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学习资料:抗原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9242244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免疫学学习资料:抗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医学免疫学学习资料:抗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医学免疫学学习资料:抗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免疫学学习资料:抗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免疫学学习资料:抗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原 antigen 概念 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 抗原的免疫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抗原的分类 丝裂原、超抗原和佐剂 n 抗原抗原(antigen, Ag)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也称免疫原(immunogen).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是指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的性能。 抗原性(antigenicity) 或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是指能够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性能。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凡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

2、反应性的物质。半抗原(hapten)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只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半抗原-载体效应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偶联后可诱导出抗半抗原抗体。载体效应:在免疫应答中,B细胞识别半抗原,并提呈载体表位给CD4+T细胞, CD4+T细胞识别载体表位后,即以载体表位将T、B连接起来,T细胞才能激活 B细胞,这种效应称为载体效应。n 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一、抗原分子的理化特性1、化学性质2、分子量大小 10KDa 3、化学组成及结构的复杂性4、分子构象(conformation)和易接近性(accessibility)5、物理状态二、宿主方面的因素1、遗

3、传因素 主要是MHC分子2、年龄、性别与健康状况3、抗原的异物性 与宿主的亲缘关系 三、抗原量及进入途径等因素 抗原的异物性异物性是免疫原的核心1、非己物质 一般来说,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越远,组织结构差异越大,抗原性越强。2、自身成分 一些与免疫系统在解剖位置上处于隔绝的组织器官、或在出生后个体发育过程中产生的某些自身成分也具有免疫原性。n 抗原的免疫原性与特异性一、抗原决定基的概念与特点1、抗原决定基(antigenic determinant):是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它是TCR/BCR及抗体特异结合的基本单位,又称表位(epitope)。 表位的性质、数目及空间构象决

4、定着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决定基类型(根据结构特点分):构象决定基(conformational determinant):序列上不相连续的多肽或多糖在空间构象上形成的决定基。顺序决定基(senquential determinant):一段序列上相连续的氨基酸片段。 抗原决定基的类型(根据功能分):功能性抗原决定基:位于分子表面的表位易被BCR或抗体结合的抗原决定基。*免疫优势基团:抗原决定基中起关键作用的个别化学基团。隐蔽性抗原决定基:位于分子内部的、不能被BCR或抗体结合的抗原决定基。 抗原的结合价:指能与抗体分子结合的功能性抗原决定基的数目。 共同抗原和交叉抗原共同抗原(commmon

5、antigen):两种不同抗原之间可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基。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抗体对具有相同或相似决定基的不同抗原的反应,称为交叉反应。n 抗原的种类一、根据功能分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凡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半抗原(hapten)或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只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二、根据产生抗体是否Th细胞参与1、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2、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TI-Ag) TI-1Ag

6、:使未成熟的和成熟的B细胞应答(单一重复表位+丝裂原)TI-2Ag:使成熟的B细胞应答(单一重复表位) 三、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1、异种抗原(xenogenic Ag):如细菌及其内、外毒素(类毒素抗毒素)2、同种异型抗原(allogenic Ag)(ABO和Rh)3、自身抗原(autoantigen) (隐蔽抗原/改变的自身抗原)4、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 是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5、*独特型抗原白细胞分化抗原:指不同谱系血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表面标志。 CD (Cluster of

7、differentiation)概念:经单克隆抗体鉴定的、国际统一命名的白细胞分化抗原群,不同白细胞在分化中表达的特征性细胞膜分子。其它分类: 颗粒抗原与可溶性抗原 蛋白抗原、多肽抗原和多糖抗原 内源性抗原与外源性抗原 肿瘤抗原、移植抗原、变应原或过敏原、耐受原 天然抗原和人工抗原n 超抗原与丝裂原 丝裂原:指能够非特异多克隆刺激T/B淋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的物质。主要有:PHA、conA、PWM (T细胞) LPS、SPA、 PWM(B细胞) 超抗原:某些物质,只需要极低浓度(110ng)即可激活2%20%某些亚型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这类抗原称为超抗原(superantigen,

8、SAg)。 超抗原的作用特点:1、超抗原不需在APC内处理2、非MHC分子的限制3、TCRV特异性4、刺激T细胞释放大量细胞因子 超抗原分类 根据来源:1、外源性: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E2、内源性:病毒产物或体内合成的(如HSP)。根据刺激淋巴细胞的种类:1、T细胞超抗原2、B细胞超抗原超抗原与细菌性食物中毒、某些自身免疫病、肿瘤和爱滋病发生可能有关激活T细胞的机制:Sag表达于APC细胞后,其一端可直接与TCR的某些V区结合,以完整的蛋白形式激活T细胞,另一端和APC细胞表面的MHCII类分子非多肽区结合,故T细胞的识别不受MHC分子的限制。 佐剂(adjuvant):属非特异免疫增强剂,与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入机体后,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佐剂的种类:生物性的: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脂多糖和细胞因子无机化合物:氢氧化铝;明矾等人工合成:如双链多聚肌苷酸:胞苷酸;双链多聚腺苷酸:尿苷酸;其他:脂质体;CpG寡核苷酸;弗氏佐剂等主要作用机制:1、改变抗原物理性状,增强抗原在体内潴留时间。2、增强APC的功能3、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主要用途:1、增强特异性免疫应答,用于预防接种和血清制备。2、作为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用于抗肿瘤和慢性感染的辅助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