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职专语文试卷A卷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9193524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牟职专语文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牟职专语文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牟职专语文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牟职专语文试卷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牟职专语文试卷A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牟职专语文试卷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牟职专语文试卷A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牟县职专 7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分数 一、选择题(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粗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汗涔涔(cn) 伺(s)候 虐(nu)待 沉吟(yng) B、辐射(f)贮存(ch)蚩尤(ch)鹢首(y) C、膨胀(png)炫目(xun)生吞活剥(bo)惋惜(wn) D、一瞥(pi) 良莠不齐(yu) 惊愕() 固执(zh)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冲突再起,双方激烈的交战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已引起全球高度关注,巴以双方由冲突迈向和平再度被阴云笼罩。 B、近日国际石油价格再次大幅上涨,截至上周末,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上涨最高点已达每桶70美元以上。

2、 C、交通台日前播报说,有的人在小轿车内开着空调过夜,由此发生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应该引起司机朋友们的高度重视。 D、为了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把创业的门槛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限度。3、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当一个七岁的小孩倒在血泊中时,_的巴勒斯坦人们向以色列军警投掷大量的石块。南陵制药厂推出的这个新药的药方,是综合了几个流传的民间秘方_而来的。四十年后再回此地,他_的记忆被激活了,许多的人和事又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 A、激愤 衍化 淡薄B、激愤 演化淡泊 C、激奋 衍化淡泊D、激奋 演化淡薄4、下列句子节奏

3、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D、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5、从下列说法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淮河。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即今天的中原地区。 C、“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武将的装束。6、 下列课文、作家、文体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世间最美的坟墓 茨威格 游记散文 B、画里阴晴 吴冠中 议论文 C、雨巷 戴望舒 诗

4、歌 D、雨霖铃 柳永 诗歌7、下列文学作品,全是曹禺的作品的一项是( ) A、日出 原野 北京人 蜕变 B、日出 屈原 胆剑篇 明朗的天 C、原野 蜕变 龙须沟 王昭君 D、雷雨 日出 胆剑篇 孔雀胆8、下面是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B、“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 C、“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 D、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二、填空(11分,每空1分)9、朱自清,字_,号秋实,第一本散文集是_。10、天生我材必有用,_ _。11、人生如梦,_ _。1

5、2、_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13、为什么我的常含泪水?_ _。14、大弦嘈嘈如急雨,_ ;_ ,_ 。15、启事的种类有_,征召类,_。三、现代文阅读部分(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12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

6、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16、给这段文字加上一个标题。(不超过6个字)(2分)答:17、本文的语言准确生动而又充满诗情画意,让人产生遐想。文中“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实际上写了两种不同姿态的荷花,一种是,另一种是。(3分)18、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写出了本体的什么特点?(3分)19、上面这段文字具体写了哪几种景物?(2分)20、颜色一词的语义应如何理解()(2分) A、水给人视觉的色彩印象 B、水对人显示的一点利害 C、水的美的姿容 D五光十色的色彩(二)阅读下面两组对话,回答问题。(9分)甲:周朴园:()你来干什么?侍萍: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谁指使

7、你来的?侍萍:()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侍萍:()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今天没有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乙:周朴园:(打量大海)你叫什么名字?鲁大海:你不要同我摆架子,难道你不知道我是谁么?周朴园: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鲁大海:对了。一点儿也不错,所以才来拜望拜望你。21、“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表现出周朴园此时的心境是()(2分) A责问,想知道背后的指使者。 B怀疑,想知道她来的目的。 C得知是侍萍后,惊慌的心情。 D冷淡的情调。22、对鲁侍萍的“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句话理解不正

8、确的项是(不限一项) ()(3分) A鲁侍萍相信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因此,只能用哀叹来表达对凄苦不幸命运的无可奈何。 B一方面,鲁侍萍相信命运,认为自己命苦;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她对黑暗的不公平世道的诅咒和反抗。 C鲁侍萍根本不相信有什么命运,她这样说完全是对这种不公平世道的极度愤慨与谴责之辞,表现出她的觉醒与反抗精神。 D这是鲁侍萍作为一个劳动妇女彻底觉醒的标志,是她向封建势力与不幸命运的大胆的挑战。23、从第二组对话中可以看出鲁大海怎样的性格特征?(2分)答:24、根据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心情和神态,甲段括号内明选哪一项最恰当( )(2分) A忽然严厉地 怨愤 冷冷地 悲愤 B忽然严厉地 悲

9、愤 冷冷地 怨愤 C冷冷地 悲愤 忽然严厉地 怨愤 D冷冷地 怨愤 忽然严厉地 悲愤二、文言文阅读部分(12分)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刚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0、。”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25、“嗟乎”一词表示的语气是( )(2分) A感慨 B叹息 C悲哀 D愤慨2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师不必贤于弟子 苛政猛于虎也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27、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

11、师襄、老聃28、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2分)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D、古之人不余欺也29、“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2分) A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B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C对那些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我是无所谓的。 D那些教孩子的老

12、师,交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30、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 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土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五、作文:(40分) 人人都在渴望幸福,人人都在感受幸福。幸福有时很抽象,有时又很具体;幸福有时很遥远,有时又近在咫尺。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享受是幸福一句祝福的话语是幸福,一个理解的眼神是幸福幸福是心灵的感觉,幸福是生命的体验请围绕“幸福”这个话题作文, 不得抄袭、套作材料,要求:写出真情实感,600字。 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D 2、D(A项为成分残缺,在“巴以双方由冲突迈向和平”后应加上“的前景”之类的词语;B项“最高点”应是一个确定的数值,去掉“以上”;C“由此发生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发生”结构混乱,可以改为“由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