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AQ-E-SG-21 测量作业人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上传人:心*** 文档编号:479226814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YAQ-E-SG-21 测量作业人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LYAQ-E-SG-21 测量作业人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LYAQ-E-SG-21 测量作业人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LYAQ-E-SG-21 测量作业人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YAQ-E-SG-21 测量作业人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YAQESG21 测量作业人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量作业人员操作的危险源分析及主要危险源控制措施要求、劳动用品配备和穿戴要求、作业过程安全要求及紧急情况下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等安全操作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单位工程施工测量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触电(雷击)事故应急预案3 危险源分析及主要危险源控制措施要求表1 危险源辨识及主要危险源控制措施表

2、作业类别危险源描述危险源分类可能存在风险(事故类别)风险等级控制措施测量工操作未与周围输电线路并保持安全距离安全距离不够触电一般危险执行5.2.2.1在交通道路上作业时未设警示标志无标志车辆伤害一般危险执行5.2.2.3在电铲作业时进行采面立尺测量操作错误触电一般危险执行5.2.2.3攀爬登高作业未系安全带或保护绳无防护高处坠落一般危险执行5.2.2.4防护用品质量不合格,未配备防护用品,未按规定佩戴使用防护用品,其他防护缺陷物体打击、其他伤害一般危险执行4.1/4.24 劳动用品配备和穿戴要求4.1 上班前禁止喝酒,进入施工现场,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规定,作业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鞋、安

3、全帽、工作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不得赤脚、穿拖鞋、打赤膊作业。在交通道路上作业应穿交通警示反光背心。5 作业过程安全要求5.1 作业前准备5.1.1 测量工测量工必须经过测量技术及安全培训教育,掌握测量基本知识,熟悉测绘仪器基本构造、操作、保养方法和测量工作程序,经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5.1.2 测量工工作前,应明确安全技术交底情况,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根据工作需要清点带齐作业仪器和器具。5.1.3 搬运仪器必须装箱上锁。并检查提环、背带、背架及运输工具是否牢固,行走要谨慎,严防仪器碰撞脚手架、钢丝绳以及建、构筑物等。5.2 作业过程及安全注意事项5.2.1 测量工作业时,必须了解并掌握各等

4、级控制点的准确位置及点周围的地貌情况。5.2.2 测量工作应遵守以下规定:5.2.2.1 测量工立尺人员必须注意上方周围输电线路并应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防止触电。5.2.2.2 测量工在使用测量仪器时应做到轻拿轻放,落实防潮、防震、防尘措施。5.2.2.3 测量工在交通道路上作业时,应在作业部位有车辆行经的前后设置警示标志,并注意回避交通车辆。在矿场、采石场电铲位置作业时,禁止在电铲作业时进行采面立尺测量。5.2.2.4 测量工在高处、边坡临边或采场上边沿立尺时,应注意查看脚下的岩石、土是否牢固,采场料堆是否稳定,需要攀爬登高作业时,应系安全带或保护绳。5.2.2.5 测量工使用光电测距仪测量

5、时应远离高压输电线路,防止因电磁干扰影响测量结果的精度。5.2.2.6 测量工在乘坐交通工具时,应遵守乘客安全规定。5.3 作业结束5.3.1 测量工收工时,应检查清点所携带的仪器、工具的齐全并按规定装箱、装包。回队后,按规定将仪器、工具归位、登记存放。5.3.2 做好测量点、桩的保护工作。6 紧急情况下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6.1 报告和启动应急预案现场发生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采取安全可行的办法救护作业人员脱离危险作业环境并向周围人员呼救,同时通知现场急救中心,以及拨打120医疗急救、119火灾报警等社会急救电话。报警时,应注意说明需救护人员的

6、受伤部位、伤势情况及发生事件的区域或场所等,以便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现场领导应及时启动项目部相应专项应急预案,开展现场应急响应工作。6.2 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应急处置措施 6.2.1 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对症处理。如伤员发生休克呼吸停止,应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在确认胸部无骨折等伤害的情况下,立即采取按压胸部并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进行心肺复苏(CPR)紧急措施。6.2.2 创伤性出血:如伤者外部出血时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伤口渗血用较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

7、使血流中断,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尽快送至就近医疗机构处理。6.2.3 骨折:有骨折者应先固定伤肢,伤员不应轻易翻转挪动,由医务人员处理。6.2.4 颅脑外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偶有凹陷骨折、严重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6.2.5 发生脊椎受伤: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

8、伤者,搬运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6.3 发生触电应急处置措施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工具使触电人员尽快脱离带电体。切勿直接接触伤员,防止自身触电而影响抢救工作的进行。立即通知相关管理人员,封锁现场,禁止其他人员进入事故现场。脱离电源后,让伤员平躺。应急救护人员应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特别是呼吸和心跳,随时准备送医救3治。若伤员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伤员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若伤者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6.4 车辆伤害应急处置6.4.1 发生车辆伤害事件后,驾驶员应立即停车、拉紧手制动、切断电源、开启双闪警示灯,并在事故地点周围设置警示标志,夜间还需开启示廓灯和尾灯。组织车上人员疏散到路外安全地点,保护好现场,以防次生事故的发生,并用手机、相机等设备对现场拍照。6.4.2 检查人员伤亡和车辆损坏情况,及时拨打 “120”、“119”等报警电话和向保险公司报警,并在事故地点周围设置警示标志。6.4.3 及时抢救伤员,救援人员立即将伤员移至安全地点进行清洗包扎、固定等急救,或根据伤情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如果伤员伤情严重,应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医院进行救治。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