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终期评估报告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9193104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终期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终期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终期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终期评估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终期评估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终期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终期评估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代市镇妇女儿童发展纲要( 2001-2010 年)终期评估报告摘要:本文介绍了我镇经济、人口等基本情况,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我镇自 2001 年来的“两纲”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主要分为组织领导(政策制定、责任落实、妇儿工委机 构运行、经费投入、宣传培训、纲要监测评估)情况评估和“两纲”实施情况定性目标评估 两方面,最后阐述了“两纲”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以及相应的改善措施。正文: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全面推进我镇妇女儿童事业发展, 确保 “两纲” 目标的实现。 2001 年 2010 年,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代市镇妇女儿 童事业有了新发展, 妇女在政治、经济、

2、文化、 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权利得到了较 好的体现,儿童在教育、保健和生存环境方面有明显的改善,整体素质显著提高。2010 年,我镇按照上级要求, 组织了人员对“两纲”实施情况进行了监测统计评估。 从评估督导情况 来看,截至 2010 年底,我镇妇女发展纲要六个领域的可量化指标 25 项,达标 24 项;儿童 发展纲要四个领域的可量化指标 21 项,均达标。一、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状况截止 2010 年底,全镇总人口 9.1 万人 ,其中女性 4.5 万人 , 0-18 岁儿童 1.7 万人,其中 女童 0.8 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 18096 元,比上年增长 6.26 % ;城镇居民人

3、均可支配 收入 13736 元,比上年增加 6.8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4547元, 比上年增加 11.01 %。全镇 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广安妇女儿童事业全面进步提供了坚实基础。二、评估方法及工作过程 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妇儿工作进行评估, 组织领导情况评估从政策制定、 领导责任 落、机构运行、经费保障、宣传培训、纲要监测评估工作几方面进行评估, “两纲”实施情 况评估依据纲要监测指标体系,对妇女的经济、决策管理、教育、健康、法律以及儿童的教 育、健康、法律保护等情况进行定量评估分析。三、主要成果(一)妇女发展纲要:1. 提前达标指标( 24 项):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的人

4、数,最低生活保障人 数,镇人大女代表的比例、镇政协委员中女性的比例,女后备干部比例,居委会、村委会女 委员比例, 小学适龄女童净入学率, 初中女童毛入学率, 三类残疾女童入学率,青壮年妇女 文盲率,妇女从业人员比例,农村妇女劳动力接受技能培训比例, 防艾知识知晓率,农村孕 产妇住院分娩率,农村新法接生率, 孕产妇保健覆盖率, 孕妇产妇死亡率, 计划生育知识普 及率,生育保险覆盖率,节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知晓率,农村 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改水受益率,饮水合格率。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率。2. 未达标指标( 1 项):婚前医学检查率。(二)儿童发展纲要提前达标指标( 21项):

5、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 率,计划免疫接种率,孕妇产妇死亡率,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孕产妇保健覆盖率,低出 生体重儿发生率,儿童保健覆盖率, 5 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母乳喂养率,合 格碘盐实用率,幼儿园、中、小学生入学率,幼儿园、中、小学生辍学率,三类残疾女童入 学率,中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达标率,科技教育普及率,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办学 率,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知晓率, 农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 卫生厕所普及率, 中小学法律知识 普及率。四、实施纲要情况评估:(一)实施纲要组织领导情况:我镇一直以来始终重视妇女儿童的生存和发展。自 2001 年四川省妇女发展纲要 (200

6、1-2010 年) 和四川省儿童发展纲要 (2001-2010 年) (以下简称两纲) 颁布实施以来, 我镇认真推动两纲的贯彻落实,在广安区妇儿工委的关心支持和全镇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 妇女儿童事业进入了持续发展时期,实施两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按照广安区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要求, 镇党委、政府已把两纲的实施摆在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到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到各级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目标责任考核 中。 2001 年,镇政府和妇儿工委办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并下发了2001-2010 年代市镇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从 2004 年起,镇财政把妇儿工委办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拨 付专项

7、经费 2 万元, 2005 年拨付两纲监测评估经费 3 万元,保证了妇儿工委办工作的顺利 开展。自两纲实施以来, 我镇三次调整充实了镇、 村两级妇儿工委成员单位, 扩增了妇儿工委 的联络员和监测评估队伍, 健全了组织网络。 同时, 成立了专门的终期监测评估工作领导小 组,并制定了工作方案和规章制度, 认真开展了终期监测评估。 进一步强化成员单位责任机 制,确定了成员单位责任分解目标, 建立健全了责任机制和监测评估机制, 明确了成员单位 的工作职责和具体任务,保证成员单位在贯彻实施两个纲要过程中有计划进行。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 广泛深入地向全社会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男女平等 基本国策

8、、 与妇女儿童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两纲的内容、目的、意义。 镇党员培训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学习培训列为干部授课内容。同时, 各部门利用新闻媒体进行两纲的宣传,镇妇儿工委办共举办培训班 15 期,知识竞赛 6 场,有奖知识问答 3 次、参 加答卷 1800 余人,发放宣传资料 5000 余份。司法、教育、卫生、劳动、文化、环保、妇联 等成员单位也都以现场咨询、 有奖知识竞赛、 张贴标语、 发倡议书等形式开展了各种宣传活 动,使社会各界对妇女儿童的生存发展状况有了进一步了解, 为两纲的顺利实施营造了良好 的社会氛围。(二)妇女纲要、儿童纲要实施情况评估1、妇女参与经济建设情况从经济

