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导学案第一课时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9193851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赤壁赋导学案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赤壁赋导学案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赤壁赋导学案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壁赋导学案第一课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赤壁赋学案 第一课时设计:刘兆芳 张洪杰 审核:马卫国学习目标:1、 了解作家作品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2、 掌握文中重点读音,能够准确流畅的诵读全文。3、 赏析第一自然段,并做到当堂背诵。课前预习一、 文学常识1、 作者背景及解题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 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此刻的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

2、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武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府,详见下文.),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

3、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2、乌台诗案 (苏轼)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舒 、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孽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十月)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宋史本传) 注:指湖州谢上表“不能追陪新进”等语。指“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舜无术”“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等指谪新法诗句。即御史台监狱。因周遭遍植柏树,上栖乌雅数千

4、,俗称乌台、柏台。 等到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政局发生变化,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贬岭南惠州,再贬海南儋州。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了。 纵观苏轼一生,既坚持了一个富有社

5、会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折铸炼了诗人宏大旷达胸怀尤其当我们读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时,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3、关于“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

6、“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二、 注音壬戌之秋( ) 举酒属客( ) 歌窈窕之章( ) 徘徊于斗牛之间( ) 冯虚御风( ) 渺渺兮( ) 倚歌而和之( ) 幽壑( ) 嫠妇( ) 愀然( ) 山川相缪( ) 舳舻千里( ) 酾酒临江( ) 横槊赋诗( ) 渔樵( ) 糜鹿( ) 扁舟( ) 匏樽( ) 蜉蝣( ) 沧海之一粟( ) 须臾( ) 骤得( ) 曾不能以一瞬( ) 洗盏更酌( ) 肴核( ) 杯盘狼籍( ) 枕藉( )课堂探究一、 了解有关的文学常识二、 课文的诵读1、 听配乐诵读,标注重点读音。2、 自读两遍,巩固重点读音。3、 一部分学生积极主动起来诵读课文,对易读错读音进行专门识记。三、 重点探究:文章第一自然段1、 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2、 第一段以写景为主,依次写到了哪些景物?3、 第一段景物的特点是什么?面对这样的景,作者心情如何?四、 再次诵读,尝试背诵五、 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课后巩固背诵并默写第一自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