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实务1~11章重点内容及答案剖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9399979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实务1~11章重点内容及答案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法律实务1~11章重点内容及答案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法律实务1~11章重点内容及答案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法律实务1~11章重点内容及答案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法律实务1~11章重点内容及答案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律实务1~11章重点内容及答案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实务1~11章重点内容及答案剖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一、填空1、法是被奉为法律的国家意志,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3、当代中国的法律监督体系,包括两部分,一是国家监督二是社会监督4、国家法律监督体系是我国法律监督体系的核心,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篁_、行政机关的监督5、社会法律监督体系主要包括各政党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二、名词解释1、法P52、法的价值P83、法的创制P114、法的实施P145、法的执行P156、法的适用P167、法律监督P17三、简答题1、法的基本特征P42、法律上对自由予于限制的表现体现在哪几个方面P83

2、、法的创制的特征P114、我国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P125、法的创制的阶段P126、法的执行的特点P157、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P17四、论述题1、试论法对于调整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P92、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P16第二章一、填空1、我国的国家性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我国的国体。2、爰国统一占线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保障。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国家制度的核心和基本原则6、

3、现代世界各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两类,单一制和联邦制,我国是单一制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家立法机关,全国人大每届任期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8、 国务院是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9、我国自建国以来共生效了四部宪法,分别是(1954)、1975、1978和(1982),现行宪法是(1982)制定的二、名词解释1、国家性质P252、人名代表大会制度P263、政体P26三、简答题1、为什么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P222、宪法的基本原则P223、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和特征P304、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特征P325、我国公民基

4、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P306、我国国家机构遵循的原则P33第三章一、填空1、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2、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刑法,在确定空间效力范围时都是以采用属地原则为基础,兼其它原则。3、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航空器内的犯罪也适用本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5、我国刑法对溯及力采取从旧兼从轻的原则6、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7、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丰体、犯罪客体、犯罪的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8、犯罪中.体是指实施

5、了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包括ML人犯罪主体和单位犯罪主体9、根据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10、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实行双罚制.既对单位判处罚金,又对其直接负责人判处相应的处罚。11、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表现形式,其中故意犯罪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12、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1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人分为一主犯、从犯一、胁从犯一、一教唆犯一。14、我国刑罚分为本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管制是我国主刑中最轻的一种刑罚

6、方法。15、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3年。16、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超过20年。17、对犯罪时不满8周岁和审判时一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二、名词解释1、犯罪构成P452、犯罪客体P453、犯罪的主观方面P484、正当防卫P495、紧急避险P506、犯罪预备P487、犯罪未遂P498、犯罪中止P497、共同犯罪P498、刑罚P539、累犯P5610自首、P56三、简答题1、解释罪刑法定原则P402、犯罪的特征P453犯罪的构成要件P454、正当防卫的条件P505、紧急避险的条件P506、共同犯罪的条件P49论述题1、刑法的基本

7、原则P40第四章一、填空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3、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争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人行为能力。4、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的自然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5、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610的未成年人是无行为能力人。6、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从法人成立一时开始,到法人终卜时消灭。7、法人分为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非企业法人包括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8、所有权在物权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所有权具有占有、使用、

8、收益、处分四项全权能。9、我国物权法规定的担保物权有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10、物权的取得可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11、物权变动的原则主要有两个公示原则和公信原则。12、债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合同二是法律规定二、名词解释1、法人P642、民事法律行为P653、物权P694、所有权P695、担保物权P706、用益物权P707、债P748、无因管理P779、不当得利P78三、简答题1、民法的基本原则P612、物权的特征P693、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有效要件P654、物权的效力P715、债权的特征P756、无因管理的特征P777、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P78第五章一、填空1、以行政行为的对象

9、是否特定为标准,可将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2、以行政行为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将行政行为分为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3、以行政主体是否可以主动作出行政行为为标准可将行政行为分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依申请的行政行为。_4、以行政行为是否应当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可将行政行为分为耍式行政行为和非要式行政行为。二、名词解释1、行政法律关系P842、行政主体P873、行政机关P884、行政行为P915、行政许可P936、行政处罚P94三、简答题1、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P84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P853、国家行政机关设置的原则P884、行政行为的特征P925、行政处罚的原

10、则及种类P95第六章一、填空1、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8条规定,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到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5公里2、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3、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责任,可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驾驶人按照无过错责任原则承担民事责任。4、在交通事故中,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2

11、0年计算,但60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二、问答题1、简述按照法律规定,在交通事故中,车辆所有人对受害人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P108第七章一、填空1、公务员、农村劳动者、现役军人一、家庭保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不适用我国劳动法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一皿一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西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3、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

12、个月。4、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5、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为1年,可以中断、中止。二、名词1、劳动法P1202、劳动合同P1223、雇佣合同P122二、问答题1、劳动关系的特征P1202、劳动合同与雇佣合同的区别P1233、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哪些情形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P1254、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P1255、在哪些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P127第八章一、填空1、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直系血亲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结婚。2、结婚登记的程序分为申请、审查、登记

13、三部分。3、可撤销婚姻的请求时效是1年。4、父母对子女有抗养教育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义务。5、离婚程序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6、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1年内或中止妊娠后6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二、名词1、无效婚姻P1382、可撤销婚姻P138二、问答题1、婚姻法的基本原则P1352、结婚的条件P1363、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哪些情形下婚姻无效?P1384、夫妻的财产关系体现在哪几个方面?P1405、在哪些情况离婚时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P145第九章一、填空1、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一般包括牛理死亡和宣告死亡两种情况。2、相互有继承关系的几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并且不能确定

14、死亡先后时间的,推定没有继承人的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继承人的,如果几个死亡人辈分不同,推定长辈先死亡,几个人辈分相同,推定同时死亡,彼此不发生继承。3、根据继承法的规定遗嘱可以有5种形式,包括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亘头遗嘱。二、名词解释1、法定继承P1532、代位继承P1553、转继承P1554、遗嘱P1565、遗赠抚养协议P160三、简答题1、继承法的基本原则P1502、继承权丧失的法定事由P1513、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包括哪些?P154第十章四、填空1、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的侵权责任制度实行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相结合的原则。2、侵权责任法规定,因产品缺陷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一镣售者请求赔偿。3、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这表明环境污染侵权实行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倒置。4、依侵权责任法规定,高度危险责任的归责原则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物件损害责任归责原则适用过错推定原则。五、简答题3、构成共同侵权行为的要件有哪些?P1694、构成共同危险行为的要件有哪些?P1705、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哪些?P1716、不承担或减轻侵权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