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第一人称语用分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9244228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说新语》第一人称语用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世说新语》第一人称语用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世说新语》第一人称语用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世说新语》第一人称语用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世说新语》第一人称语用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说新语》第一人称语用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说新语》第一人称语用分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说新语第一人称语用分析蔡欣彧 曹淑君1摘要本文借助记录与对比两种措施,对世说新语中的第一人称“朕”、“我”、“吾”、“余”、“予”、“身”进行进一步的语用分析,从单复数、指代对象、如何言己三个方面综合考察,探讨各第一人称代词之间的语用差别,兼作与论语第一人称代词用法的对比。 核心词:语用学;世说新语;第一人称代词 2.绪论21 文献综述历时的汉语人称代词研究非常成熟,不少出名的汉语研究者都在此领域有所建树,第一人称代词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吕叔湘(1985)在近代汉语批示词的研究中曾谈及部分第一人称代词的历史发展;周法高(9)对汉语历史上浮现的第一人称代词进行了穷尽性的逐个分析,当中涉及

2、世说新语中常用的“我”、“吾”、“身”等等。共时的汉语人称代词研究中,针对世说新语的研究成果重要从语法的角度进行分析,当中波及第一人称代词的内容也颇为丰富。庄正容(18)最早对世说新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进行了数量上的记录,并从语音、句子成分、格位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刘玉屏()从句子成分的角度对世说新语的第一人称代词进行两两对比,总结出它们的异同;朱洁()发现第一人称“我”、“吾”在语法上的区别界线开始模糊,“我”的使用在比例上有所扩张。汉语的人称代词研究中,从语用角度进行分析的研究相对鲜见。李子玲()借助礼貌原则和面子等语用学理论对论语的四个第一人称代词“朕”、“予”、“我”、“吾”的不同用法

3、进行了辨别,其研究视角及分析措施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由于从语用的角度考察中古汉语人称代词的研究尚为空白,本文将以最能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口语风貌的世说新语为范畴,从语用角度考察当中的第一人称代词。2. 语料及研究措施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的一部笔记故事,今世所传共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个门类,记述了汉魏至晋宋之间,发生在名士贵族身上的遗闻轶事。现今世说新语的出版物上,其编纂者为南朝刘义庆,但有学者提出它是由刘义庆及其门人集体编写而成的,更为可信的说法是刘义庆主持了世说新语的编纂工作,因而使得全书的体例以及语言保持一致。无论其版本流传或是编纂者如何,都不阻碍它呈现魏晋时期的名

4、士风貌、社会风尚。从语言的角度看,书中大量的名士贵族间的对话保存了口语的特色,相对于书面语而言更加接近口语,世说新语始终被视为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就这一点而言,世说新语与论语具有很强的可比性。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讲学及与弟子言谈的语录,不是纯正的书面语,两部著作都是涉及说者、听者的,在研究语料时,可以考察到说者与听者的关系、言谈的内容以及言谈的背景。因而可以概括出两点,第一,两部著作都可以从语用学的角度去考察;第二,基于两者的共同点,聚焦于第一人称的语用含义的研究可以将两者进行比较。本文在研究措施上一方面进行一种历时的比较,即将世说新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的语用含义同论语的进行比较;然后从语用的角度

5、,分析世说新语中,第一人称代词的不同形式之间的辨别,例如“我”与“吾”,“余”与“予”。具体而言,一方面把世说新语中浮现了“朕”、“身”、“吾”、“我”、“余”、“予”的所有条例找出来,筛选出具有第一人称代词的对话内容,排除非对话内的第一人称代词;然后按单复数、指代的对象 李子玲()第一人称如何言己中,“朕”、“予”、“我”指代的对象分为说者、听者、第三者、泛指、指定说话对象。(即说者、听者、第三者、泛指、指定说话对象)、如何言己三个方面分别记录这六个第一人称代词;最后分析记录成果,同论语中的状况作对比。3.世说新语与论语第一人称使用状况的对比.1 世说新语与论语中第一人称的相似之处11朕世说

