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主人公方鸿渐的性格分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9555097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城》主人公方鸿渐的性格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围城》主人公方鸿渐的性格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围城》主人公方鸿渐的性格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围城》主人公方鸿渐的性格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城》主人公方鸿渐的性格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围城主人公方鸿渐的性格分析摘要:本文以分析围城主人公方鸿渐的性格为题,从他的延宕、矛盾以及相对他人而言的正人君子形象三方面入手,从他的爱情、婚姻、事业等角度,对他的性格进行分析。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of Hongjian Fang, the character of Fortress Besieged City, this paper analyzes his personality, his love, marriage and career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his delay,

2、contradiction and the image of gentleman.关键字:围城方鸿渐性格Keywords: Fortress Besieged City ,Hongjian Fang ,character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之所以取名围城,一是出于文中方鸿渐等人闲谈,英国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法国人说,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fortresse assiege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第二层含义便是方鸿渐的一生就是个围城,而还有一层含义,便是杨绛给围城做了题词:“围在城里的

3、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杨绛先生的这句话深刻、概括的总出了方鸿渐的一生,婚姻、职业甚至人生都处于围城之中,而造成方鸿渐陷入围城的一大原因便是主人公的性格,所以,本文将浅析主人公方鸿渐的性格。一、 方鸿渐的“延宕”延宕意为拖延。在戏剧中,它指在尖锐的冲突和紧张的剧情进展中,作者利用矛盾诸方各种条件和因素,以副线上的某一情节或穿插性场面,使冲突和戏剧情势受到抑制或干扰,出现暂时的表面的缓和,实际上却更加强了冲突的尖锐性和情节的紧张性,加强了观众的期待心理。对于延宕,学界一般都视之为哈姆雷特的独特行为。而在围城中,文中直接点出方鸿渐性格中的延宕,共有

4、3处直接写出。第一处是在第三章方鸿渐想拒绝苏小姐:“鸿渐吓得哑口无言。苏小姐家里有事,跟他约晚上馆子里见面。他回到家整天闷闷不乐,觉得不能更延宕了,得赶快表明态度。” 钱钟书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第84页第二处是第四章方鸿渐向父母请示离开周家的事情后“鸿渐吃完晚饭,不愿意就到周家,便一个人去看电影。电影散场,又延宕了一会,料想周经理夫妇都睡了,才慢慢回去。” 钱钟书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第122页第三处是第四章结尾方鸿渐在去三闾大学的途中“方鸿渐虽然不至于怕教书像怕死,可是觉得这次教书是坏运气的一部分,连日无精打采,对于远行有说不出的畏缩,能延宕一天是一天。” 钱钟

5、书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第131页这三处体现方鸿渐在爱情与职业上的延宕。爱情上,他明明知道自己不爱苏小姐,但是面对苏小姐的误会,他心里反复强调要跟苏小姐说清楚,但是一直在拖延,与其说面对这种误会方鸿渐一直在苦恼,不如说他在变相的享受这种说不清的关系。他不喜欢苏小姐,直接说明即可,但是他优柔寡断,没有主见,花前月下,他不好拒绝,也不能自持,吻了苏小姐。这种优柔寡断不仅影响了他与苏文纨的情感,也影响到了他喜欢的女生唐晓芙,因为方鸿渐的延宕,两人本来互有好感,但是谁都没有勇气表达,最终这段感情以悲剧结束。职业上,从他留学开始,他觉得自己“是个无用之人”,“学不了土木工程,在大学里从社会

6、学系转哲学系,最后转入中国文学系毕业”,“四年中倒换了三个大学,伦敦、巴黎、柏林;随便听几门功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他在留学上碌碌无为,甚至连“碌碌”都算不上,无目标、无理想,懒散。在去三闾大学的途中,他对于这次教书有些“畏缩”,也许是意识到了自己的假文凭可能会给自己戴来麻烦,在去三闾大学的路上就开始逃避,到了三闾大学开始教书,他的延宕则表现在他在应付这件差事。二、 矛盾结合体方鸿渐是中西文化下的畸形人物,在他的身上充满了各类矛盾之处。方鸿渐出身于绅士家庭,父亲是前清举人,在这种家庭背景下方鸿渐从小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他买假文凭,“父亲和丈人希望自己是个博士,做儿子女婿的

