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县固城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可行性计划书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9249019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礼县固城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可行性计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礼县固城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可行性计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礼县固城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可行性计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礼县固城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可行性计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礼县固城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可行性计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礼县固城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可行性计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礼县固城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可行性计划书(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礼县固城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礼县固城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项目概况31.1项目提出的原因,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31.2项目简介31.2.1项目类型41.2.2项目性质41.2.3项目范围51.2.4项目建设规模61.2.5项目工期61.2.6项目任务目标62报告编制依据72.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72.2土地开发整理相关政策72.3行业技术标准72.4.土地开发整理相关标准、规范和项目申报要求82.5相关基础资料83.项目区概况103.1自然条件103.1.1地理位置103.1.2地形地貌103.1.3水文地质103.1.4气候113.1.5土壤113.1.6自然灾害11

2、3.2自然资源123.2.1光热资源123.2.2水资源123.2.3生物资源123.3社会经济条件133.4土地利用现状133.5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143.5.1交通状况143.5.2电力设施状况143.5.3其它设施状况153.5.4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的状况154.项目分析164.1项目的合法性分析164.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项目的要求164.1.2其他法律、法规对项目的要求164.2项目区新增耕地潜力分析164.3项目区土地适宜性评价174.4水土资源平衡分析194.5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204.6公众参与分析225.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235.1规划原则235.2规划依据23

3、5.2.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35.2.2土地利用年度计划235.2.3有关规划理论和方法235.2.4相关部门的技术要求245.2.5其他有关技术规范245.3项目规划方案与总平面布置说明245.3.1规划标准245.4项目主要工程内容255.5项目工程进度计划306.投资估算316.1投资估算依据316.2投资估算、总投资及年度投资316.3投资进度计划357.项目区内土地权属调整工作方案367.1土地权属现状367.2土地权属调整方案367.3权属调整拟采用的方案378.项目组织实施管理398.1组织领导机构设置398.2工程建设管理398.3资金使用管理419.效益分析429.1社会效益

4、429.2生态效益4310.结论与建议4510.1可行性研究结论4510.2问题与建议461、项目概况1.1项目提出的原因,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建设项目增加,占用大量耕地,人地矛盾愈加突出,对后备土地整理是增加有效耕地,稳定农业基础,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效举措,也是调整用地结构,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积极开展土地整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土地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西部后备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适度整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扩大可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紧张矛盾,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

5、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资源集约化利用水平,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对提高土地质量、土地利用率、生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变区位优势为经济优势,缓解人地矛盾,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最佳效益,全面推动礼县社会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小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2项目简介礼县地处甘肃省南部,位于东经10437-10534和北纬3336-3432之间。东邻天水、西和,西接宕昌、岷县,南连武都,北与武山、甘谷接壤。项目区位于礼县西南部的白河镇,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较为优越,利于整理成适宜农作物生长的优质高

6、产田,增加耕地面积,发挥项目区地理、土壤、气候及区位等优势,提高土地生产力,增加经济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全县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和示范作用。本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具体行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平整土地,实施山、水、田、路、综合土地治理工程,建立融高效农业、村镇建设为一体的区域土地利用复合系统,提高项目实施区域内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1.2.1项目类型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316号规定,确定此项目类型为开发整理。虽然礼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本项目区的开发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投资建设,

7、当地群众也愿意投工投劳参与项目建设,但是由于项目区工作量大且艰难,仅依靠礼县地方财政和当地群众的自身力量,土地开发工作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不能得到很好的进展,更不能形成长期的综合效益。因此,十分需要省上投入一定量的资金进行扶持,特申请该项目作为省级投资土地开发重点项目,并符合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1.2.2项目性质申请省级和国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原因如下:一、项目区典型的区位特点决定了项目的实施能明显改变贫困乡镇的面貌,并为土地综合整理利用提供典型经验。二、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为贫困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并可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以利地方经济持续发展。三、

8、项目实施与礼县扶贫攻坚战略相一致,能更好的从土地整理综合整治的角度,促进区域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四、通过项目的实施为全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做出一定的贡献。五、通过项目的实施,新增一定规模的耕地,增加了粮食产量,保障了粮食安全,涵养了水源,对区域内的水土保持起到相当的作用。1.2.3项目范围项目区位于礼县北部的固城乡,距县城40公里,具体涉及固城村、南坪村、吊沟村三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511191051419,北纬342733342744之间。礼县项目区固城乡1.2.4项目建设规模1、建设规模项目区内实际建设规模为689.49hm2。2、投资规模项目建设总规模689.49hm2,

9、其中滩涂占4.7%,旱地占73.88%,项目总体定为整理开发。项目估算总投资2895.74万元,单位面积投资2800元/亩。全部申请国家、省级投资。1.2.5项目工期项目计划一年建设完成。1.2.6项目任务目标对项目区内田、路、水综合规划,科学整理利用,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以土地开发、改良、平整为中心,与水利设施配套建设、生物措施相结合,改善生产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永续利用。1、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新增耕地98.9hm2,新增耕地率14.34%;2、提高耕地质量:通过修建道路,项目区耕地的耕作条件得到提高,通过深耕、培肥等土壤改良工程使土壤肥力大大提高;3、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

10、效率:土地利用率提高到100%;4、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田、路、水的综合整治。2报告编制依据2.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2土地开发整理相关政策1、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166号);2、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9号);3、关于设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50号);4、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316号);5、 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

11、使用财务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财建2001330号); 6、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0282号);2.3行业技术标准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6、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57

12、721995);9、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10、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91);1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2.4.土地开发整理相关标准、规范和项目申报要求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TD-T1012-2000);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4、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64号);5、关于进一步明确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226号);6、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土

13、资财200141号);7、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268号);2.5相关基础资料1、礼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甘肃省礼县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统计册;3、甘肃省礼县农业气候资源调查与区划;4、甘肃省种植业区划报告;5、甘肃省礼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6、礼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书;7、甘肃省礼县土地资源调查及评价报告;8、甘肃省礼县水资源调查评价及水利区划报告。3.项目区概况3.1自然条件3.1.1地理位置礼县地处甘肃省南部,位于东经10437-10534,北纬3336-3432之间。东邻天水、西和,西接宕昌、岷县,南连武都,北与武山、甘谷接

14、壤。项目区位于礼县北部的固城乡,固城乡总面积208.39平方公里,耕地394万亩,总人口11793人,有行政村18个,距县城40公里。3.1.2地形地貌项目区地处固城河河谷地带,属于基座河漫滩一级阶地,整体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北高南低。固城河从西向东横穿整个项目区,河流河床稳定,宽约40米,由于项目区地处固城河上游,且降雨量较低,故河流水面较小,宽约1.5米左右。项目区内海拔介于1948米1927米之间,地势相对平缓,适宜发展农业。3.1.3水文地质项目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据水资源调查项目区位于河谷川坝区,地下水总储量11589.134万立方米,主要储藏在砂卵石空隙中,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转化,含水层一般14米,含水岩性为砾卵石,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良好,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项目区内无工业、厂矿污染,水质较好,水质类型为重碳盐钙组型水。PH值6.7-7.3,溶氧量6.3-13.1毫克/升,水中营养盐丰富。肥沃的水质,丰富的营养盐,为农业产业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1.4气候项目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其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天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少雨,秋季凉爽多雨,冬季寒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