6、新语中,“朕”共浮现三次,均为皇帝所用,是尊者的自称。除皇帝以外,其她身份的人并不使用。三个例子如下所示: ()休曰:“虽为小物,耿介过人,朕因此好之。”(世说新语规箴4,“休”指吴太宗景皇帝孙休)(2)康帝登阼,会群臣,谓何曰:“朕今因此承大业,为谁之议?”(世说新语方正4,“康帝”指晋康帝司马岳)(3)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世说新语方正,“帝”指魏文帝曹丕)从语用角度看,其用法与论语中的“朕”基本一致。论语中“朕”只有两例,是“天子言己”(李子玲,),从上文例子可见,世说新语中的“朕”沿袭了这一用法。两者的差别只在语法上,论语的“朕”皆用为定语,而世说新语中的“朕”皆用为主

7、语。虽然“朕”在论语和世说新语中所充当的句子成分不同,但不影响其在帝王言己这一语用意义上的一致性。值得注意的是,世说新语里,皇帝自称时并不局限于使用“朕”,也可用“身”或“我”,如简文帝自称“身”(言语59),成帝自称“我”(政事11),武帝也自称“我”(方正11),留待下文“身”和“我”的有关章节详述。.1.2吾世说新语中,“吾”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共59见,占全书第一人称代词总数约25%,一般状况下表达单数,体现复数概念时用“吾辈”。从语用上看,世说新语中的“吾”所有用于论述与自己有关之事。细分可有如下三类:其一,论述确切发生的自身经历。“吾”可用于论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之事,或过去已然发生

8、,或目前正在发生的。如:(4)吾因此积年不告汝者,王氏门强,汝兄弟尚幼,不欲使此声著,盖以避祸耳!(世说新语仇隙3)()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世说新语伤逝2)(6)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世说新语捷悟3)其二,论述预期发生的自身经历。“吾”可用于论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假设之事,其事在现实中并未发生。如:(7)若其欲来,吾角巾径还乌衣,何所稍严。(世说新语雅量3)() 姑云:“丧败之余,乞粗存活,便足慰吾余年,何敢希汝比?” (世说新语假谲9)(9)刘曰:“卿若知吉凶由人,吾安得不保此!”(世说新语言语69)其三,论述自身的所思所想。除行为以外,“吾”还可用于论述自己的情感

9、、态度、见解等方面。如:(1)处仲曰:“吾乃不觉尔。如此者甚易耳!” (世说新语豪爽)(1)钟曰:“国乱不能匡,君危不能济,而各逊遁以求免,吾惧董狐将执简而进矣!”(世说新语方正34)(12)庾道季云:“思理伦和,吾愧康伯;志力强正,吾愧文度。自此已还,吾皆百之。” (世说新语品藻63) 世说新语中“吾”的这三种用法在论语中都曾浮现,在语用上都是“对自身言己”(李子玲,),两书中的“吾”都没有浮现指代“我”以外的泛指的状况,这一点两书并无二致。但世说新语和论语中的“吾”并非完全没有语用区别,而是同中有异,“吾”在语用上所指的是单数还是复数,在两书中有出入,这个差别将于下文详述。3.1. 我世说

10、新语中浮现130例言语中具有“我”的记录,“我”在言语中浮现的次数合计5个。与论语相似的是,“我”用于批示说者,用于批示说者时基本上都是单数。(13)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世说新语.德行6)(4)何骠骑亡后,征褚公入。既至石头,王长史、刘尹同诣褚。褚曰:“真长何以处我?”真长顾王曰:“此子能言。”褚因视王,王曰:“国自有周公。”(世说新语.语言4) 例(13)中太傅谢安回答她的夫人时,说的是她用自己的言行来教导儿子。“我”批示的就是太傅谢安自己,自然是单数,她说到“我”,即说到自己的时候,是相对她的夫人而言己。例(14)中褚裒受到朝廷的征召,她达到