7、人好意思教他们失望么?买张文凭去哄他们,其实他本无心文凭,“方老先生也写信问他是否已得博士学位,何日东归,他回信大发议论,痛骂博士头衔的毫无实际” 钱钟书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第9页,但是无奈受到两面夹攻,一张文凭不仅可以掩盖自己的无知,并且还可以尽孝,“好比前清时代花钱捐个官,或英国殖民地商人向帝国府库报效几万镑换个爵士头衔,光耀门楣,也是孝子贤婿应有的承欢养志” 钱钟书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第11页,也暗含了儒家以孝为先的思想。在他的性格中,既保留了善良的一面,同时也充斥着虚伪懦弱、玩世不恭的公子哥性格。留学回国后,记者们称他为“方博士”,“鸿渐虽然嫌那两位记者

8、口口声声叫方博士”,“刺耳得很”,这书名他还是有基本的羞耻心,“但看人家这样郑重地当自己是一尊人物,身心庞然膨胀,人格伟大了好些。他才知道住小地方的便宜,只恨今天没换身比较新的西装,没拿根手杖,手里又挥着大折扇,满脸的汗,照相怕不会好” 钱钟书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第32页,但却瞬间自我膨胀,这种羞耻心在他人奉承的催化剂下变成了毫无底线的虚荣心。他知道苏小姐喜欢自己,于是“只求做得光滑干净,让苏小姐的爱情好好的无疾善终。” 钱钟书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第64页他的本心还是善良的,但是却因为自己的懦弱让苏小姐不停的误会,因为自己的虚荣与赵辛楣争论或者避让他来显示自己的

9、大度,反而让苏小姐的误会更深,他最终觉得事情已经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于是写信表明态度,但是“忽然转念,苏小姐也许会失恋自杀,慌得什么都吃不进。忙赶回银行,写信求她原谅,请她珍重,把自己作践得一文不值,哀恳她不要留恋。” 钱钟书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第102页他不仅虚荣,而且还自恋,想太多没有用、不切实际的东西。方鸿渐在外留学,不如说是游学,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他与苏文纨、褚慎明、赵辛楣在一起闲谈,谈到了围城,慎明道:“关于结婚离婚的事,我也和他谈过。他引一句英国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钱钟书围城北京,人

10、民文学出版社,2013,第93页然而这句话是法国散文家蒙田写的,说明这群人都无真才实学。但是苏小姐让他品读自己做的诗时,方鸿渐并不知道这是苏小姐写的是,耿直地指出“这首诗是偷来的”,就算不是偷,“至少是借的,借的外债”,并且说出“这是德国十五六世纪的民歌”,由此看来,方鸿渐也有一定才学,并不是一无是处。三、生活在动物中的“人”在围城的序中,一开始就有这么两句话:“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 钱钟书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第1页钱钟书开篇就点出了他要写的人物。方鸿渐在三闾大学做副教授这段时

11、期便很明显的体现出那些生理上称为人而本质上是动物的那些人的本性,爱国诗人屈原被贬后就曾任三闾大夫,因此,后世也用该名词也代指屈原,也许,三闾大学的环境和屈原当时做出环境有类似之处,虽然方鸿渐不能和屈原做类比,但是他在三闾大学与其他人比算得上是一股清流。在这所大学里面,李梅亭虽然满口仁义道德,但是也做着鸡鸣狗盗之事,韩学愈和方鸿渐同样是假博士,但是方鸿渐内心还是有自知之明的,韩学愈却是招摇撞骗;高松年表面亲切、有学问,但是却道貌岸然老奸巨猾,打着教书育人的幌子做一些龌龊的事;有汪处厚那种依靠官僚,把教学当做做官的跳板的人;还有陆子潇那种见风使舵的墙头草。而方鸿渐在这种复杂的环境里便成了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听上去这是何等讽刺。相比之下,方鸿渐不懂“人情世故”,也不懂拉帮结派与贿赂,更不会勾心斗角,最后他厌倦了这种生活,有离开的意图,加之高松年也看不惯他,解聘了他。方鸿渐的一生是失败的一生,经历了爱情、事业、婚姻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并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螺旋式上升,他每一次陷入困境,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又再一次陷入困境,并且缺乏理性,平时可以理性的分析别人,甚至一针见血,非常犀利,但是对于自己的事情反而会昏了头脑,为自己找借口,逃避现实。他的人生一直在被动的移动,重蹈覆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