9、与人口情况来看,2010 年,全镇户籍总人口 7.69 万人,其中女性3.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 6.43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2.64 %o;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 35911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00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949 元。( 1)妇女就业人数逐年增加。 2010 年,全镇城乡女性就业人数达 3 万人,比 2000 年 增加 1.3 万人,女性就业人员占全社会的比重达 76%,高于妇女纲要确定的到 2010 年要达 到 40%的目标。从妇女与经济情况来看,2010 年我镇城镇单位年末从业人员为 8.28 万人,其中女性 3.29 万人, 城镇单位女性年末从业人员所占

10、比重达39.7%,比 2007 年所占比重高0.7 个百分点。从分行业城镇单位女性从业人员比重来看,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业、住宿 餐饮业、教育业女性所占比重最高,分别达70.37%、61.57%和 56.55%。( 2)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利。 2000 年,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为 2735 人; 2005 年为 21268 人;到 2010 年,增加到 191600人,其中女性参保人员 93875 人,比 2000 年增加了 83666 人。2003 年底,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为 3300 人; 2005年为 5231 人; 2010 年,增加到 127100 人,其中女职工参保

11、人数 60280 人,比 2000年增加了 55049 人。 女性参加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人数也大幅度增加。( 3)农村贫困妇女人数减少。一是城乡享受低保人数大幅度增加。 2004 年至 2010 年 我镇有 534971 人次享受城市低保, 有 27083 人次享受农村低保待遇。 我镇 2004 年城市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助为 40.26 元, 2010 年提高到 157.84 元,人均增长为 117.58 元。尤 其是对享受低保待遇的单亲家庭和孤儿, 在保障标准上都给予了很大的政策倾斜, 确保他们 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在春节慰问、福彩助学上,都优先考虑单亲家庭。二是加快完善我镇城

12、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做好农村散居五保户的基本生活。2010 年在全省率先将农村五保与城市三无对象的供养标准并轨,将原 1800 元 / 年供养标准, 提高到3120 元 / 年,按月打卡发放,实行城乡一体化救助体系。三是为改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居住环境。 我镇现有农村五保对象 187 人,有三所敬老 院, 190 张床位。近年来我镇对三所敬老院都进行了改造,其中三十岗乡敬老院列入 2007 年“515”民生工程, 2010年 1月投入使用,总投资 389多万元。居住用房为标准间,均配 有呼叫系统,大部分房间配有彩电、空调;附楼有阅览室、医疗室等服务设施;室外有健身 器材、游园、果蔬园等。 20

13、10 年大杨镇敬老院又列为“ 515”民生工程, 并在原址进行翻建。2、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 1)全镇女人大代表比例略减,女政协委员比例增加。2006 年区一届人大代表总人数为 189 人,其中妇女代表为 44 人,占总人数的 23.28%; 2007 年区二届人大代表总人数为 190 名,其中妇女代表为 40 人,占总人数的 21%;2010年人大代表总人数为 190 名,其中 妇女代表为 38 人(其主要原因是部分女代表提拔后调离本行政区域) ,占总人数的 20%。区 政协委员 2006年总人数为 145人,其中女委员数为 45人,占总数的 31。2007 年换届后, 区二届政协委员总人数

14、为 149人,其中女委员数为 39人,占总人数的 26。2010 年委员人 数与 2007年保持一致, 没有变化。2010年全镇企业各级工会代表大会中女性代表比例为36%,比 2006 年均有提高。董事会、监事会中女性代表比例为20%,与 2007 年的比例基本持平。(2)各级女干部比例有所提高。 2010 年全镇干部总人数为 211人,其中女干部人数为 73 人,占总人数的 34.6%,比 2006 年的 30%提高了 4.6 个百分点, 其中包括正处级女干部 1 人。 2010年,区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分别配备了 1 名或以上女干部,配备率均达 100%。 镇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在机构改革

15、以后,女干部配备率有了明显提高, 2010 年配备率达 60%,比 2006 年的 56%提高了 4 个百分点。 县处级后备干部中女性所占比例也有大幅度提高, 由 2006 年的 5 人提高到 2010 年的 10 人,比例提高了 50%。( 3)妇女参与基层社区管理的比例有所提高。2010 年底,我镇村民委员会成员和居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的比例为 31.8%,比 2004 年的 28%提高了 3.8 个百分点。(4)发挥各级妇联组织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有所提高。通过乡镇、街道、工业区妇 联主席和社区妇联主席、 村妇代会主任以及“两代表”、 一委员的有效民主参与, 发挥了民 主监督作用, 团结和

16、凝聚了广大妇女群众, 各级妇联组织为各级党组织联系广大妇女群众发 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形成了妇女儿童利益的有效表达机制, 推动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 同步发展。(53、妇女儿童与教育( 1)九年义务教育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九年义务教育覆盖,到2000 年底覆盖面超过100%;全镇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 2000 年已达 100%,中小学生辍学率均为 0。同时十分重 视保障三类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每年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都在98%以上。 2010年,全镇在校生共有三类残疾儿童少年 78 人(小学 62人,中学 16人),红星路 小学的特教班、 双岗小学的“关爱一体化”教育, 成为三类残疾儿童快乐成长的新乐园。 科 技教育普及率已达到 100%。( 2)妇女识字率稳步提高,男女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差距缩小。2000 年,女性成人识字率、女性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