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变化多端的天气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9193427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变化多端的天气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3章变化多端的天气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章变化多端的天气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3章变化多端的天气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3章变化多端的天气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章变化多端的天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变化多端的天气(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變化多端的天氣3-1雲與風重點放送一、飽和1. 對流層因含有水氣,故會發生天氣變化。2. 飽和:一定體積的空氣在一定溫度下所能容納水氣的最大量。3. 氣溫愈高,空氣所能容納的最大水氣量也愈多;反之,氣溫愈低,空氣所能容 納的最大水氣量則愈少。4. 當空氣中水氣達到飽和時,水氣凝結成水滴或冰晶。二、雲的形成1. 雲的形成條件:空氣中的水氣達到飽和、有固體微粒(凝結核)。2. 當空氣達到飽和凝結成水滴,在空中的稱為雲;懸浮在地面的稱為霧;附著在 物體上的稱為露。三、氣壓1. 氣壓:單位面積上空氣柱的重量,以百帕(hPa)為單位。2. 一大氣壓為1013百帕。3. 高氣壓中心:一地的氣壓較周圍

2、高。4. 低氣壓中心:一地的氣壓較周圍低。四、風的形成1. 風:空氣由氣壓高的地方流向氣壓低的地方。2. 由於受到地球自轉的影響,風在北半球會向右偏。3. 北半球高氣壓中心會以順時鐘(順時針)向外旋出,多為晴朗無雲天氣。4. 北半球低氣壓中心會以反時鐘(逆時針)向內旋入,多為陰雨的天氣。五、臺灣的季風1. 風向:風的來向。2. 季風:因季節改變而自不同方向吹來的風。3. 冬季時,蒙古冷高壓流出的空氣到達臺灣時,形成東北季風。4. 吹東北季風時,臺灣北部及東北部地處中央山脈的迎風面,天氣寒冷且陰雨; 而中南部地處中央山脈的背風面,天氣乾燥。5. 夏季時,歐亞大陸為低氣壓、海洋為暖高壓。溫暖潮溼的

3、空氣由海洋注入陸地, 到達臺灣時形成西南季風。3-2氣團與鋒面重點放送一、氣團1. 氣團:在廣大地區,溫度、溼度變化不大的一團空氣。2. 影響臺灣的兩大氣團 冬天:西伯利亞、蒙古的大陸冷氣團。(2)夏天:太平洋的海洋暖氣團。二、鋒面1. 鋒面:兩氣團相遇時,因溫度、溼度等性質不同,兩氣團間的交界面,就稱為 鋒面。2. 冷鋒:冷空氣向暖空氣移動,冷鋒過境時會帶來雲雨天氣,氣溫下降。3. 暖鋒:暖空氣向冷空氣移動,暖鋒過境時,氣溫略升。4. 滯留鋒:冷暖空氣勢力相當,鋒面幾乎停滯不前,造成該地區連續性降雨。5. 影響臺灣天氣的鋒面主要是冷鋒及滯留鋒。3-3臺灣的特殊天氣現象重點放送一、寒流1. 寒

4、流:冷空氣迅速潰流到臺灣一造成各地氣溫驟降,即稱為寒流(寒潮)。2. 冬季時,臺灣受到蒙古大陸冷氣團的影響,會帶來冷空氣過境。二、梅雨春末夏初,蒙古的大陸冷氣團與太平洋的海洋暖氣團相遇,常在臺灣附近停滯不前,造成連續性降雨或豪雨。三、颱風1. 79月颱風襲臺次數最多。2. 颱風生成發展的重要條件:高溫的洋面、充沛的水氣、旺盛的上升氣流3. 侵襲臺灣的颱風大部分發源於北半球熱帶的西太平洋。4. 颱風過後,颱風中心移至臺灣海峽,常會引進旺盛的西南氣流。四、乾旱1. 梅雨和颱風是臺灣地區一年中雨量最主要的來源。2. 當年度梅雨及颱風所帶的雨量若不夠多,就容易發生水源不足的現象,形成乾 旱。3-4天氣

5、的預報重點放送一、氣象觀測1. 氣象報告的地面天氣圖是依據各氣象站所觀測的氣溫、氣壓、風速、風向等氣 象資料繪製而成。2. 氣象觀測儀大部分安置在地面觀測坪上。3. 風向風速儀通常架設在氣象站戶外的風力塔上;而水銀氣壓計、空盒氣壓計則 裝設在室內觀測室中。4. 氣象雷達、探空儀等是用來收集垂直方向的大氣資料。5. 氣象雷達主要在監控降水的分布,以預報降雨。6. 施放探空氣球的目的在得知地面至海拔30公里左右的垂直氣象資料,以作為天氣預報參考資料與學術研究用。二、地面天氣圖與衛星雲圖1. 透過地面天氣圖可以得知某一地區在特定時間的大氣狀態。2. 地面天氣圖可以知道地面附近等壓線分布情形、高低氣壓

