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G5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479239421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G5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省G5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省G5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江省G5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江省G5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G5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G5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浙江G5联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我国各地的传统民居,充分注重利用当地的物产、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建造居住空间。完成下面小题。1. 湘西吊脚楼架空的原因是( )防洪观赏远处美景减小地形限制通风散热A. B. C. D.

2、2. 与湘西吊脚楼所在地相比,华北平原的聚落( )A. 呈团块状B. 密度小C. 呈条带状D. 规模小【答案】1. C 2. A【解析】【1题详解】根据图片名称可知,吊脚楼位于湖南西部地方,以山地地形为主,地势起伏大,河流较多,这里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易发洪涝灾害,架空结构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洪作用,正确;吊脚楼的首要作用是便于居住、保障居住安全,观赏远处美景不是架空结构的原因,错误;湖南西部地方,以山地地形为主,地势起伏大,吊脚楼架空结构可以减少地形限制,正确;吊脚楼分为上下两层,架空建造可以通风散热防潮,正确。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与湘西吊脚楼所在地相比

3、,华北平原地势平坦,人口稠密,聚落分布受地形限制小,聚落密集、规模大,呈团块状,A正确,BCD错。故选A。【点睛】地形对民居的影响非常大。例如,在山区盖房时,要考虑坡向、坡度等因素。贵州和湘西的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在山区,因而顺山坡地势盖起吊脚楼。而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住房布局较为规则,且多院落,如华北地区的四合院。下图为20002020年我国不同等级城市人口年均增速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3. 该时段我国一级城市与二级城市人口增速变化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人口自然增长率B. 生态环境C. 产业转移D. 教育水平4. 图示时段我国四级城市的人口年均增速的变化可能对此类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4、)A. 居住环境改善B. 人口老龄化加剧C. 出生人口增多D. 逆城市化【答案】3. C 4. B【解析】【3题详解】读图可知,一级城市2000-2010年的人口增速大于2010-2020年的人口增速,二级城市2000-2010年的人口增速小于2010-2020年的人口增速,主要是一级城市的制造业转移到二级城市,劳动力流向也发生变化,C正确;人口自然增长率、生态环境、教育水平都会影响人口迁移,但不是主要的因素,ABD错误。故选C。【4题详解】四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青壮年外迁较多,人口老龄化加剧,使得2010-2020年间城市人口年均增速为负值,人口数量减少,B正确;居住环境改善以及出生

5、人口增加不会导致人口数量减少,AC错误;四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城市化水平较低,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如气候、水源、矿产、自然灾害等),也有社会经济因素(如经济、政治与社会变革、宗教、家庭婚姻、战争等),其中,就目前整体而言,经济因素是主导因素,但对个体而言,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主导因素。下表为我国广东、新疆、黑龙江、河南四省(自治区)人均GDP,常住人口及20152020年四省省际人口迁入迁出规模表。完成下面小题。省人均GDP(元)常住人口(万人)省际迁入/出人口规模(万人)省际迁入省际迁出甲54682252318654乙570519640754

6、62丙36517375136159丁96138115218753155. 表中甲乙丙丁四省分别是( )A. 新疆、河南、黑龙江、广东B. 黑龙江、河南、新疆、广东C. 河南、黑龙江、新疆、广东D. 新疆、黑龙江、广东、河南6. 影响甲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 甲省产业结构等级高B. 甲省生态环境改善C. 甲省农业结构调整D. 甲省自然资源大量开发【答案】5. A 6. D【解析】【5题详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甲省人口最少,人均GDP较高,属于人口净迁入省区,据此可以确定该省区为我国西部地区的新疆;乙省人口接近1亿,属于我国人口大省,也是我国人口迁出大省,故乙为我国中部地区的河南省;

7、丙省人均GDP最低,常住人口较少,且属于人口净迁出省,说明该省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或发展缓慢,应为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丁省人均GDP最高、常住人口超过1亿,且属于人口净迁入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故该省为东部地区的广东省。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故选A。【6题详解】由上题可知,甲省区为我国西部地区的新疆,该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但资源丰富,随着西部开发进程加快,尤其是油气资源开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而使新疆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净流入最多的省区,D正确;新疆经济较落后,产业结构等级低,A错误;新疆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较为脆弱,B错误;新疆农业对劳动力需求较少,调整前后对劳动力需求变化不大,C错误。

8、故选D。【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和家庭;(3)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其中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读2022年部分国家相关人口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国家总人口/亿人均GDP/美元城市化水平/%甲0.095497192.8乙3.327634883丙2.16899588丁13.8237934.937. 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国家是( )A. 瑞士、美国、日本、中国B. 以色列、美国、巴西、印度C. 美国、日本、以色列、中国D. 英国、美国、巴西

