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强化工业化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8.16KB
约12页
文档ID:479554248
强化工业化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_第1页
1/12

强化工业化进展促进城镇化建设一、突破“一根甘蔗”财政主要表现在结构性冲突突出,县县工业化、城镇化进展滞后直接体现为“一根甘蔗”财政,财政收入和农夫收入过于依靠蔗糖业随着中国加入wto和蔗糖市场的放开,这根甘蔗还能支撑多久?去年糖价下跌造成的经济回落已敲响了警钟只有大力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才能为县县经济快速健康进展供应坚实基础和动力支撑县境东与鹿寨县接壤,县县地处广西中北部西与罗城、宜州毗邻,南与柳州、柳江交界,北与融安、融水相连全县辖9个镇5个乡和2个农场,行政区域面积21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3万公顷,2021年末人口40.68万,其中农业人口34.54万人,近70%财政收入依靠蔗糖税收,个典型的农业县谈农夫,一成天,谈工业,一袋烟”这是对县工农业进展倒挂的经济现状的生动概括县要加快县域经济进展,就必需突破产业结构单一、农业比重大、过于依靠蔗糖业的怪圈,新的进展坐标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打造经济腾飞的双翼”县县经济快速健康进展的必定选择(一)县县工业化、城镇化进展问题分析1、结构调整缓慢,难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近10多年来,蔗糖价格稳中有升,农夫种蔗乐观性高涨,至2021年,县甘蔗种植面积达46.54万亩;进厂原料蔗达278万吨,农夫人均有蔗达7.56吨,分别居广西第三、其次位;财政和农夫收入近70%依靠蔗糖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展,县也意识到必需打破甘蔗一枝独秀的格局,走多元化经济进展之路,并于1998年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但由于种蔗基础较好,管理相对粗放,特殊是投资少、见效快,因此对甘蔗带来的短期效益欲罢不能从1990至2000年间,与制糖业快速进展形成反差,其他工业产业几乎全线萎缩老的产业如制药、化冶、机械、食品加工等逐步衰退,新的产业如缫丝、烤烟等培育不起、难成规模,县经济逐步步入“一根甘蔗”怪圈由于结构单一,市场风险系数大,经济进展不能实现快速、健康、稳定增长;而且农夫过于依靠土地,大量开发荒山荒地种蔗,一方面引发了很多土地纠纷,诱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2021年全县农村纠纷53.77%为土地纠纷;另一方面使土地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不利于为工业化、城镇化供应生产要素的集聚2、产业结构层次低,工业带动力量不强国内生产总值结构中,县县三次产业比例为43.22:29.94:26.83,农业比重过高,二产三产进展滞后,特殊是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企业数量少,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不强,全县除制糖业上规模外,其他产业大多不成规模,2021年,全县工业增加值仅为5.9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08亿元。

工业缺乏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非农化的带动力量和承载力量,更无力带动第三产业进展,使整个经济进展缺少主体支撑和动力支持,造成总体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经济增特长于低水平、低层次增长状态3、城镇化水平较低,阻碍二产三产进展工业化是城镇化进展的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进展的基础目前,县县城镇化水平仅为18.5%,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36%和广西平均水平32%,直接制约了工业化的进展一是农村人口不能随就业方式的转变而加快非农化,不能摆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束缚,农夫增收缓慢;二是制约了第三产业的进展,抑制了消费需求就业岗位不多、人气不旺,又影响了消费环境的改善,特殊是抑制了农村消费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的增长;三是生产要素分散,区域集聚功能较差,辐射带动力量不强,不利于工业化进展要求资金、技术、劳动力的集聚,缺乏投资的吸取力4、农村劳动力素养不高,不适应工业化、城镇化进展要求在县农村劳动力中,89%以上的农夫只具备有学校以下的文化水平,由于文化学问素养不高,竞争意识、自办法识、创新意识不强,观念保守,缺乏闯劲,既不利于在本土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培育新产业;也不利于转移剩余农村劳动力,进展劳务经济,为工业化供应稳定的劳动力资源。

今年上半年政府组织了4批共430人劳务输出队伍,离岗和回流农夫达24%,不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是主要缘由之一二)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是县经济进展的迫切要求受蔗糖市场波动的影响,县经济运行处于不稳定进展状态,当前,各地纷纷抢抓机遇、加快进展,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已成为突破经济进展“瓶颈”、加快县进展的迫切要求1 、解决结构单一问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是造成县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主要缘由和冲突的主要方面,加快“两化”进展,就是加快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塑造以主体产业为支撑、以多元经济进展为动力、以城乡联动进展为基础的经济内在素养,促进城乡资源的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配套关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工业企业和城镇就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非农化,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素养,形成良性循环的经济健康进展模式2 、解决土地冲突问题,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两化”进展有利于农村工业的产业集聚,有利于服务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而减轻农夫对土地的附属,从根本上解决用地冲突以及土地纠纷影响稳定和进展这个老大难问题,使土地等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集约使用、规模利用,加快农村社会化进程,提高农夫素养,促进城乡协调进展。