6、中心、鋒面位置等資第3章變化多端的天氣精選例題1發生天氣現象最主要因素是有下列何者?(A)氧氣(B)水氣(C)氮氣(D)二氧化碳下列哪一種溫度可容納的水氣量最多?(A) 5C(B) 0 C(C) 10C(D) 20 C天氣現象多半發生在那一層?(A)對流層(B)平流層(C)中氣層(D)熱氣層B)D)A)1.(2.(3.(4.(5.(6.(7.(8.(9.(10.(11.(12.(一定體積的空氣在一定溫度下所能容納水氣的最大量稱為?(A)溶解度(B)飽和(C)濃度什麼情況下空氣中的水氣會凝結成水滴或冰晶?(A)達到冰點時(B)達到熔點時(C)未達到飽和時形成雲的條件包括有:(A) 空氣中的水氣未

7、達到飽和、有固體微粒(B) 空氣中的水氣達到飽和、有固體微粒(C) 空氣中的水氣達到凝固點、有固體微粒(D) 空氣中的水氣達到飽和、達到凝固點 一大氣壓為(A) 760百帕 風向指的是(A)風的來向 在廣大地區,(A)鋒面(B) 76百帕(C) 1013 百帕(C)風的偏轉方向 溫度、溼度變化不大的一團空氣稱為(B)氣旋(B)風的去向(C)氣團(D)中和(D)達到飽和時(D) 1033.6 百帕(D)風的旋轉方向(D)輻合影響臺灣夏季的氣團是下列何者?(B)太平洋的海洋暖氣團(D)西伯利亞大陸冷氣團(A) 太平洋的海洋冷氣團(C)西伯利亞大陸暖氣團當冷、暖氣團相遇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暖

8、空氣會沿著鋒面向上抬升(B)冷空氣會沿著鋒面向上抬升(C)冷暖空氣交互抬升(D)冷暖空氣保持適當界面暖空氣向冷空氣方向移動時,此時交界面稱為(D)囚錮鋒(A) 滯留鋒(B)暖鋒(C)冷鋒13.14.15.16.17.18.19.20.21.22.23.(B )暖鋒過境時(A)會帶來晴朗的好天氣(B)會帶來雲雨天氣(C)天氣不會改變(D)以上均有可能(C )臺灣5、6月經常有梅雨季,其鋒面是屬於哪一種鋒面?(A)冷鋒(B)暖鋒(C)滯留鋒(D)囚錮鋒(B ) 一團空氣上升會因(A) 溫度上升,使空氣水分子達飽和凝結成雲(B) 溫度降低,使空氣水分子達飽和凝結成雲(C) 溫度降低,使空氣水分子減少

9、,不易成雲(D) 溫度降低,氣壓變大(D )下列哪一個符號代表滯留鋒(A)(B)(C)(D)(A )當寒流來襲時,臺灣主要是受哪一個氣團影響?(A)冷鋒(B)暖鋒(C)滯留鋒(D)囚錮鋒(B )寒流來襲時,下列哪一個行業須加以注意?(A)石化工業(B)農業與養殖漁業(C)建築業(D)傳統製造業(B )臺灣的梅雨季節大約是在哪一個月分?(A) 2 月(B) 5 月(C) 8 月(D) 11 月(C )梅雨來臨時,天氣為(A)乾燥晴朗(B)多為陣雨(C)陰雨綿綿(D)晴時多雲偶陣雨(D ) 一般侵襲臺灣的颱風多半發生在下列何處?(A)南半球熱帶的西太平洋(B)北半球熱帶的東太平洋(C)南半球熱帶的

10、東太平洋(D)北半球熱帶的西太平洋(C )颱風過後;颱風中心移至臺灣海峽,常會引進旺盛的(A)東北季風(B)東南氣流(C)西南氣流(D)西北風(A )下列何者是臺灣地區一年中雨量最主要的來源?(A)梅雨、颱風(B)梅雨、寒流(C)寒流、冷鋒(D)冷鋒、颱風24. ( C )下列何者是臺灣的乾季?(A)東部夏季(B)北部夏季(C)南部冬季(D)北部冬季25. ( C )依據各氣象站所觀測的氣溫、氣壓、風速、風向等氣象繪製而成的是(A)等壓線圖(B)衛星雲圖(C)地面天氣圖(D)紫外線指數26. ( D )氣象觀測儀大部分安置在下列何處?(A)戶外風力塔上(B)室內觀測室(C)雷達氣象上(D)戶外

