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防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9169715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9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防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隧道防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隧道防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隧道防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隧道防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防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防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隧道防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1、编制目的对隧道防排水施工进行过程控制,以保证隧道衬砌达到严密防水标准,不允许渗水,做到衬砌表面无湿渍。2、适用范围xx宝兰客专BLTJ-2标三工区麦积山隧道防排水作业。3、编制依据技术标准/质量标准: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3-2010,J 1149-2011);麦积山隧道设计图(宝兰客专施隧参20);双线隧道复合式衬砌参考图(宝兰客专施隧参201);一般地层辅助坑道参考图(宝兰客专施隧参203);防排水、监控量测及耐久性设计参考图(宝兰客专施隧参210);4、防排水设计 4.1防水设计

2、(1)隧道衬砌结构采用防水混凝土,其抗渗等级不低于P10;当地下水发育及具有侵蚀性时,抗渗等级不小于P12。(2)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拱部及边墙部位铺设EVA防水板加土工布防水。(3)拱墙环向施工缝处设置背贴式橡胶止水带加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防水;仰拱环向施工缝设背贴式止水带加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防水;纵向施工缝处设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加遇水膨胀橡胶止水胶防水。(4)拱墙、仰拱变形缝设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加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防水。拱墙、仰拱变形缝处衬砌内缘510cm范围内以聚硫密封膏封堵,其余空隙采用填缝料填塞密实。为减少仰拱变形缝两侧沉降,仰拱部位二次衬砌内设置12定位钢筋,钢筋环向间距50cm。(5)

3、明洞(放坡开挖的明洞边墙部位及拱部)外侧铺设防水板和3cm厚M10砂浆保护层。4.2排水设计(1)隧道内设双侧水沟和中心水沟,通过横向导水管连接。(2)全部隧道二次衬砌背后设环向盲沟;两侧边墙脚设纵向透水盲沟,盲管将地下水引入洞内侧沟。5、隧道防排水施工工艺流程隧道防排水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图1 隧道防排水施工工艺流程图隧道防排水采取“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在裂隙水较发育及有水文环境严格要求的地段,防排水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隧道防水等级为一级;隧道内设双侧水沟和中心排水管,中心排水管与侧沟以PVC排水管连接;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拱墙铺设防水板和土工布

4、防水;防水板背后设置环向HDPE50打孔波纹管,防水板下端墙脚处设置纵向HDPE80打孔波纹管;二次衬砌沉降缝及环、纵向施工缝采用复合防水措施;隧道衬砌施工并变形完成后,进行衬砌背后回填注浆。6、围岩及初期支护表面处理铺设排水管、防水板前应对初期支护的表面及渗漏水情况检查,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初期支护表面应平整,无空鼓、裂缝、松酥,并用喷射混凝土或砂浆对基面进行找平处理。(2)钢筋网、注浆管头、锚杆等凸出部位按图2、图3、图4先切断、遮盖后铆平后,用砂浆或喷射混凝土找平。图2 钢筋网处理图3 注浆管头处理图4 锚杆头处理(3)初期支护表面平整度应符合D/L1/10的要求(D为初期支护基面

5、相邻两凸面凹进去的深度;L为基层相邻两凸面间的距离,且L1m)。(4)基面出现股状涌水时,宜采用局部注浆、围截注浆法进行封堵,封堵后的剩余水量用排水盲管集中将水引入洞内排水沟排出。7、排水盲管施工根据设计,初期支护表面检查合格后,在拱墙防水层背后设置环向和纵向盲管,排水盲管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图5 排水盲管施工工艺流程图7.1环向盲管(1)在地下水不发育地段,环向间隔1012m设一道50mmHDPE打孔波纹管盲管。(2)在地下水不发育地段,环向间隔810m设一道50mmHDPE打孔波纹管盲管。(3)在地下水不发育地段,环向间隔68m设一道50mmHDPE打孔波纹管盲管,对集中出水点须单独设盲管

6、并引入侧沟,大面积渗水适当加密。(4)环向HDPE打孔波纹管盲管在隧道侧沟泄水孔处,将排水盲管直接拉入侧沟。(5)环向HDPE打孔波纹盲管采用PE板窄条固定,用5cm长水泥钉锚固在喷层面上,锚固间距可按拱部5080cm,边墙80150cm布置。7.2纵向盲管(1)沿隧道两侧边墙底部纵向设置80mmHDPE打孔波纹管盲管,并分段1220m引入隧道侧沟内,引排防水层背后的积水。(2)环向HDPE打孔波纹盲管采用PE板窄条固定,用5cm长水泥钉锚固在喷层面上,锚固间距按50cm布置。7.3盲管施工要求(1)衬砌背后设置的纵、横、环向排水盲管应符合设计要求,可根据渗漏水情况适当增设、调整。通向水沟的泄