3、解决要素分散问题,形成区域进展合力由于各产业、各区域进展不成规模,生产要素分散,集聚力量较差,难以形成推动经济进展的强大合力通过加快“两化”进展,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快速流淌和合理配置,形成相互补充、互为依托的互动关系,快速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经济进展后劲二、县县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展的基础和条件虽然结构单一制约了县经济的快速健康进展,但蔗糖业的强势进展也给县财政和农夫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为加快进展积淀了经济基础特殊是近年来,县县在产业定位、城建投入、政策保障等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为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制造了良好的条件经济实力得到增加2021年,县县gdp为21.02亿元,人均gdp5170元,分别居广西各县26、19位;财政收入达1.95亿元,财政收入占gdp9.29%,分别居广西各县18、16位;农夫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夫人均纯收入为2433元,广西各县第7位;衡量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降为47.15%;城乡居民年末存款余额为8.66亿元产业基础得以巩固进展依托基础产业和资源优势,依据“培育一批、扶强一批、改制壮大一批”的进展思路,制糖、制药、茧丝加工、化冶等一批产业初具规模和进展实力。

其中,凤糖集团带动蔗糖业形成了较成熟的产业化进展模式,自治区先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日田药业公司、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鹏鑫源茧丝绸公司带动制药、茧丝加工业初具规模,新投资2700万元的广正大磷化工公司、新投资3000万元的亿博矿业公司、新投资3000万元的川东公司以及一批锌品加工等冶炼企业显示了化冶产业进展的宽敞前景县初步呈现出以制糖、制药、茧丝加工、化冶为支柱产业,果蔬加工、松脂加工、茶叶加工、黄桅子色素提取、石材开发等产业稳步进展的格局城镇设施大大改善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来全县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5.5亿元,城镇服务功能日趋增加县城城区面积拓展到9.5平方公里城乡交通便利,宜柳高速大路、209国道二级路穿县而过,并通过马大二级路、县城出口二级路与县城连接;全县大路通车里程增加到478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大路形成了大埔电站、糯米滩电厂、皇后滩电站、九龙坝电站等一批水电产业,电力装机容量达11.01万千瓦,年发电量达2亿度,可为经济建设供应充分的电力保障;投资8573万元进行了农村电网改造,农村电网建设基本达到了“十五”期水电农村电气化的标准县城自来水日供力量达8万立方米,各乡镇均建设有自来水厂,通讯网络掩盖县、乡、村。

在城市用地日趋萎缩的状况下,县城河西工业区和六塘工业区储备了近2000亩的工业用地,一批项目已达成良好的合作意向县城防洪堤和沿江风景区、商贸城以及房地产等一批开发项目的实施将较大提升县城品位和档次政策保障不断完善近年来,县县开展了以行政审批、wto规章、行政许可法为重点的三次大规模政策清理工作,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307项,废止80份不符合要求的文件,营造了规范、高效的政务环境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优待政策和保障措施,政府工作做到“三多三少”: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少添乱、多设路标少设路障,努力为投资者供应优越条件和优质服务,形成了宽松的投资环境三、大力推动工业化、城镇化,打造县经济腾飞“双翼”加快县工业化、城镇化进展,既要遵循科学的进展观,又要打破旧的思维定势,扭转“一等二看三错过”的滞后进展局面,依据“融入柳州,接轨广州,面对东盟,承接转移,错位进展”的新思路,实现县经济的跨越式进展1 、“内源”与“外源”并重,突破资源型经济进展思路做好“内生资源”和“外生资源”两篇文章既要立足于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进展特色产业,又要打破单纯依托现有资源进展工业的思路,避开“从农业到农业”、“从甘蔗到甘蔗”的怪圈。

要依托“内源”,整合工农业资源,延长产业链,不断开发新产品、培育新产业,避开趋同化,做大做强制糖、制药、茧丝加工、松脂加工、茶叶加工等产业依据这个思路,我们大力支持凤糖集团对蔗糖生产,的综合开发,在河西工业区建成了广西最大的生物肥生产基地目前,正在乐观引进氨琦酵母开发、烷醇提取、黄桅子色素提取、石材开发、绢丝织造、淀粉生产等一批市场前景较好的项目要整合生产要素,打破区域界限,加强乡镇土地储备,有方案地扩大生产基地,形成集中连片的规模进展要依托“外源”借力进展,通过构筑工业进展平台,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再造成一个工业柳州”的大好机遇,拓宽培育资源的视野,从市场找资源、从企业找资源,乐观引进外源型工业企业,变“外源”为“内源”,形成对县内资源利用和经济进展的有效补充如县县乐观引进广正大磷化工公司和川东磷化工公司在六塘工业区投资建厂,其中广正大磷化工公司产值1.8亿元,川东磷化工公司产值2亿元,两厂生产原料均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调运两厂的投产将带动县化冶产业快速进展2 、“内资”与“外资”齐引,突破建设资金不足的制约广辟融资渠道,建设资金不足是工业化、城镇化进展的瓶颈”必需转变依靠财政投资搞建设的观念。

依靠市场运作,激活社会资金、盘活存量资产、引进外来资金,为工业企业、小城镇建设供应财力支撑一是放宽投资领域,吸纳民间资本除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业外,放开一切投资领域,以一系列优待政策,引导社会闲散资金和民间规模资本参与创办企业、小城镇基础设施改造等投资建设2021年末,县县居民存款余额达1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为当年财政收入的5.18倍,说明居民理财观念仍较保守,未能形成投资消费、以财生财的观念,资金周转率低,而驱动社会投资具有宽敞空间二是大力推动国有企业的改制改组以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改革,促进国有企业民营化和城镇基本建设市场化,盘活土地、企业生产设备、城建公用设施等国有存量资产,使老企业焕发出新活力,使城镇建设实现以城养城、以城建城的滚动进展如县县丝绸厂、制药厂原处于资不抵债和停产、半停产状态,改制为民营企业后,企业进展蒸蒸日上,已分别纳税764.3万元、347.5。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