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大学毕业设计报告 目录1绪论………………………………………………………………………2测区概况……………………………………………………………… 2.1地理位置…………………………………………………………………………2.2气候条件…………………………………………………………………………2.3测区人文…………………………………………………………………………3已有资料利用情况………………………………………………………3.1平面控制资料………………………………………………………………………3.2高程控制资料……………………………………………………………………3.3其他控资料…………………………………………………………………………4作业依据……………………………………………………………1上级或者甲方下达的文件或合同\………………………………………………2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5控制测量方案………………………………………………………5.1平面控制测量………………………………………………………5.1.1 坐标系统选择及如何处理……………………………………………………5.1.2主要精度指标…………………………………………………………5.1.3方法:RTK静态观测………………………………………………………5.1.4基本技术要求 ………………………………………………………………5.1.5测区内布设点的密度………………………………………………………5.1.6埋石要求………………………………………………………………5.1.7加密图根控制网………………………………………………………5.1.8数据处理………………………………………………………………5.1.9选定方案绘制测区平面控制网设计图………………………………………5.1.10 GPS定位成果的坐标转换…………………………………………………5.1.11附表GPS外业观测手薄………………………………………………………2高程控制测量5.2.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5.2.2高程控制测量的等级;一级导线。
……………………………………………5.2.3技术要求………………………………………………………………………5.2.4观测步骤………………………………………………………………………5.2.5观测原则………………………………………………………………………5.2.6数据处理:检查、平差………………………………………………………5.2.7附表水准观测记录表………………………………………………………6碎部测量:………………………………………………………………6.1方法………………………………………………………………………6.2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图幅分幅……………………………6.3成图精度………………………………………………………………6.4数据处理、成图、结果输出………………………………………………………6.5注意事项………………………………………………………………6.6在地形测图中对流动站的技术要求………………………………………6.7碎部测量主要技术要求………………………………………………………6.8地形图的修测………………………………………………………6.9地形图的拼接与图廓整饰………………………………………………………7检查验收………………………………………………………8工作量统计,进度安排,经费预算,主要仪器设备………………………………………………………………………………9提交资料………………………………………………………………10参考文献………………………………………………………………1绪论测绘技术是一个很古老的学科。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就已经绘制了水平很高的“地形图”随着历史的改革,测绘技术已拓展成为一门庞大的、系统的多分支的学科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电子、通信等先进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已基本实现了传统测量技术向数字化技术体系的转变伴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测图方法正逐步被不断涌现的新仪器、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所取代GPS - RTK(以下简称RTK) 与全站仪联合进行数字化测绘地形图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RTK与全站仪联合测绘地形图,可以优劣互补如果仅用全站仪进行数字化测图,就必须建立图根控制网,这样须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财力;如仅用RTK测图,可以省去建立图根控制这个中间环节,节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同时还可以全天侯地观测但是由于卫星的截止高度角必须大于 15°,它在遇到高大建筑物或在树下时,就很难呈现出固定解,,也就无法进行测量如果用RTK与全站仪联合测图,上述弊端就可以克服即在进行地形测量时,空旷地区的地形、地物用RTK测之;村庄、城市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用RTK实时给出图根点的三维坐标,然后用全站仪测之这样可以大大加快测量速度,提高工作效率随着电子全站仪、GPS(RTK)及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及它们在测量仪器中的比例逐渐增大,它们在数字地形图、地籍图的应用也在日趋广泛。
