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学下心得体会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9187874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声慢教学下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声声慢教学下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声声慢教学下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声声慢教学下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声声慢教学下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声声慢教学下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声慢教学下心得体会(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声慢教学下心得体会声声慢教学实录1.师:上课(师问好)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才女,她半世孤苦,却清高脱俗;她一生坎坷,却坚韧执着。她以“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的绝世才华书写着词坛光耀千秋的温婉与凄清,更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操,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她的才华与豪情让你我钦佩,她的悲苦与坎坷让你我伤怀。她就是李清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她的千古绝唱声声慢。(板书题目作者)2.师:本课的学习目标是:课件1 3.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来朗读一下这首词,并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词意。(采取提问的形式,从背景、词义、读音方面检查初读效果)

2、3.师:有人说李清照的声声慢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下面我找个同学来读一下。课件3朗读指导:1、要转换角色,置身诗境,体现出词人的愁情。 2、可用较为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 3、注意断句以及声音的抑扬顿挫。5.师: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这首词表达的感情吗?生:愁师:很好!如何来体现愁的?这七组叠词朗诵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别有一番愁情。大家在一起读一遍。师: “寻寻觅觅” 你觉得李清照在寻觅什么?李清照当时的境况怎样?该怎么读?(空虚怅惘,迷惘失落)-国破家亡夫死,寻觅往日欢笑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还可能是其它心爱之物。应该读出一种缓慢、

3、迷茫的感觉。师:“冷冷清清” 诗人她寻找到那些曾经失去的欢笑岁月了吗?冷冷清清是指哪里冷清?又该怎么读? (环境冷清,心境清冷)-生:寻觅的结果不但没有寻回失去的东西,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应是轻读、降调。一种凄凉、惨淡、师:“凄凄惨惨戚戚” 最后诗人的心理感受怎样?用通俗的语言概括该是怎么样的情感?又该怎么读呢?生:这里是写诗人的心理感受沉痛、凄厉。应该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 | 人的动作、神态 环境的悲凉 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空虚怅惘,迷茫失落 环境冷清,心境清冷 凄凉惨淡(二)缘愁选景王国

4、维人间词话中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当作者带着满眼的忧愁来观察四周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请问作者在词中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学:淡酒 晚风 孤雁 黄花 梧桐 细雨)在这些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意象当中,你感慨最深的是哪个意象?请说说你对这个意象的理解。师: 你喝过酒吗?为何李清照喝了三杯又两盏的白酒还觉得酒淡,莫非她是李白再世,酒仙第二?生: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看来酒是浇不了愁的,只能是举杯浇愁,愁更愁呀!自古以来借酒喻愁的句子就很多,大家能举出几句吗?(学生举出自己所知道的有关酒的诗句。)师:“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看来果然是“酒”文化就是“愁”文化啊!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B、秋风 师:怎么理解“晚来风急”?秋风渲染什么情绪?生:“晚”即可指晚上,也可指晚年,自喻晚年的凄苦悲凉.师:还有哪些写秋风的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结论:用秋风渲染愁情。C、过雁 师:为何说雁是旧时相识?在李清照的那首词中也写到雁?李清照看到大雁南来北往,伤心些什么呢?生:秋天大雁由北向南迁徙,李清照南下避难,所以觉得大雁旧时相识,并且在一剪梅当中写过:“

6、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尚且能按时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漂流困顿,寄寓他乡。以前尚可鸿雁传书,现在丈夫已死,家人疏散,就算有千言万语,也无人可托,无处可传,内心已是永远的绝望。师:还有哪些写“雁”的诗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沙师:诗人哀戚之际,南飞的大雁横空而过,她抬眼望去,多么像在溪亭近旁,绣水江边时常见的那只呀?北来的鸿雁啊,家国可曾无恙?溪亭可免于战火?藕花还那样娇艳吗?可南飞的雁群却头也不回地飞走了。只留下我一人独自徘徊伤心。D、黄花 师:黄花是什么花?黄花象征什么?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生:黄花就是菊花。李清照看到黄花的凋落,想

