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Word版无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479239442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5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Word版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Word版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Word版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Word版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Word版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Word版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 Word版无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淮南二中2025届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测物理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试题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卷规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智学号);2.在答题卷上答题时,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对应题号的答案涂黑,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指定区域作答,超出规定区域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只需提交答题卷,试题卷学生自己保存。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1-8题为单选题,每小题4分,9-10题为多选题,每小题5分)1. 5G网络使用的无线电波通信频率是以上的超高频段和极高频段,比目前通信频率在间的特高频段的4G网络拥有更大的带宽和更快的传输速率,

2、如图所示5G网络的传输速率是4G网络的倍。与4G网络相比()A. 5G信号的频率更小B. 5G信号的传播速度超过光速C. 5G信号相同时间内能传递更大的信息量D. 5G信号不属于无线电波,它的波长小于可见光2. 某新能源汽车开启最新技术的“隐私声盾”功能后,司机将无法听到后排乘客说话的内容。“隐私声盾”系统能采集后排乘客的声音信号,并通过司机头枕音箱发出自适应的抵消声波,将对话声音抵消,从而屏蔽90%以上的后排对话信息,提高驾驶员的专注度,同时保护后排乘客的隐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隐私声盾”技术运用了多普勒效应B. 抵消声波与后排说话声波的频率相同C. 抵消声波比后排说话声波传播速度

3、快D. 抵消声波与后排说话声波的相位差为零3. 梦溪笔谈记载:“予友人家有一琵琶,置之虚室,以管色(一种管状乐器)奏双调,琵琶弦辄有声应之,奏他调则不应,宝之以为异物。殊不知此乃常理。二十八调但有声同者即应”。此“常理”主要是指()A. 波的反射现象B. 共振现象C. 波衍射现象D. 多普勒效应4. 有两位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位于天津市的“南开大学”和上海市的“复旦大学”,他们各自利用那里的实验室中DIS系统探究了单摆周期T和摆长L的关系。然后通过互联网交流实验数据,并用计算机绘制了如图甲所示的图像。另外,去“复旦大学”做研究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他实验用的a、b两个摆球的振动图像,如图乙

4、所示。已知上海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天津的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南开大学”同学所测得的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AB. 甲图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对应所在位置的重力加速度C. 由乙图可知,a、b两摆球振动周期之比3:4D. 由乙图可知,t=1s时b球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5. 如图甲所示,O点为单摆的固定悬点,将力传感器接在摆球与O点之间现将摆球拉到A点,释放摆球,摆球将在竖直面内的A,C之间来回摆动,其中B点为运动中的最低位置图乙表示细线对摆球的拉力大小F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图中为摆球从A点开始运动的时刻(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单摆的摆长为0.2mB. 小球的质量为

5、0.05kgC. 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大约为0.258m/sD. 小球运动到B点时回复力为06. 如图所示,把一矩形均匀薄玻璃板ABCD压在另一个矩形平行玻璃板上,一端用薄片垫起,将红单色光从上方射入,这时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下列关于这些条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条纹方向与AB边平行B. 条纹间距不是均匀的,越靠近BC边条纹间距越大C. 减小薄片的厚度,条纹间距变大D. 将红单色光换为蓝单色光照射,则条纹间距变大7. 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0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0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

6、t=0.10s时,质点Q向y轴正方向运动B. 在t=0.25s时,质点P的加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相同C. 从t=0.10s到t=0.25s,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了6mD. 从t=0.10s到t=0.25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cm8. 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ABC为一透明材料做成的柱形光学元件的横截面,该种材料对红光的折射率n =2,AC为一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D为圆弧的圆心,ABCD构成正方形。在D处有一红色点光源,在纸面内照射弧线AC,若只考虑首次从圆弧AC直接射向AB、BC的光线,已知光在真空中速度为c,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红光在该材料中传播的速度为2cB. 点光源发出的光