9、、印度8. 乙、丙两国分别出现的城市化现象是( )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滞后城市化虚假城市化A. B. C. D. 【答案】7. B 8. C【解析】【7题详解】根据表中信息可知乙国的人均GDP最高,且人口3.32亿,应该为美国,排除C;丁人口为13.8亿,人均GDP为四国里面最低,城市化水平也最低,所以丁可以确定为印度,排除A;以色列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少,且沙漠广布,人口向沿海大城市集中,城市人口数量多,故城市化水平较高,所以甲国是以色列,排除D,故选B。【8题详解】由表中数据可知,乙国人均GDP最高,城市化也较高,属于发达国家,所以城市化可能发展到了后期阶段,所以可能出现逆城市化,正确,错;丙

10、国城市化水平高,但人均GDP很低,经济发展水平低,是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属于过度城市化(虚假城市化),正确,错。组合正确,故选C。【点睛】(1)郊区城市化:城市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目前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2)逆城市化:指城市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并且目前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3)滞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4)虚假城市化:一般指过度城市化,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塔

11、里木河流域的水资源供给对该区域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都有很大影响,因此要合理控制耕地无序扩张,避免对生态用水造成挤占。下表为该流域某地区20182022年两种情况下耕地适宜面积与超载规模(实际超载耕地面积与适宜耕地面积之比)。完成下面小题。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适宜面积(万公顷)生态优先20.819.718.017.616.7经济优先22.421.520.019.419.1超载规模(%)生态优先24.327.732.831.137.8经济优先15.517.219.618.820.19. 该地区在经济优先的前提下( )A. 耕地适宜规模较小B. 人口容量大幅度降低C. 供

12、给农业的水资源较多D. 随时间推移,超载规模增幅变大10. 为更好的平衡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用水矛盾,可采取的措施是( )A. 优化种植结构B. 加快退耕还林C. 增加生态用水D. 实施人工降雨【答案】9. C 10. A【解析】【9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超载规模是实际超载耕地面积与适宜耕地面积的比值,超载规模数值越大,说明实际超载耕地面积越大。由表数据可知,在经济优先的前提下,供给农业的水资源较多,耕地适宜规模较大,A错误,C正确;在经济优先前提下,人口容量不会大幅度降低,B错误;随着时间的推移,耕地超载规模的增幅变小,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在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基础上,

13、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保证生态用水量,A正确;塔里木河流域不适宜还林,也不适宜人工降雨,A、B错误;增加生态用水会减少灌溉用水,影响农业发展,C错误。故选A。【点睛】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人们的消费水平等。其中自然资源是基础,而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容量的大小起重要作用。城市中停车场饱和率(当前车辆数/总泊位数)受周边土地利用类型影响较大,下图为浙江某县级市的行政区、商业区、菜市场、住宅区的四个停车场甲乙丙丁某月7日11日连续五天的停车场饱和率变化曲线(其中10日11日为双

14、休日)。完成下面小题。11. 停车场与区域相匹配的是( )A. 甲住宅区B. 乙商业区C. 丙菜市场D. 丁行政区12. 图示时间段内,关于停车场饱和率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 丙比丁车辆平均停车时长短B. 丁存在停车场车位足够使用C. 丁双休日比工作日明显降低D. 乙与甲饱和率变化呈正相关【答案】11 C 12. A【解析】【11题详解】乙晚上饱和率更高,甲、丙、丁白天饱和率更高,因此乙是住宅区;甲工作日饱和率更高,双休日饱和率更低,符合行政区特征;丙与丁双休日饱和率更高,但是丙停车时长较短,与菜市场匹配;丁双休日饱和率更高且存在泊位饱和现象,符合商业区人流量大、双休日泊车位紧张的现象。综

15、上所述,甲是行政区,乙是住宅区,丙是菜市场,丁是商业区,故选C。【12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丙是菜市场,丁是商业区,结合题图可知,丙的饱和率更低,且波动变化,反映单次买菜时间较短,使得车辆平均停车时长短,A正确;丁是商业区,结合题图可知,其停车场饱和率高,且在周末白天,存在较长时间的100%饱和率,说明停车场车位不足,B错误;丁双休日饱和率明显高于工作日,C错误;乙与甲饱和率呈负相关,D错误。故选A。【点睛】老商业区的停车问题较为突出,出入口车辆排队及停车外溢对周边影响较大,该类区域应倡导公交优先出行提高公交出行比例;新建大型商业停车场车位一般较为充足,主要为出入口及与周边道路的交通组织问题,从停车场及周边道路交通组织方面系统优化,减小停车场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