周干一件什么 事情,写成小时级别,这样每天你都有的说,昨天完成了一 个task,而不是周只在那里说干同样一件事情,而且一旦有 了 block,team lead会知道这件事情,会帮你赶紧解决这个 事情,推进整个项目的进展。让一个技术人员在团队面前承 认这件事情我尝试了几天,的确搞不定了,也是一种压力。 站会中的内容其实

11、在前一天晚上就要开始准备了。持续集成要求每天都提交代码,这样才能降低代码集成的风 险,不能埋头写一周一起提交,这样往往集成不成功。怎么 样才能鼓励每天都提交代码呢?一个就是第二天的站会,你 这个功能代码提交了,单元测试通过了,第二天才能说做完 了,否则不算,这就逼得你,将大任务拆成小任务,每天都多次提交。而且Git的提交方式,是后提交者有责任去merge,保证代码的编译通过和测试通过,你会发现,如果你不及时提交, 等你改了一大片代码,别人都提交完了,这一大片的冲突都 是你来merge,测试用例不通过的你来 fix ,所以逼的你有一 个小的功能的改动, 就尽早提交, pull 一下发现没有人提交

12、, 赶紧提交。提交不是马上进入主库,而是需要代码审核,这是把控代码 质量的重要的环节。代码质量的控制往往每个公司都有文档,甚至你可以从网上 下载一篇很长很长的 Java代码规范。但是我们常常看到的例 子是,规范是有,但是虱子多了不咬人,规范太多的,谁也 记不住,等于没有规范。所以建议将复杂的规范通过项目组内部的讨论,简化为简单 的 10 几条军规,深入人心,大家都容易记住,并且容器执 行。代码审核往往需要注意下面的几方面: 代码结构:整个项目组应该规定统一的代码组织结构,使得 每个开发拿到另一个人的代码,都能看的熟悉的面孔。这也 是 Scrum 中提倡的每个开发之间是可替代的, 当一个模块有

13、了阻碍,其他人是可以帮上忙的。至于核心的逻辑,估计审 核人员也来不及细看,这不要紧,核心逻辑是否通过,不能 靠眼睛,要靠测试。有没有注释,尤其是对外的接口,应该 有完善的注释,方便自动生成接口文档。异常的处理,是否 抛出太过宽泛的异常,是否吞掉异常,是否吞掉异常的日志 等。对于pom是否有修改,引入了新的 jar。对于配置文件 是否有修改,对外访问是否设置超时。对于数据库是否有修 改,是否经过 DBA 审核。接口实现是否幂等,因为 Dubbo 和 Spring Cloud 都会重试接口。接口是否会升级,是否带版 本号。是否有单元测试。当然还有一些不容易一眼看出来的,可以通过一段时间通过 统一的

14、代码 review ,来修改这些问题。某个类代码长度过长设计是否合理,高内聚低耦合数据库设 计是否合理数据库事务是否使用合理代码是否有明显的阻 塞代码审核完毕之后提交上去之后,一个是要通过静态代码审 查,可以发现一些可能带来代码风险的问题,例如异常过于 宽泛等。在就是要通过单元测试。我们应该要求每个类都要有单元测 试,并且单元测试覆盖率要达到一定的指标。单元测试要有 带 Mock 的模块内的集成测试。在编译过程中会触发单元测试,单元测试不通过,已经代码 覆盖率,都会统计后发邮件,抄送所有的人,这对于研发来 讲又是一个压力。当有一天你的提交 break 掉了测试,或者代码覆盖率很低, 则就像通报

15、批评一样,你需要赶紧去修改。单元测试完毕之后, 就会上传成果物, 或者是 war 或者是 jar, 一般会用nexus,因为有版本号,有 md5,可以保证安装在 环境中的就是某个版本的某个包,我们还遇到过有使用 FTP 的,这样一个是很难保证版本号的维护,升级和回滚比较难 弄,另一个是没有 md5,很可能包不完整都有可能的,而且 一旦发生,很难发现。如果使用了容器,则还需要编译 Dockerfile ,使用 Docker 镜 像作为交付,能够实现更好的环境一致性,保证原子的升级 和回滚。每天下班前,当天的代码需要提交到库中去,晚上会做一次 统一的环境部署和集成测试。每天晚上凌晨, 会有自动化的

16、脚本将 Docker 镜像通过编排部 署一个完整的环境,然后跑集成测试用例,集成测试用例应 该是基于 API 的, 很多的公司是基于 UI 的, 这样由于 UI 变 化太快,还有 UI 不能覆盖所有的场景,所以还是建议 UI 和 API 分离,通过 API 进行集成测试,有了每天的测试,才能 保证每天晚上的版本都是可以交付的版本,也保证我们微服 务拆分的时候,尽管改了很多,不会因为新的修改,破坏掉 原来能够通过的测试用例,保证不会有了新的,坏了旧的。这个集成测试或者叫回归测试每天晚上都做,都是在一个全 新的环境中,这就是持续部署和持续交付。 如果某一天测试不通过,则会发出邮件来,是因为当天谁的 哪个提交, 导致测试不通过, 抄送所有人, 这是另一个压力。 所以第二天的站会上, 昨天你完成了哪些功能, 是否提交了, 是否完成了单元测试,是否通过了集成测试,就都知道了, 你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