地形图的成图方法正在逐步的由传统的白纸法成图像数字测图方向发展特别是我国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数字测图几乎占据了大部分的地形图测绘市场在地形测量中, 传统的方法是经纬仪配合小平板仪的方法, 在小平板仪上进行展点, 再通过手摇数字化仪得到数字化图, 由于受到人为操作误差的影响, 误差可达到0.12 mm 以上, 对大比例尺的地形图的精度影响比较大随着GPS(RTK)系统的不断改进, 已经达到了比较满意的精度要求, 可以满足常规测量的要求, 尤其对于开阔的地段(主要是田野、公路、河流、沟、渠、塘等) 直接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中的实时动态定位(RTK) 测量模式进行全数字野外数据采集对于树木较多或房屋密集的村庄等, 采用RTK 测定图根点, 通过全站仪的采集碎部点基于此, 我将在本次毕业设计中尝试利用RTK 配合全站仪进行野外数据采集, 然后在CASS5.1 环境下进行数字化成图所以通过本课题的完成,能够使我掌握好全站仪与GPS(RTK)集和数字成图,为今后承担测图工程奠定坚实基础2测区概况2.1涉县地理气候涉县位于太行山脉中南部山区,地形复杂,峰峦叠嶂,峭壁陡立,山间河谷纵横交织,盆地点缀其间。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平均海拔1000米,全区地貌分为:北部、西部中山区;东南低山区;漳河河谷区;中部黄土盆地区四个地貌类型区这种山区立体生态结构有利于光照度的提高,雨水的迅速排泄避免了过多水份对花椒生长的影响 涉县位于北温带,属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历史年平均气温10.7℃—14.2℃,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为-0.5℃—4.6℃,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为23.8℃—26.9℃;年日照时数为2607.5小时,日照率为59%;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19.25千卡/平方厘米,光能资源丰富;年平均无霜期为186天历史年平均降水量555.10mm,降水多集中于7-9月份,占全年总量的70%以上2.2测区范围:涉县县境位于北纬36°17′--36°55′,东经113°26′--114°之间,东西横距 37.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64.5公里涉县东以东郊山、古脑、老爷山为界,与武安市、磁县比邻;西以黄栌垴、大寨垴、黄花山为界,与山西省黎城、平顺县相连;南与河北省安阳、林州市隔漳河、浊漳河相望;北面有羊大垴、界牌山、左权岭与山西省左权县接壤,属深区全县总面积1509.26平方公里2.3测区人文,涉县是革命老区,在抗战时期,因刘伯承和邓小平运筹赤岸、八路军一二九师鏖战太行而名垂青史,晋冀豫鲁边区政府、八路军一二师司令部、新华广播电台、新华日报社等110多个党政机关单位长期驻扎于此。
涉县素以民风淳朴、名胜广被、资源丰富、特产众多而闻名遐迩交通涉县境内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923公里,其中:国道一条、高速公路一条,省道两条、县道两条、农村公路143条,2003年已完成村村通公路邯长铁路连接邯郸与长治,途经涉县,阳涉铁路连接阳泉和涉县,邯郸连接京广线;向西南可通长治连接太焦线从涉县始发或者经过的列车有5对,由于邯郸市为冀门户和河北省的主要枢纽之一,京广线、邯长线、阳涉线铁路与北京、广州、山西长治相通,纽连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七县(市)3已有资料利用情况3.1现有成果的等级、精度、比例尺、等高距、实测单位、年代、采用的图式、规范、平面及高程系统等,并对已有资料说明检测方法要求,进行质量评价,提出可利用数据的方案点位名称X坐标Y坐标龙山4049228.620471151.590化肥厂4050259.398468548.南庄4046076.469428.西岗4051832.470896.测区内有2003年河北省第二测绘院施测的C级GPS点“HEBC184”、“HEBC189”作为本次平面起算数据,后经过联合平差转化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成果,资料由河北省测绘局档案馆提供,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坐标系:WGS84,框架:ITRF97,历元:2000),成果见下表: 点号点名北纬(B)东经(L)椭球高(H)备注C184HEBC18436 40 28.31615113 46 52.1545596.191C189HEBC18936 32 10.66789113 38 13.7847487.1812002年邯郸市规划设计院布设的涉县四等GPS网成果,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14°三度带坐标,投影面为500米高程面,此次为了能够与原成果吻合,选取了“沿头”“道马沟”“更乐西”“三中”“台村”共5个点进行一并观测,方便进行成果的转换。
原有成果见下表:点名北坐标(X)东坐标(Y)备注沿头4048200.801467437.459道马沟4055395.672476979.918更乐西4050907.144474880.597三中4049838.711477875.418台村4053894.154472882.2003.2 高程控制资料测区内有“I曲邯72” 、“I曲邯73” 、“I曲邯75”,可以作为本次大城区水准网的起算数据,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成果见下表:点名等级概略B概略L高程H备注I曲邯72国家I等36.5446113.6483456.575省局档案馆提供I曲邯73国家I等36.5638113.6715444.271省局档案馆提供I曲邯75国家I等36.6129113.7273560.990摘自1989年城勘院总结成果,点名“邯长18”邯郸市规划设计院于2001年布设的涉县主城区四等水准点“1035”、“1056”、“1057”、 “1010”目前基本保存完好,布设四等水准网时一并联测,方便检核进行检核成果见下表:点名等级高程H备注1035四等435.9171056四等453.1801057四等450.4811010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