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479239382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淮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淮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淮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淮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淮安市20222023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绕地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在“T”字基本构型的中国空间站里,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下图为“太空中正在运行的空间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出舱活动时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 众多流星划过天空B. 白茫茫的云海一望无际C. 满天的璀璨星光D. 手中五星红旗迎风飘

2、扬2. 对“天宫号”空间站向地面传输信息干扰最大的是( )A. 太阳辐射B. 磁暴现象C. 极光现象D. 太阳活动【答案】1. C 2. B【解析】【1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航天员出舱活动的空间属于地球的高层大气,大气密度极低。而流星是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与大气剧烈摩擦燃烧而产生,更接近于近地面大气,因此航天员出舱活动不会看到流星划过天空的现象,A错误;云海一般出现在大气层中的对流层, B错误;璀璨星光为恒星,在宇宙空间可以观测到,C选项正确,高层大气空气密度极低,产生的气压差很小,几乎无风,所以红旗不会迎风飘扬,D错误。故选C。【2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辐射一般不会干扰空间站向地

3、面传输信息, A选项错误;耀斑爆发会产生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形成磁暴现象,对“天宫号”空间站向地面传输信息干扰最大,B选项正确;极光现象是高能带电粒子与地球两极大气相互碰撞产生的现象,极光只在地球两极附近出现,对天宫号”空间站向地面传输信息干扰不是最大,C选项错误。不是所有的太阳活动都会对传输信息造成干扰,如黑子,D错误。故选B。【点睛】耀斑和太阳风均与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磁暴和极光产生有关,但无线电短波通信的中断和磁暴主要是受耀斑的影响,极光主要是受太阳风的影响。2022年6月26日,科考人员在加拿大金矿区发现了一只冰封了3万多年的幼年猛犸象木乃伊,这是北美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第

4、一具几近完好无损的猛犸象化石(如下图)。参与发掘工作的卡尔加里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丹舒加(DanShugar)在推特上描述了这只小象的样子,它的脚趾甲、皮、毛、躯干和内脏都完好得“令人难以置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据材料推测猛犸象生存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A. 前寒武纪B. 古生代C. 中生代D. 新生代4. 猛犸象繁盛时期( )A. 蕨类植物繁盛B. 重要的成铁时期C. 地球上的海陆格局与现在接近D. 爬行动物繁盛【答案】3. D 4. C【解析】【3题详解】有材料可知:猛犸象属于哺乳动物,距今约3万多年,因此属于新生代,D正确,ABC错。故选D。【4题详解】由上题可知:猛犸象生存的地

5、质年代最可能是新生代,蕨类植物繁盛时期为古生代,A错误;重要的成铁时期是前寒武纪,B错误;爬行动物时期为繁盛中生代,D错误。新生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格局与现代格局接近,C正确。故选C。【点睛】从猛犸象的身体结构来看,它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与现代象不同,它们并非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而是生活在北半球的第四纪大冰川时期,生存于亚欧大陆北部及北美洲北部更新世晚期的寒冷地区。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2年10月16日16时54分在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发生了5.1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左图为“地球的内部圈层示意图”,右图为此次地震时离震中距离不同的各地观测站测得的“地震波传播时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5. 此次地震的震源发生在左图中的( )A. B. C. D. 6. 关于此次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W2传播速度慢,为纵波B. 地震波W1能通过和,不能通过和C. 地震时人们最初感受到的上下颠簸是由W2所致D. W1和W2在莫霍面附近时传播速度最大【答案】5. A 6. C【解析】【5题详解】已知震源深度17千米,由图像可得,陆壳的平均厚度为33km,因此此次地震主要发生在地壳,为左图中的,A选项正确;为上地幔的上部,为地幔,为外核,B、C、D选项错误,故选A。【6题详解】根据图像可得,W2的传播速度比W1块,为纵波,A选项错误;W1为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为软流层,岩石部分熔

7、融,为软流层下的地幔,为固体,可以穿过,B选项错误;纵波传播速度快,为上下波动,C选项正确;纵波和横波在古登堡界面附近传播速度达到最大,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它的范围比地壳大,因此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冷岛效应是指某一区域温度低于其周围区域及该区域所在地的平均温度的现象。某科研小组以深圳市某日的天气数据为基础,模拟了城市公园不同地表状况下公园内外地表温度的差异,以此研究城市公园内外部环境对公园冷岛效应的响应。下左图示意不同林地覆盖率公园内外部地表温度结果,下右图示意林地覆盖率40%的情况下不同水体比例和不同铺装比例公园内外部地表温度结果。据

