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音障碍案例分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919316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音障碍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构音障碍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构音障碍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构音障碍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构音障碍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构音障碍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音障碍案例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分析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治疗郑涛(学号:0810053911 专业:08级特殊教育)摘要:通过对一例构音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的观察和深入分析,结合构音障碍的相关 理论对构音障碍的治疗过程进行整理及评价。关键词:运动性构音障碍;病因;治疗方法运动性构音障碍,简称构音障碍。是由于大脑损伤,神经病变,与语言有关的肌肉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导致的语言障碍。病因多为脑血管意外、脑肿瘤、脑瘫、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重症肌无力、小脑损伤、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1。按照解剖学和言语声学特点可分为痉挛型、弛缓型、失调型、运动过强型、运动过弱型及混合型六种构音障碍。病 情有轻有重,儿童比成人有更多的康复机会,但

2、是具体的康复情况要取决于具体病因。一、案例简介姓名韩华性另U男年龄55岁文化程度高中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工作单位河南省鹤壁市职业公务员禾U手右发病日期2009年9月27日病房K3室5床检查日期2010年2月24日临床诊断缺氧性脑病恢复期住址河南省鹤壁市洪滨区商业局主诉言语不利、伴四肢不灵活 12个月现病史:患者在2008年9月11日在河南省鹤煤公司总医院,因左尺骨鹰嘴骨折术后延迟愈合,在臂丛加全麻下行植骨术,术中血压下降,出现昏迷经抢救后转1cll救治,10天苏醒,9月24日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11月23日头颅mRI检查示小脑萎缩,四脑 室略大,40天后出现肢体不自主运动,2009年3月入我院k

3、12病房,经过PT、OT、ST等治疗,症状有所好转,目前可独立仃走,步态异常,言语费力,为进 步康复入我 科继续治疗。既往史:2007年11月外伤导致左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2009年8月腰椎骨折,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药敏史检查:自发语费力,音量可,音调正常,韵律正常,mPT约4秒,唇舌运动灵活,力量正常,软腭抬举无力,鼻漏气明显,咽反射减弱,饮水无呛咳经过诊断,影像学上诊断为缺氧性脑病, 弥漫性脑萎缩,临床诊断为缺氧性脑病恢复期,语言诊断为运动性构音障碍。观察到的训练过程主要有:1、训练发音。长时发音和短时间发音,训练音调、平仄高低都要训练,在此过程中有 发音不好的要用压舌板压舌头训

4、练发音;2、引导气流。捏住鼻子让气流从嘴出来,训练吹纸条,练习吹气;3、训练拼音。将声母和韵母拼合发音,使患者掌握构音方法;4、训练说话。讲一个个单字结合成一句话,让患者练习说句子,在说话过程中就体现 了训练拼音、发音、气流和长短音的作用,可以说效果很好,整个治疗过程是环环 相扣,卓有成效的。二、案例分析从所知的病因及诊断中, 我们可以看到患者是缺氧性脑病, 小脑萎缩,四脑室略大, 弥 漫性脑萎缩, 因此患者的症状应属于混合型构音障碍, 偏重于失调型。 在一系列语言训练中 我们观察到他发音器官运动异常, 特别是软腭运动异常, 理解力没有问题。 同时我们观察到 患者自发语少,发音吃力,鼻扇气严重

5、,发音不准,一些音节气流难以控制,音量小,气息 弱,音质震颤,音调异常低沉。根据这些特点治疗师对他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1、头颈部及发音器官协调性训练2、呼吸训练3、发音训练4、复述训练每次训练前我们都能看到治疗师首先对患者进行放松运动训练, 治疗过程中会依据具体 情况对患者进行吞咽动作的加训, 最简单与常见的是让患者喝水, 既缓解了患者在训练过程 中的口渴,又训练了他的吞咽相关肌肉的运动。由于该患者有轻度肌肉痉挛, 治疗师告诉我们轻度的痉挛可以自主活动, 由患者主动进 行放松训练,但是重度的痉挛只能被动进行放松训练,因此可以进行主动的肌肉放松运动。 治疗师告诉我们这些痉挛最终是能够好转的