7、到自己漂零的身世,憔悴的容颜,更是愁上加愁。师: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E、梧桐细雨 师: 梧桐细雨在一起通常象征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运用想象的语言来描绘“黄昏时,梧桐细雨”的画面,留意情景结合。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一种凄凉悲伤的象征梧桐,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生:梧桐细雨象征着哀伤、愁丝。这里运用了白描的手法。白描就是用极为简省的语言来勾勒事物,抒发情感。生:窗前的梧桐树又飘下了几片枯叶,沉沉的夜幕里,偏巧这时又下起了淅沥的小雨,

8、难道上天也在忧愁哭泣吗?“滴滴答答,滴滴答答”的雨声,对于伤心的我来说,不仅是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在我那颗破碎的心上。师:以上这些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凄婉、愁苦、哀怨。 师:结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对前文的概括,“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等这些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哀愁又何止这些呢?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病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呢!?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眼前这一切使词人的哀愁重重叠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形容,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铺垫、渲染、对比,而是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9、”!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甚咀嚼。相形之下,就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逊色了。因为李后主的愁还可形容,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师总结: 我们刚刚分析p 的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生动化了,具体化了,无一字写愁,却处处惹愁。词作的中心是一个愁其实就在文字构成的种种具体细节中,咀嚼这细些锱铢文字,能打开你的扇扇心窗。就让我们伴着音乐,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齐声诵读,沉浸到这凄美绝然的意象中。(师生合作诵读:师引读,男生、女生各一人领读,全班齐读)(三)为何生愁的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

10、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尾句点愁,简单直白,反而更觉其神妙。但此时的“愁”与诗人写一剪梅的“愁”相比又多了多少深刻的内涵呢?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从1103年李清照写作一剪梅至1151年左右写成声声慢,时间过了大概半个世纪,可为“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到底命运在李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请同学们了解一下李清照大事记生: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它们都一连串地发生在李清照身上。晚景凄凉,没有子息的李清照就这么去了,带着一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连最公正的时间老人也没有记录。师:了

11、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假如说李清照的前期的愁是闲愁、闺愁,那后期是什么愁呢?(生:亡国之恨,孀居之悲,沦落之苦。)三、结语“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拭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价李清照: 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最后,让我们齐声背诵声声慢,在诵读声中向李清照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 淡酒浇愁”、“

12、秋风劲吹”、“征雁南飞”、“黄花憔悴”、“独首窗儿”“雨打梧桐”淡酒-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秋风-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秋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黄花-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梧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细雨-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青鸟不传

13、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声声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品读意象,把握作者情感。 2.技能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绪的丰富内涵。 3.情感目标:体会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作品的影响。 教学重点品读意象,把握作者情感;解析词人愁绪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体会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作品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写出来李清照青春年少时欢愉自得的好心情;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她后期创作的蕴含了深广愁思的作品。今天就来学习她凝结了万般愁情,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声声慢。二、走近词人李清照,(1084-约

14、1151),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留有作品集漱玉词。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少年历经繁华,中年饱经离乱,晚年漂泊孤苦。 (课件展示)三、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找同学朗读,同学点评、讨论,师补充朗读需注意的问题(准确,语速,语调,情感)。找同学再读,播放音乐。(播放背景音乐) 学生有感情地自由诵读。2.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课件展示问题) 明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板书:愁。) 次第:光景,状况。“这”指代什么?这:“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秋雨”等情景。四、文本探究1.初读,赏愁景(课件展示问题)(默读词作)思考:词人描绘了哪几幅画面,找出画面中的意象

15、,进一步分析p 这些画面或意象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愁绪的?(注意画面内容,景物特点,营造出的氛围)淡酒: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晚风:渲染愁情,环境凄清,衬托心境凄凉。 过雁:视觉,听觉。物是人非,怀乡怀人。 黄花:喻词人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 梧桐细雨:视听结合的画面,是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雨滴敲碎人心,衬托环境之静。(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大唐天子失去爱妃后失魂落魄的状态)词中的意象营造出了怎样的氛围?(冷清、凄苦、哀愁,此景在这种氛围之下,作者的愁苦确实浓得无化解。)画面中的人物把景串连起来(动态),悲苦、孤寂、迷茫,突显愁思之深。 (找同学读词作,感受词中意境。) 2.再读,悟愁心(课件展示问题)(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思考:词人愁从何来?可以和醉花阴中的愁比较。(体会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作品的影响)请同学们结合课本41页第一个注解思考这个问题。 早期之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