8、此完成下面小题。7. 公园内外地表温度与公园地表状况的关系是( )A. 林地比重越高,公园外地表温度越高B. 水体比重越高,公园外地表温度越高C. 水体越集中,公园内地表温度越高D. 铺装比重越高,公园内地表温度越高8. 该研究小组的研究表明,提升公园冷岛效应效果最佳的是( )A. 增加裸地比重B. 增加草坪与铺装的比重C. 增加分散化水体比重D. 增加森林与水体的比重【答案】7. D 8. D【解析】【7题详解】根据左图信息可知,林地比重越高,公园内地表温度越低,公园外地表温度变化较小,A错误。由右图可知,水体的比重高低对公园外温度没有影响,B错。根据右图信息可知,水体越集中,公园内地表温度

9、越低,C错误;铺装比重越高,公园内地表温度越高,D正确。故选D。【8题详解】根据左图信息可知,地表裸露,公园内地表温度相对较高,A错;草坪对温度的降低并没有林地和水体显著,由右图可知,铺装面积越大,公园内地表温度越高,B错误;结合右图信息可知,30%集中水体下,公园内地表温度最低,所以应增加集中水体面积,C错误;森林和水体能够有效降低公园内地表温度,所以应注重森林与水体的合理组合,提升公园的冷岛效应,D正确。故选D。【点睛】由于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环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

10、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块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岛效应”。2022年4月20日国产“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顺利返沪,圆满完成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下图为“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去程路线图”(上海-中山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下列关于海域的盐度和温度,叙述正确的是( )A. 处受河川径流影响,夏季海水盐度高B. 处气温高,蒸发旺盛,海水盐度最高C. 处地处低纬地区,海水温度最高D. 处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最小10. “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去程中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变化趋势大致是( )A. 逐渐变小B. 逐渐变大C. 先变小后变大D. 先变

11、大后变小【答案】9. D 10. C【解析】【9题详解】结合图片可知,处河川径流汇入较多,夏季海水盐度较低,A错误;结合图中位置可知,处位于赤道,气温较高,但降水较多,因此海水盐度并不是最大,结合所学可知,副热带地区()盐度才是最大的,B错误;地位于副热带地区,但地纬度更低,因此处海水温度高于处,C错误;地纬度较高,表层海水温度较低,因此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最小,D正确。故选D。【10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表层海水密度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增大;结合材料可知,“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去程是从上海到中山站,先经过低纬再到高纬度地区,因此海水密度变化趋势应为先变小后变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

12、睛】海洋表面平均盐度自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海洋表面平均密度自低纬向高纬逐渐增大。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降水量和蒸发量、陆地河川径流注入、洋流、海域的封闭程度。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佳木河下游的乌尔禾魔鬼城,分布着方圆约10平方公里的雅丹地貌,下图为该地的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s:/qbm-images.oss-cn-11. 关于该魔鬼城叙述正确的是( )垄脊和沟槽相间排列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时而沉寂无声,时而鬼哭狼嚎垄脊奇形怪状A. B. C. D. 12. 形成该地貌的

13、气候条件有( )气候干旱,降水少多大风昼夜温差大气候寒冷A. B. C. D. 【答案】11. D 12. A【解析】【11题详解】结合图示判断,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土墩和沟槽相间排列,正确;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应一致,错误;由于风受到地形的作用,时而沉寂无声,时而鬼哭狼嚎,正确;受风力侵蚀作用,土墩奇形怪状,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由图可知,该地为风蚀地貌,分布在我国新疆,气候干旱,降水少,多大风天气,风力作用强烈,正确;地处内陆,晴天多,白天光照越充足,昼夜温差越大,风化作用明显,岩层破碎疏松,正确;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候寒冷与该地貌形成关系较小,错误,正确。

14、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魔鬼城又称乌尔禾风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乌尔禾矿区,西南距克拉玛依市100公里。有一处独特的风蚀地貌,形状怪异;里是一片水族欢聚的“天堂”,后来经过两次大的地壳变动,湖泊变成了间夹着砂岩和泥板岩的陆地瀚海,地质学上称它为“戈壁台地”。下图为“南半球局部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均为暖流B. 均为寒流C. 是暖流,是寒流D. 是寒流,是暖流14. 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处洋流携带冰山,影响航运B. 处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C. 处洋流加快污

15、染净化速度D. 处洋流加快航行速度【答案】13. C 14. C【解析】【13题详解】根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图可得,为东澳大利亚暖流,为秘鲁寒流,为本格拉寒流,是暖流,是寒流,A、B、D错误,C选项正确,故选C。【14题详解】为东澳大利亚暖流,由赤道向南运动,不会携带冰川,A选项错误,为秘鲁寒流,上升补偿流形成渔场,B选项错误。洋流会扩大污染范围,加快污染的净化速度,C选项正确;顺洋流前进会加快航行速度,逆洋流前进会减慢航行速度,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根据洋流性质判断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大陆东岸是暖流、西岸是寒流的,位于中低纬海域;大陆东岸是寒流、西岸是暖流的,位于北半球中高纬海域。海陆位置:中低纬大洋环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