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说课稿范本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9400467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说课稿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桥》说课稿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桥》说课稿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桥》说课稿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桥》说课稿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说课稿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说课稿范本(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桥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和静县第三中学的赵晓莉,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桥。下面我将围绕 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从五个方面来说说对这节课的思考。一、说教材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主 题是“感动我们的人”,这些“感动我们的人”或是为了别人活得更好,而舍 弃自己的利益;或是为了别人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正 是老汉在生死面前的抉择,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本文以简短的语句,频频 分段的形式,简练而利索地勾勒出洪水来袭的迅猛,塑造出危急时刻果决指挥, 舍己救人的老汉形象。文章题目蕴含深意,构思新颖别致,语言简练生动,字字 句句震撼人心,让人读

2、时身临其境,读后饱含热泪。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阅读要求和本册教材特点,同时结合四年级学生 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感受老汉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老汉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精神,并受到情感熏陶。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老汉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精神,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二、说学情小学五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 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

3、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他们学 习的指导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说教法、学法(一)教法根据教材与学生的特点,本课时我主要采用了两种教法。1、启发引导法: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老师 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针对本课特点,我通过“自学提示”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交流汇报,使他 们在自主能动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的快乐,成为课堂的主体。2、品读感悟法:在教学中我还采用“品读感悟”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默读、朗读、

4、诵读),分析言中之意,感悟言中之理,品味言 中之美,积累好词佳句。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内容,体会情感。(二)学法本堂课的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自学提示”,先进 行自主学习,然后在组内进行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汇报学习成果, 其余学生点评或补充。这种生生互动的学习方法不仅使课堂开放而有活力,而且 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进一步领略成功的喜悦。四、说教学流程。为了使本课的教学达到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再次感受洪水迅猛二、品词析句,感悟老汉精神三、领悟表达特色,读中学写四、质疑释“桥”,领悟深意上课之前

5、让学生齐读名言,谈自己的的体会。“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生命,那是自然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设计意图:让学生思考生命,通过学习本文,对生命有新的感悟。】一、创设情境,再次感受洪水迅猛。(34分钟)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新课伊始, 让学生听写描写洪水的词语,并用所听写的词语描述洪水,再播放洪水的录像, 使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设计意图:这个教学环节,检查了学生词语的掌握和积累情况,并活用词语描述洪水,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二、品词析句,感悟老汉精神。(一)自读自悟,圈点批注。(57分钟)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

6、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 实践,应该以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 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7-27自然段读,边读边感受,在来势迅猛的洪水中,大家争相逃命时,哪些事情是你没想到 的?把感受批注在书上。【设计意图:没想到的,就是一般的人无法做到的,令人感动的。哪些事情是你 没想到的?变换了问题的形式,刺激着学生的神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变指读内容为读我没想到的地方,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使阅读具有个性化。】(二)交流互动,品读感悟。(1215分钟)预设:学生可能会找到以下几个地方:1 、学生谈到“没想到,老汉是第一个来到木桥边,但他没

7、有第一个过桥, 而是留下来了。”出示句子: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 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教师这样引导:此时是什么时候?让学生用手比划,没腿深是在哪个位置, 播放洪水的声音。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不断地逼近,走就是生,留就可能死,你有什么想问 老汉吗?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梳理出“你为什么不走?难道你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吗? ”让学生联系上下回答。2 、当学生谈到“面对乱轰轰的场面,老汉没有声嘶力竭地喊,而是不说话, 像一座山。”出示句子: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 们。他像一座山。教师引导“他在想什么呢? ”让学生把自己当成老汉练习说话:面对这危急混乱

8、 的场面,我想对于“他像一座山”是这句话中的难点,我这样引导:谁觉得老汉像座山?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考虑:作者觉得老汉像山一样沉稳、镇静;洪水觉得老汉像山 一样不可战胜;惊慌的人们觉得老汉像山一样可以依靠;我觉得老汉像山一样伟 岸,意志不可动摇;老汉觉得自己责任如山(学生说一种,就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句子)小结:是呀,老汉镇静如山,坚强如山,意志如山。洪水没腿了。他站在木桥前,他一一(生接读“像一座山”);洪水放肆地舔着他的腰。他仍然站在木桥前,他一一(生接读“像一座山”); 洪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他还是站在木桥前,他一一(生接读“像一座山”)。3 、当学生谈到“没想到老汉会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

9、伙子。”时,出示句子: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 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这样引导:此时是什么时候?让学生用手比划舔着腰,舔哪个位置,播放洪 水的声音。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逼近了,除了没想到老汉会从队伍里揪出 一个小伙子。还有没想到什么?(1)先比较AB两句话,体会体会。A、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 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B、老汉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着重引导:从“突然”体会到什么?)(2)找出描写老汉凶的词语,有感

