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与反思金色的脚印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9193557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与反思金色的脚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学设计与反思金色的脚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学设计与反思金色的脚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与反思金色的脚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与反思金色的脚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与反思 杨瑞林教材分析:文章以生动细腻,充满感情的笔触描写了一个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文中小男孩正太郎家里的佣人从山上捉来了一只小狐狸,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曾先后给小狐狸喂奶、在地板下面做窝,咬木桩,老狐狸的表现深深感动了正太郎,于是为狐狸一家投放食物。后来小狐狸被送给了邻居,正太郎为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悬崖,两只老狐狸救护了严寒中昏迷的正太郎。文章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同时也展示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要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丽的道理。学情分

2、析:我班38 个学生,男女生较平衡,班风活跃,但两级分化严重。一部分学生上课发言不够积极,喜欢在下面讨论答案,即使对了也不喜欢举手,发言小声,缺乏自信。而另一部分则积极大胆,有的甚至张口就说想法,课堂纪律观不强。目标分析:知识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过程方法:以读为本,用多种形式的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体会生命之爱。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激发学生爱动物、爱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

3、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2、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现在屏幕上出现的这种动物,因为不是我们这地方的特产,可能同学们没亲眼见过,但是我相信你们都知道它的名字叫狐狸。(出示狐狸的图片和狐狸的有关资料。狐狸:一种哺乳动物,形状有点像狼,但形体比狼要小一些。狐狸嘴尖面长,脸呈三角形,耳朵也是三角形的,尾巴蓬松且长,毛色一般为赤黄色。这种动物生性狡猾多疑,常昼伏夜出,以鼠类、鸟类或家禽为食。)人们对它的印象都不是太好,一说到它我们都会想起一些不好的词语,如狐狸尾巴、狐狸精、狐假虎威等。(让学生来说

4、狐假虎威的故事。)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狐狸有关的课文,学习完后你应该对狐狸会有一种全新的认识。出示课题,全班齐读金色的脚印。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看着这幅图,猜猜看他们是谁?(正太郎和狐狸一家)2.这幅场景能用我们学过的什么词语来形容?(和谐)3.想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吗?那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能够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4.全班交流5.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就是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你们说的这样?(教师出示屏幕)三、 细读课文,自主探究(一)请再次自由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划出答案,做好批注:1、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

5、都做了些什么?2、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关系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中你体会到什么?3、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二)全班分小组讨论(三)全班交流,教师板书1、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 (老狐狸夫妻俩设“调虎离山”之计营救小狐狸;老狐狸深入“虎穴”做窝喂养、营救小狐狸。)2.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哪些地方给你感受最深,有何感受?1)开始,“我”见两只老狐狸救小狐狸没成功,觉得小狐狸可怜,出于同情,“我”想为小狐狸解开铁链。2)当“我”发现两只老狐狸在自己家里做了窝并开始咬那根拴铁链的木桩时,“我”打消了放小狐狸的念头3)“我”为了满足自己的好

6、奇心,让老狐狸施展自己的本事,又决定给老狐狸投送食物。渐渐地,老狐狸体会到“我”的善良,和“我”熟了,常有一些亲昵的举动。“我”越发感觉到狐狸是有情有义的动物。4)当“我”为寻回小狐狸而失足受伤时,是老狐狸给了“我”温暖,使“我”得以苏醒,“我”更加感动,为了报答救命之恩,“我”最终把小狐狸要了回来,让他们一家团聚。3.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1)以前我们学过金色的鱼钩,作者把锈迹斑斑的鱼钩看作是金色的,表现了老班长那种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那么这里为什么是金色的脚印呢?2)全班交流,教师归纳(四)教师小结:动物是可爱的,友好的,更有感情的。当人类施惠与它们时,它们会全力报答人类对它们的

7、爱护和尊重。当动物对人类流露感情时,一点也不亚于人类对人类流露的感情,而这份感情更让人感动和珍惜。四、课外延伸,升华主题1.学完这篇课文你最想说什么?2.大自然是人和动物共同的家园,人类和动物要和谐相处,就像他们一样,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丽。(出示图片)3.你还知道哪些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下去搜集看看。(丹顶鹤的故事) 板书设计 起因: 佣人抓到一只小狐狸 (1-3) 老狐狸:喂奶做窝咬木桩骨肉亲情 人与动物24金色的脚印 经过: 搭救正太郎知恩图报 (4-21) 正太郎:投送食物 要回小狐狸关爱动物 和谐相处 结果: 把小狐狸放回大自然金色的脚印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是以正太郎的眼光来写的,老狐

8、狸用调虎离山之计营救小狐狸未遂,接着又在正太郎的家里做窝,喂养小狐狸,继续想办法救小狐狸,当正太郎遇到危险的时候,老狐狸救了正太郎。展现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爱的力量,同时也赞美了动物与人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和谐共处的美好关系。 一、成功之处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两点:1、这节课中我主要用了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我感觉我设计的一组电子幻灯片是很好的。它很好的展示了我的教学意图,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的教学效率。2、这节课中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外地学习的经验,合理的让学生使用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在教学改革发展成必然的今天,不改革是不行的。只有改革

9、,才有发展,才有进步。二、要改进的地方 1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探究,关键在于设计好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大规模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之后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使学生敢说、会说。案例中以“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目”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如此以一问题统领全文,不仅产生了领悟作者意图的解读效果,而且赢得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注意向这方面发展。 2 “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时,不是一味地听;在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味地讲。”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有深度、有争议的问题,一时搞不明白。这我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在辩论中明晰,互相启迪,共同提高。在这次教学中我就注意做到了这一点。我深深地感到:学生自主快乐学习,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最大的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