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题目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9395771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热学题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传热学题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传热学题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传热学题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传热学题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热学题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热学题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热学1热流密度q 与热流量的关系为(如下式子 A 为传热面积,为导热系数,h 为对流传热系数):( )()q=A (B)q=/A (C)q= ()q=h2.如果在水冷壁的管子里结了一层水垢,其她条件不变,管壁温度与无水垢时相比将:( )()不变 (B)提高 ()减少 (D)随机变化3. 当采用加肋片的措施增强传热时,最有效的措施是将肋片加在哪一侧?( )(A)传热系数较大的一侧 ()传热系数较小的一侧()流体温度较高的一侧(D)流体温度较低的一侧4. 导温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 )(A)表白材料导热能力的强弱(B) 反映了材料的储热能力() 反映材料传播温度变化的能力()表白导热系数大的

2、材料一定是导温系数大的材料. 温度梯度表达温度场内的某一点等温面上什么方向的温度变化率? ( )(A)切线方向()法线方向()任意方向 (D)温度减少方向6. 接触热阻的存在使相接触的两个导热壁面之间产生什么影响? ( )(A)浮现温差 (B)浮现临界热流(C)增进传热 (D)没有影响.金属具有较多的杂质,则其导热系数将如何变化? ( )()变大()变小(C)不变 (D)也许变大,也也许变小8 物体之间发生热传导的动力是什么? ( )(A)温度场 (B)温差()等温面 (D)微观粒子运动. 通过大平壁导热时,大平壁内的温度分布规律是下述哪一种?( )(A)直线 ()双曲线()抛物线 (D)对数

3、曲线0. 已知某一导热平壁的两侧壁面温差是 0,材料的导热系数是 22W/(.K),通过的热流密度是 300W/m2,则该平壁的壁厚是多少?( )(A)0m (B)22 (C). ().22m第二类边界条件是什么? ( )(A) 已知物体边界上的温度分布。(B) 已知物体表面与周边介质之间的传热状况。(C) 已知物体边界上的热流密度。(D) 已知物体边界上流体的温度与流速。12. 在稳态导热中,已知三层平壁的内外表面温度差为,三层热阻之比R1 、R2、 1:2:3,则各层的温度降为( )(A)60、40、2 (B)70、40、0 (C)20、4、60(D)10、0、013.材料的导热能力与吸热

4、能力之比称为。( )(A)放热系数 ()传热系数()导热系数 (D)导温系数14蒸汽管道的内外直径分别为 68m和 0m,导热系数=3W/(m. ),内表面温度为 14。今采用玻璃棉垫料保温,2=.W/(m. )。若规定保温层外表面的温度不超过 50,且蒸汽管道容许的热损失 l=/,则玻璃棉垫料保温层的厚度至少为 ( )(A)41m (B) ()mm (D) 1mm5.导热体中不同温度的等温面将 ( )(A)互相相交 (B)互不相交 (C)互相相切 (D)不定1 固体壁面上敷设肋片后,其实际散热量与假设整个肋表面处在肋基温度下的散热量的比值为( )(A)肋壁效率 (B)肋化系数 ()肋片效率

5、(D)无明确的专用名称17. 下列那个表达非稳态导热过程的无因次时间?( )(A)B (B) Fo (C)Re (D)P1. 下列各参数中,属于物性参数的是:( )() 传热系数 K(B) 吸取率() 普朗特数P(D)传热系数h流体纯自然对流传热的准则方程可写成( )()Nu=(,Pr) ()Nu(G,r)(C)Nu=(e,G,Pr) (D)uf(B,Fo)20. 沸腾的临界热流量 qc是:( )(A)从过冷沸腾过渡到饱和沸腾的转折点(B) 从自由流动过渡到核态沸腾的转折点() 从核态沸腾过渡到膜态沸腾的转折点(D)从不稳定膜态沸腾过渡到稳定膜态沸腾的转折点21. 液体沸腾时,汽泡内的压力不小

6、于汽泡外液体的压力,重要由于下列哪个因素导致的? ( )()传热温差 (B)表面张力 (C)浮升力(D)重力22定型准则是指:( )(A)涉及定型尺寸的准则 (B)所有由已知量构成的准则()具有待求量的准则 (D)待定准则23 下述哪种手段对提高对流传热系数无效? ( )()提高流速 (B)增大管径()采用入口效应 (D)采用导热系数大的流体24已知某气体的密度为 1.6m,比热为.02kJ(kgK),导热系数为 .025/(mK),粘度为 15110-6 m2/s,其 P(普朗特)准则数为多少? ( )() 0.8 (B) 0.2 (C) 0 (D) 0625. Nu(努谢尔特)准则反映:

7、( )()惯性力和粘滞力的相对大小 ()对流传热强度(C)浮升力和粘滞力的相对大小 (D)导热能力大小6.描述浮升力与黏滞力的相对大小的准则数称为:( )()e (B)Gr (C)r (D)R27. 凝结液能较好的润湿壁面,形成完整的膜向下流动,称为( )()凝结(B)膜状凝结 ()珠状凝结()稳态凝结8. 下列哪个不是影响对流传热的重要因素?( )(A)流动起因 (B)tw (C) ()换热面的几何形状。29 自由对流传热的流态重要取决于 ( )的数值。(A) (B)F (C)R ()r. 影响膜状换热系数的重要因素是 ( )(A)蒸汽流速 ()不凝结气体 ()表面粗糙度 (D) (1) (

8、2)31.有一种由六个平面构成的六边形长通道,其内表面分别以l、3、4、5、6表达,已知角系数 20.、4=0.25,X15=.25,X1012,则 X3为: ( )(A)03 (B)72 ().3 (D)0.32. 一金属块的表面发射率为 0,温度为 7,它的表面热辐射力是多少?若表面氧化后发射率变成 .,其表面热辐射力将如何变化?(A)17.5Wm2,将增大(B)14175W/,将减小()6.22W/m2,将增大 (D)0.2W/,将减小3影响物体表面黑度的重要因素是:( )()物质种类、表面温度、表面状况(B)表面温度、表面状况、辐射强度(C)物质种类、表面温度、表面颜色 (D)表面颜色

9、、表面温度、表面光洁度34. 在两块平行的黑度相似的大平板之间插入一块同样黑度的遮热板后,两平板之间的辐射传热量与未加遮热板时相比减少了:( )(A)0. 倍 ()0.5 倍 () 倍 (D) 倍3. 在同温度条件下的全波谱辐射和吸取,下列哪种说法是对的的( )(A) 物体的辐射能力越强其吸取比越大(B) 物体的吸取比越大其反射比越大(C) 物体的吸取比越大其黑度越小() 物体的吸取比越大其辐射透射比越大3将保温瓶的双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其目的是什么?( )()减少导热 (B)减少对流传热(C)减少对流与辐射传热 ()减少导热与对流传热37.在保温瓶内胆上镀银的目的是什么? ( )(A)削弱导

10、热传热 (B)削弱辐射传热(C)削弱对流传热 (D)同步削弱导热、对流与辐射传热38. 有一种由两个圆筒表面构成的环形长通道,其外筒的内径是1,内筒的外径是2,且 d1/d2=,问角系数 ,2与 X2,1,分别为多少? ( ) (A)1,2=0,2,1l(B)X1,20,X2,10.(C)1,=1,2,=02(),2=0.5,X2,=.2539.物体可以发射热辐射的最基本条件是下述哪一种?( )(A)温度不小于 0 (B)具有传播介质()真空状态 (D)表面较黑 描述黑体表面辐射能量按空间方向的分布规律称为( )(A)普朗克定律 ()兰贝特定律 ()斯帝芬-玻尔兹曼定律(D)基尔霍夫定律4.加

11、热炉外壁面与环境间的传热属于下述哪种传热方式? ( )(A)辐射传热 ()导热 (C)对流传热 ()复合传热4. 在某一传热过程中,热流给定,若传热系数增长 倍,冷热流体间的温差将是本来的多少倍? ( )() 倍 (B) 倍 ()3 倍 (D) 0.5倍3. 若冷、热流体的温度给定,传热器热流体侧结垢后传热壁面的温度将如何变化?( )()增长 (B)减小 (C)不变 ()有时增长,有时减小44有一板式传热器,热流体进口温度 、出口温度 0,冷流体进口温度10、出口温度30,则顺流布置时和逆流布置时的对数平均温差分别为多少? ( )(A)5.0,450 (B)25,400(C)448,.9 ()

12、39.9,485 用TU 法进行换热器的校核计算比较以便是由于下述的哪个理由?( )(A)流体出口温度可通过查图得到 (B)不需要计算传热系数()不需要计算对数平均温差 (D)不需要进行试算6.对于换热器的顺流与逆流布置,下列哪种说是错误的?( )(A)逆流的平均温差不小于等于顺流 (B)逆流的流动阻力不小于等于顺流()冷流体出口温度逆流可不小于顺流(D)换热器最高壁温逆流不小于等于顺流47. 临界热绝缘直径是指:( )(A)管道热损失最大时的热绝缘直径() 管道热损失最小时的热绝缘直径() 管道完全没有热损失时的热绝缘直径()管道热阻最大时的热绝缘直径4.已知敷设在圆管外的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为 0.08 W/(m ),管外环境介质的传热系数为8W/(K),其临界热绝缘直径为:( )()0.02m (B)20 (C)0.05(D)049. 已知一传热设备,新投入时传热系数为 7W/(m2.K),使用一年后其传热系数为 55W/(m2),则其污垢热阻:( )(A)0.018(m2 K)/W (B)005(2 K)/W(C)00(m )/W(D)0.03(m2 K)W5.试计算逆流时的对数平均温差,已知热流体由0冷却到50,而冷流体由 50加热到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