6、。我们在过程中所见的比较有规律的训练中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这些步骤其实都代表着构 音障碍康复训练中的一些重要方法与原则:1 、 肌肉放松及唇舌运动训练。 唇舌运动不良是几乎所有构音障碍患者的共同问题。 它 将导致所发的音歪曲、置换或是难以理解。对舌唇的训练主要有张开、闭合、前突、缩回、 舌的前伸、后缩、上举、向两侧的运动等。2 、 训练发音。 长时发音和短时间发音, 训练音调、平仄高低都要训练,在此过程中有 发音不好的要用压舌板压舌头训练发音。 这一步骤中先要进行原音训练, 然后发辅音, 在这 两种训练结束后进行拼合发音训练, 法无意义的音节, 然后开始进行拼音训练, 要找出患者 经常出错的或

7、是总是由其他音进行置换的音节, 对这些音节进行重点改正, 然后再训练患者 的发音清晰度。3 、 引导气流。 捏住鼻子让气流从嘴出来,训练吹纸条,练习吹气。这一步骤中主要是 要训练克服鼻音化, 鼻音化是由于软腭运动不充分腭咽不能适当闭合将鼻音以外的音也发成 了鼻音。克服鼻音化主要有三种方法, 推撑法、引导气流法、 使用腭托。 但是腭托并不常用, 是为训练无效的重度患者所准备的。4 、 克服费力音。 这种费力音是由于声带过分内收所引起的, 主要目标是获得更好的发 音方式。 在这种目标的引导下主要是让患者进行头颈部放松等训练, 然后训练患者更轻松的/、发音。5 、 气息音的克服训练。 该患者气息音明

8、显, 声门闭合不充分。 治疗师所采取的是闭气 法进行训练,他令患者闭气,给予一定时间的要求,让后让患者猛的呼出,并同时发音。三、运动性构音障碍的康复经过学习及对案例的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首先, 运动性构音障碍患 者大多存在咽喉肌的紧张性损害、呼气压低及鼻音过重等症状,为使发音肌群紧张性降低, 应当做放松训练 2 。其次, 在对患者进行语言训练前一定要分清运动性构音障碍与失语症的 差异,运动性构音障碍属于言语障碍,即患者只是说话的清晰度不好,而语言的其他方面, 如听、阅读、书写等均无障碍,而失语症属于语言障碍,即语言的各个方面如听、说、读、 写等均有障碍,如诊断不明确或错误,

9、导致训练方法不对,疗效不佳。再次,一定要注意构 音障碍患者多会产生心理障碍,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如不做好思想工作,患者将丧失 信心,很难坚持治疗,因此,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工作,使其配合治疗也是十分重要的。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训练及康复一定要有针对性的治疗与训练, 并不是所有构音障碍治疗 方法都一样,例如,有关资料显示“前庭训练能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通过前庭训练,可以 提高前庭功能, 使头颈、 躯干的异常姿势得到纠正,改善患儿的视障碍,降低发音器官的肌 张力,肌痉挛 (包括喉肌 )得以减轻,使发音器官的运动与发音所需的运动相协调,患儿不愿 发音的情况得到改善, 同时可缓解身体紧张性, 从而提高发音

10、质量, 使患儿的语言得到改善 3。”这就是结合了脑瘫儿童的特点,所做出的针对性训练。在对构音障碍的治疗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有构音改善训练 (主要包括舌唇运动训练、 发音 训练、减慢语速训练、辨音训练、利用患者视觉途径训练等) ,克服鼻音化的训练(推撑疗 法、引导气流法、 使用腭托),克服费力音训练, 克服气息音训练, 语调训练和音量训练等。 这些方法是经过多次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是其中有些并不常用, 同时这些方法适用 于中轻度构音障碍康复,至于重度构音障碍原理相同,但是效果就不一定了。总之, 对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应尽早进行语言训练, 而且应强调语言训练与心理治疗的 结合, 这样将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且必须对患者进行正规的筛 查,最终确诊是否是构音障碍, 是何种构音障碍, 然后做出康复训练计划, 在实施过程中要 不断进行效果评估, 阶段性评价,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对运动性构音障碍进行有效地康复训 练。参考文献1 李胜利 . 言语治疗学 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 2004: 84-91.2 张丽艳,安娜,闫炎 . 语言训练在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J. 中国冶金工业 医学杂志 . 2008(02).3 梁文锐 . 前庭训练对脑瘫构音障碍治疗的疗效观察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9(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