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学会保护自己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9184591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要学会保护自己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师要学会保护自己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师要学会保护自己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师要学会保护自己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师要学会保护自己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要学会保护自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要学会保护自己(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要学会保护自己-121 08:20:6|分类:教育感悟|举报|字号订阅中国政法大学的某专家被一学生无情的夺去了生命,山西忻州一民办学校班主任被学生残忍杀害。安徽2名小学生喝农药自杀称死了就怪数学教师,10岁小学生喝农药自杀 称作业没写完怕教师打,教师恶语伤人学生喝药自杀。这些日子,我们在一起议论的重要话题,就是谁来保护教师的问题。是啊,教师真的成了弱势群体,成了受害群体,成了需要保护的对象。教师已经成了高危职业! 其实,在得不到别人有效保护的时候,我们教师不妨要学会保护自己,善待自己,爱惜自己。从教近二十年来,接触的学生可以说近万人了,这些学生素质差别大,如果不能认真周密的分析好,对学生如

2、果不能采用不同的管理方略,就会浮现某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甚至会酿成大祸,危及自己的健康和生命。 一、把学生当做学生。我们常常讲以人为本,高喊什么理解万岁,可是贯彻起来就不是那回事。作为教师,要时刻想着,学生也和我们同样,同样需要尊重,学生的尊重需求和我们同样强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想一想学生是不是可以接受,心里能不能承受,千万不要突破了孩子的心理底线。所作出的决定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一下,掂量一下。不要逼迫学生接受,不要逼迫学生接受,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一条宽阔的有弹性的出路,事实上就是给自己留好退路,留好台阶。 不该激化矛盾的时候,千万要忍一忍,让一让,等一等,冷一冷。有些教师总是居

3、高临下,觉得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生,批评学生总是不留情面,不留脸面,让学生无地自容,以此达到羞辱学生的目的,这是十分错误的,也是十分荒唐的,也是十分危险的。学生正处在成长时期,处在情绪不稳定期期,事实证明,她们的判断力还不强,是非观念比较模糊,法制意识比较淡薄,干事容易冲动,并且随意性十分强,什么事均有也许想得来干得出来。你不给学生留面子,不给学生一点自尊,自己把自己推向了学生的对立面,学生就会想方设法进行报复,就想弥补自己的心理局限性,这不是太危险了吗? 二、解决问题要适可而止。学生有问题,应当找某些巧妙的措施去解决,解决到什么限度,教师一定要精确的掌握好火候。有些状况要适可而止,教师不

4、能得理不饶人,追究个没完没了。更不能用什么大话吓唬学生,不能以什么方式要挟学生,不能把学生逼到无法回头的道路上去。非得把问题搞个水落石出,非得把问题解决的清清晰楚,这是对的的,也是应当的。可是,有些时候,到一定限度就可以了,就圆满了,不需要再深追究了的,就应当合适适时打住。过,有时就是错,甚至是大错! 解决问题时,要学会察言观色,看学生的“脸色”行事。学生心情不好时,一般不要去急着解决。还要看学生而去,不同脾气,不同性格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解决方略,使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不要生硬的使用一种措施。特别是看待脾气大,性格特别古怪的同窗,要分析好,斟酌好,不可盲目乱来。更不能把小问题解决大了,把简朴的

5、问题解决复杂了,把对的的问题解决错了。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都注意留意学生,对学生的某些内心想法揣摩的很透彻,很到位。通过观测,教师在一定的时候,一定的问题上,该软的要软,该退的要退,该放的要放,该饶的要饶。三、要善于及时和学生化解矛盾,不给自己树立对立面。教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虽然心里想达到百分之百的满意,但事实上是不太也许的,往往会浮现这样那样的偏差,成果有个别学生不理解,导致教师和学生的误解,产生某些矛盾,这样的时候常常有.导致师生关怀紧张,浮现矛盾的状况诸多诸多。既有学习方面的,尚有生活方面的,尚有情感方面的。教师要做一种智者,要有广阔的心胸,在一定的状况下,要学会和学生积极化解矛盾,尽

6、量不要给自己树立对手。矛盾的化解一定要早,要及时,不要靠、等、留。有的教师觉得教师和学生化解矛盾,不值得,也没有面子,这是错误的想法。学生不理解、不接受的问题,要让学生想方设法理解,可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理解。师生之间,尽量不要浮现什么矛盾,教师一定要提前预见到也许会浮现矛盾的状况,把某些悲观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要真的留下什么后遗症。四、要见机行事,能解决得了突发事情,特别是和自己生命利益攸关的事情。识时务者为俊杰。古人的这句话,值得我们教师好好品味。对于有些不好解决的事情,不好解决的学生,教师一定要见机行事,要圆滑某些,这不是什么坏事,这是教师合适保护自己的需要。五、善于调查,掌握每一种学生

7、的思想动机,有良好的避免机制。防患于未然,这是人们常常说的一句话。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积极去调查理解学生的状况,摸清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的某些真实想法和动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学生想什么,有什么坏的打算,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有哪些错误的行动,作为一位高明的教师,应当摸得十分透彻,清晰。要常常走访学生,和学生交心,特别要培养和自己比较知心的学生,让这些学生去搞好调查,做好观测,以便为自己的下一步做思想工作服务。掌握了学生的动机,摸透了学生的心理,工作起来才放心,才安心。不能清晰的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学生想什么我们都察觉不了,分析不透,就会导致工作的被动。摸清一切状况后,我们就容易做工作,就

8、好应付,就能提早制定避免措施。及时避免,及时处置,及时化解,把积极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六、和家长沟通要讲究方略。教师如何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十分重要。教师一定要辨认好家长,把握好家长的多种状况,摸透家长的心理,对症下药。和不同的家长,讲不同的话,向家长反馈合适的问题,灵活解决和家长的关系。有的家长十分关怀孩子,对教师提的问题能对的的看待。有的家长喜欢听教师的好话,喜欢听教师报告的好消息,不喜欢教师说孩子的坏话。有的家长不在乎孩子,只要不出什么问题就行。有的家长狂妄无知,瞧不起教师,说话做事到处显得比教师优越。对于这些家长,教师一定要熟知,一定要辨别看待,一定要会和她们交往。对于蛮不讲理的家长,好挑剔的家长,仗势欺人的家长,欺软怕硬的家长,一定要做好记录,研究透彻。能会浮现的某些不必要的麻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