10、情地朗读句子。(3)更换角色读句子:老师有感情地读课文后四个自然段。此时再读这句话, 你还有什么没想到?过渡:太令人震撼了,老汉揪出的是自己的儿子呀!把这句话里的“老汉” 换成“父亲”把“一个小伙子”换成“儿子”读一读。(4)儿子质问父亲:当我们读着“父亲” “儿子”这两个充满血缘、充满亲情 的字眼时,心中的感受更不一样,这一揪,把儿子从生命线上揪到死亡的边缘, 如果你是那个儿子,当你的父亲这样做,你有什么话想问你的爸爸?(5)走进老汉的心:一个个问题像一把把尖刀,刺在老汉的心里啊。大爱无言, 老汉无语啊。让我们走进老汉的内心,替他回答吧:课件出示:老汉说:“孩子,我也爱你,我不忍心啊!但是(

11、6)填空:比较两个“吼道”不同含义。过渡:是啊,并不是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在生死关头,父亲用力把孩子推 向希望之桥。读句子,填空,再读句子。老汉()地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了木桥。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地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小结:不同地“吼道”,不一样的情。两个“吼道”,道出了老汉的真情(三)总结梳理,走进结局,提升老汉精神。(5-7分钟)1 、师生合作朗读这部分内容。过渡: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没想到,老汉用自己的言行书写着自己的生命。我 们一起来感受那惊心动魄的时刻。想想老汉是个怎样的人?(教师读环境描写的 句子,女

12、生读叙述部分的句子,一个男生读有人喊道,其余男生读老汉的话)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老汉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他却留下来。一 -木 桥前师:水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逼近!此时,老 之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他没有走,始终注视着过桥的人群老汉 师: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逼近,逼近!此时,老汉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他却让儿子先走! 最后2 、这个老汉是个怎样的老汉?3 、这样的老汉,我们怎能忘记?让我们一起送送他吧!配乐乐朗读结尾。4 、老汉和他儿子都走了,他们的生命已经没有了,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吗? 留下了什么呢?5 、由

13、老汉你想到了哪些人?【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的教学的重点。这部分的教学是理性的,更是 情感的。在来势迅猛的洪水中,大家争相逃命时,哪些地方是你没想到的?这一 问题抓住了文章的动情点,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实现学生、文本、教者、作者、 编者间动情的对话,从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学生在对话中进行想象、理解、 感悟、听、说、读等语文实践活动,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三、领悟表达特色,读中学写(810分钟)1 、我们的心被人世间的这动人的一幕深深感动着,作者能如此真实地再现 这一幕,就是因为他在表达上独具特色,让语言文字产生如此神奇的魅力。再一 次默读全文,你发现作者在表达上有哪些特色?这样写有什么

14、好处?2 、交流总结。3 、如果我们也用上同学们发现的这些表达方法,我们笔下的文字也一定会 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4 、出示练笔提示:展开想象,选择一项内容写下来:洪水退后,村民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学了这课后,你一定有不少感受,对老汉,对生命,你想说些什么?5、学生练笔,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典型作品;交流、评价。【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走个来回,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在阅读中要“初步 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表达 方法进行一个浅显的理性总结,有利于学生发现、归纳语文的规律。习得了方法, 马上加以运用,促进理解层面的方法向运用层面的方法转化。】五、质疑释“桥”

15、,领悟深意(3分钟)同学们笔下的文字令人感动。著名作家谈歌的文章字字句句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作者饱含深情地塑造了老汉这一无私无畏的高大形象。读读课题,想想内容,你 有什么疑问吗?待学生提出后,老师梳理疑问:本文写的是老支书,可为什么要 以“桥”为题呢?二者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学生思考后回答。)老汉把村民从死亡的边缘拉到了生命线上,这是老汉用血肉之躯为村民架起的一座生命桥【设计意图:用激疑的方式解决本课的难点,让学生深入思考,从深层挖掘 文章的主题思想。】结束语:山间溪流上,再也没有了那座窄窄的木桥,可我们却分明看到有一 座桥稳稳地架在了人们的心灵中,它熠熠生辉,坚不可摧。让我们再次包含深情 地读课题(生读课题),在今后的生活中,让我们用自己高尚的心灵、美好的言 行,架起一座座爱心桥、友谊桥、成功桥【设计意图:一堂成功的阅读课应该让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 关,应该从情感深处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激情,关注生命的价值。 板书: 桥老汉生命桥【设计意图:板书简洁明了,突破课文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