11、石头城后问刘真长朝廷会怎么安顿她。“我”批示的就是褚裒本人,她想懂得自己的前程,这个“我”也是单数,并且是对她人问起自己将会遇到什么样的状况,是相对刘真长而言己。基于论语中“我” 的研究成果(李子玲,),笔者进一步分析了“我”在世说新语中的运用。以上两个例子中的“我”都是相较于对话者而言己,可以和下面的例子对照来看:论语之例: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7.1)这例论语中的“我”批示的是孔子自己,相对颜渊而言己,颜渊也正是对话者,这同例(13)()是一种类型。下面的例子则有所不同:(5)宋祎曾为王大将军妾,后属谢镇西。镇西问祎:“我何如王?”答曰:“王比使君,

12、田舍、贵人耳。”镇西妖冶故也。(世说新语.品藻21)(16)桓公少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世说新语.品藻35)(7)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论语.颜渊5)例(5)中镇西将军谢尚问宋祎,她和王敦相比怎么样。谢尚把自己与王敦放在一起比较,“我”是相对王敦而言己,即谢尚对自己指定的一种人而言己。例(16)共浮现了四个“我”,第一种是桓温把她自己和殷浩相较,正好她指定的比较对象就是说话人,第二个和第三个“我”都是殷浩说自己,就是自己与自己相比较,但是第三个“我”是殷浩将自己抽离出来假定成一种独立的、她人化的人,或者说是另一面的自己,因

13、而这两个“我”是相对对方言己的,不是相对说话人言己。第四个是比较之后表达还是乐意做自己,由于她只和自己比较,因此这里也还是相对于那个独立出来的“我”而言己。例()中司马牛是拿自己与有兄弟的众人相对比,只有自己没有而忧伤,“我”是相对特定的众人而言己的。当说话者在句内将自己与某个人或某些人作对比时,“我”言己时相对的“她人”就不单指对话者。由此“我”在言己时可分类如下:第一类:单纯对对话者而言己;第二类:对特定的某个人或某些人而言己。总体而言“我”是相对与她人而言己的。3.1.4予世说新语中“予”凡2见,占全书所有第一人称代词的08%。论语中,“予”用于“对更高境界言己”(李子玲,),与苍天、神

14、灵或已故之人相对时,使用“予”来指代自己。世说新语中“予”只有两例子,其中一例承袭了论语“对更高境界言己”的用法:(1)羊孚年三十一卒,桓玄与羊欣书曰:“贤从情所信寄,暴疾而殒,祝予之叹,如何可言!” (世说新语伤逝1)此句中,桓玄痛失得力助手羊孚,慨叹天将亡我(祝:断绝),此中的“予”是相对于比人更高境界的苍天而言的。 32世说新语与论语中第一人称的相似之处3.2.1“我”第一点,世说新语中的“我”同论语的状况相比,“我”批示的内容中不再有听者、第三者。并且,“我”在批示泛指的时候只出目前一种特定的状况下,即在表达复数概念的“我辈”中浮现。世说新语中共有5例,下面举其中一例阐明:(1)阮籍嫂

15、尝回家,籍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 (世说新语.任诞)例()中阮籍的嫂子回娘家,阮籍去见她并与她道别,有人责怪她的行为,阮籍回答说:“礼法难道是为我们此类人制定的吗?”这里的“我辈”是泛指我们此类人,表达复数的概念,在世说新语中已成为一种固定的短语,相对她人言己的的特性在这里变得不清晰了。同样的在“吾”的语用中,也有“吾辈”的浮现,因此说“我、吾”在表达复数的“我们此类人”的意义时如何言己的特性变得模糊不清。第二点,世说新语中浮现了帝王用“我”言己的现象,总共有3例。这同论语中的状况是不同的,论语中帝王专用“朕”,在特定的情境下,为了言说更高境界时帝王会用到“予”,但是并没有帝王用“我”的例子。下面具体来看帝王用“我”言己:(2)成帝在石头,任让在帝前戮侍中锺雅、右侍卫将军刘超。帝泣曰:“还我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