7、射到AB面上的最长时间为C. 照射在AC圆弧上的入射光,有弧长为区域的光不能从AB、BC边直接射出D. 将点光源换成紫光,则AB边上有光射出的长度增大9. 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经0.2s时间波形第一次变为图中虚线。已知a为平衡位置在x=1.0m处的质点,b为平衡位置在处的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波长可能为3.4mB. 波的周期可能为2.4sC. 波速可能为11m/sD. 从0时刻开始计时,经0.2s时间,a的路程为一定为0.1m10. 如图所示,竖直轻弹簧两端连接两个小物块A、B,置于水平地面上且处于静止状态,现将小物块C从A的正上方某

8、位置静止释放,物块C与A碰后粘连在一起共同运动。已知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当A向上运动到最高点时,B受地面支持力恰好变为开始的。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劲度系数为k,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3m,C的质量为2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A与物块C粘连共同向下运动过程,速度逐渐减小B. 小物块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C. 地面受最大压力为9mgD. 物块C释放位置距离物块A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16分。11. 某同学在做“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时,其操作步骤如下:把长方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跟对齐,在白纸上画出玻璃砖的另一个界面;移去大头针和玻璃砖,连接P3、P4,通过P3、P4的连

9、线与的交点O和上的入射点O,作出玻璃砖中的光线,测量出入射角1与折射角2,如图所示,并填入表格中: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代表两种介质的界面,过上的O点画出界面的法线,并画一条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在线段AO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1的像被P2挡住。再在观察的这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1、P2的像和P3,记下P3、P4的位置:(1)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应为_(用步骤前的序号表示); (2)在该实验中,光线是由空气射入玻璃砖,根据测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画出的图线如图所示,从图线可知玻璃砖

10、的折射率是_。(3)在用针插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二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乙中、所示,其中甲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它操作均正确,且均以、为界面画光路图。则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2. 如图甲所示为苹果自动分拣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把大小不同的苹果,按一定质量标准自动分拣为大苹果和小苹果。该装置的托盘秤压在一个以为转动轴的杠杆上,杠杆末端压在压力传感器R上,R的阻值随压力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调节托盘秤压在杠杆上的

11、位置,使质量等于分拣标准(0.15 kg)的大苹果经过托盘秤时,杠杆对R的压力为1 N。调节可调电阻,可改变R、两端的电压比,使质量等于分拣标准的大苹果通过托盘秤时,两端的电压恰好能使放大电路中的电磁铁吸动分拣开关的衔铁,此电压叫做放大电路的激励电压。该放大电路中包含保持电路,能够确保大苹果在衔铁上运动时电磁铁始终保持吸动状态。(1)当大苹果通过托盘秤时,R所受的压力较大,电阻_(填“较大”“较小”)。(2)自动分拣装置正常工作时,大苹果通过_(填“通道A”、“通道B”)。(3)若电源电动势为5 V,内阻不计,放大电路的激励电压为2 V:为使该装置达到上述分拣目的,的阻值等于_k。(结果保留两

12、位有效数字)某同学想在托盘秤压在杠杆上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利用一块电压表测出每个苹果的质量,电压表的示数随苹果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则电压表应该并联在电阻_(填“R”、“”或“电源”)两端。若要提高分拣标准到0.33 kg,仅将的阻值调为_k即可实现。(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提示:托盘秤压在杠杆上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与苹果的质量成正比)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其中13题10分,14题15分,15题17分。13. 如图甲,两波源A、B间的距离x=1.2m,P点在A、B的连线上,A、P间的距离,从t=0开始,两个波源的振动图像如

13、图乙所示,其中实线和虚线分别为波源A和B的振动图像。已知两列波在介质中的波长均为=0.8m。求:(1)两列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大小v;(2)质点P在00.8s时间内经过的路程s。14. 一列简谐横波沿轴传播,时波形图如图甲所示,图乙为介质中质点A的振动图像。求(1)波的传播方向及波速;(2)时,波刚好传播到坐标原点,质点平衡位置的坐标(图中未画出),求质点处于波峰位置的时刻。15. 图示为一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的棱镜,一条光线从D点垂直于BC由真空射向棱镜,经AB边全反射后从AC边上的E点射出。已知A=30,AB边的长度为L,DEAB,真空中的光速为c。求:(1)D点与B点之间的距离;(2)光从D点到E点经历的时间范围。第8页/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