11、地面觀測坪上27. ( A )通常架設在氣象站戶外風力塔上的是下列哪些儀器?(甲)風向儀(乙)風速儀(丙)水銀氣壓計(丁)空盒氣壓計(A)甲、乙(B)丙、丁(C)甲、乙、丙、丁(D)甲、乙、丙28. ( B )裝設在室內觀測室中的是下列哪些儀器?(甲)風向儀(乙)風速儀(丙)水銀氣壓計(丁)空盒氣壓計(A)甲、乙(B)丙、丁(C)甲、乙、丙、丁(D)甲、乙、丙29. ( B )氣象雷達、探空儀等是用來收集什麼方向的大氣資料?(A)水平(B)垂直(C)高空(D)地面30. ( D )氣象雷達主要在監控下列何者的分布,以預報降雨?(A)蒸發(B)凝結(C)蒸散(D)降水31. ( A )施放探空氣

12、球的目的在得知地面至海拔多少公里左右的垂直氣象資料?(A) 30公里(B) 45公里(C) 60公里(D) 80公里32. ( A )依據下列何者可以得知某地區在特定時間的大氣狀態?(A)地面天氣圖(B)自記式溫、濕度計(C)溼度觀測儀(D) 土壤溫度觀測儀器第4章人與自然界的互動4-1天然災害重點放送一、天然災害常見的天然災害有颱風、地震、洪水、山崩及土石流等。二、洪水氾濫平原:因下雨導致水量增加,當河水退去後,礫石、泥沙堆積在河道兩側即為氾濫平 原。三、山崩1. 山崩:大量疏鬆土石或大片岩塊快速向下滑落的現象,通常發生在大雨過後。2. 雨水滲入岩層會:(1) 增加岩層的重量。(2) 減少岩

13、層間的摩擦力,一旦其重量大於摩擦力,則會開始向下快速滑落或崩塌。3. 順向坡:坡面和岩層傾斜面一致的山坡;反之,則稱為逆向坡。4. 造成山崩的可能原因:順向坡、挖除坡腳、坡度過陡、過度開發、坡頂負載過重。四、土石流1. 土石流通常發生在堆積了厚層疏鬆沉積物的地區。2. 發生土石流的三個條件:雨量多、土石多、坡度大。五、天然災害防範措施1作好地質調查。2. 盡量避免開挖坡腳。3. 興建排水系統等設施。4-2溫室效應重點放送一、溫室氣體與溫室效應1. 地表吸收太陽輻射,同時也以紅外線的形式將能量向外輻射。2. 大氣層中以水氣、二氧化碳及甲烷為主的溫室氣體,能夠吸收地表所輻射出的紅外線, 使氣溫升高

14、,稱為溫室效應。二、溫室效應對地球的影響1. 現今全球的地表平均溫度約為15C,若沒有大氣,地表的平均溫度將會降到約-18C2. 金星:由於其溫室氣體含量高,其表面溫度可達約五百度。三、全球暖化1. 大量燃燒煤、石油及天然氣等化石燃料,開墾伐林、使用肥料及飼養牲畜,都會使得二 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含量增加。第4章人與自然界的互動2. 由於全球暖化的現象,使得兩極的冰川逐漸融解、全球海平面上升、破壞沿海低窪地區 的生態環境、提高全球各地發生洪水旱災等極端天氣的機率,因此生物被迫適應新的環 境,容易造成物種的滅絕。四、全球暖化的防治約有一百多個國家於1997年簽訂了京都議定書,以具體的行動限制各國二氧化碳及其他 溫室氣體的排放量。4-3臭氧層與臭氧洞重點放送一、大氣的形成及演進1. 約在三十多億年前,藍綠藻開始大量繁衍,進行光合作用,氧氣逐漸增加。2. 六億年前,多細胞藻類出現,在紫外線的照射下,臭氧開始形成。二、臭氧分布及功能1. 臭氧(03)是一種無色、具有刺激性臭味的氣體,若吸入濃度過高的臭氧會造成呼吸器 官的傷害。2. 大氣中臭氧多集中在高約25公里附近的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