7、水管应有足够的排水坡度。(2)排水盲管必须固定牢固,敷设顺直。(3)边墙泄水管施工时用土工布将孔口堵住,防止异物堵塞孔口。(4)纵环向盲管、泄水管、排水管必须按照设计连通,管体间采用三通连接,组成完整有效的排水系统。8、防水层施工防水板采用分离式,先铺缓冲层,再铺防水板,防水板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防水板采用防水板作业台架铺设,台车长度12m,台车加工要求轻便、灵活、方便施工。8.1缓冲层施工缓冲层采用土工无纺布,土工布重量400g/m2。用射钉或膨胀螺栓将热塑性垫圈和土工布固定在基面上,具体设置见图7。图6 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图图7 热熔垫圈固定缓冲层示意图首先在拱顶标出隧道纵向中心线,使土工

8、布的横向中心线与拱顶的标志重合,从拱顶开始向两侧下垂铺设。土工布应平整顺直地铺设在基层上,搭接宽度不小于5cm,用射钉或膨胀螺栓将热塑性垫圈和土工布固定在基面上,固定点的间距可根据基面平整情况确定,拱部0.50.8m,边墙0.81.0m,隧底1.01.5m,呈梅花形布置。固定点应设在喷混凝土层的最凹处保证土工布与喷层的紧贴。根据实际的情况,固定点数量可以适当增加。8.2防水板施工土工布铺设后,即可铺设防水板,其方法:施工前进行精确放样,弹出标准线进行试铺,尽量减少接头。标出土工布拱顶中线,防水板中线与拱顶中线一致,从拱顶向两拱脚、边墙对称铺设。采用电热压焊器将防水板与热塑性垫圈热熔焊接,焊接牢

9、固,整个防水板无一穿孔。防水板程度的固定要松紧适度并根据基面的圆顺留足余量。防水板搭接边采用具有双焊缝、调温、调速热楔式功能的自动爬行式热合机热熔焊接,细部处理或修补采用手持焊枪。环向铺设时,下部防水板应压住上部防水板;防水纵向搭接与环向搭接处采用丁字接头,除按正常施工外,再覆盖一层同类材料的防水卷材热熔焊接法焊接。具体见图8。图8 防水板搭接示意图防水板搭接宽度不小于15cm,分段铺设的防水板边缘部位预留至少60cm搭接余量。搭接缝应采用热熔双焊缝,单条焊缝的有效焊接宽度不应小于15mm,不得焊焦焊穿。搭接缝焊接质量检查应按充气法检查,发现漏气及时修补。防水板搭接缝应与施工缝错开1.0m2.

10、0m。防水板搭接见图9。图9 防水板搭接示意图为保护防水板,按照设计,衬砌内钢筋接头采用钢筋接驳器连接,如需焊接,对边墙腰线以下部位的防水板采用钢板或石棉板加以遮挡,以防止焊渣掉落后烧坏防水板。浇筑混凝土时设挡板,防止混凝土直接泵至防水板,避免损坏防水板。洞身与附属洞室连接处的防水板铺设按图10施做,不得形成水囊、积水槽。图10 正洞与附属洞室连接处防水层施做示意图明洞与隧道防水层搭接时,隧道防水层应延伸至明洞,并与明洞防水层搭接良好。见图11。图11 明洞与隧道防水层搭接示意图9.施工缝及变形缝防水施工防水混凝土自身的防水性能较好,只要完全按照施工工艺操作,就可以获得满意的防水效果,但如果施

11、工缝、变形缝等防水薄弱环节处理不好,防水混凝土就会失去作用,所以施工缝及变形缝处理是防排水施工的重要控制点。9.1施工缝防水隧道分段浇筑的混凝土施工缝分为纵向施工缝和环向施工缝两种,衬砌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设置。按照设计拱墙及隧底环向施工缝采用中埋止水带、背贴止水带的复合防水构造设计,边墙纵向施工缝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及橡胶中埋止水带的复合防水构造设计。具体构造见图12、图13、图14。图12 拱墙环向施工缝防水构造设计图图13 隧底环向施工缝防水构造设计图图14 边墙纵向施工缝防水构造设计图9.2变形缝防水环向施工缝应与变形缝结合设置,变形缝要贯通二次衬砌拱墙、仰

12、拱,在变形缝部位中部设中埋橡胶止水带、外贴止水带和嵌缝材料组成复合防水层。变形缝内侧采用密封膏进行嵌缝密封止水,密封膏要求沿变形缝环向封闭,任何部位均不得出现断点,以免出现串水现象。变形缝防水措施见图15、图16。图15 拱、墙环向变形缝防水构造图图16 隧底变形缝防水构造设计图9.3背贴式止水带背贴式止水带施工工艺见图17。图17 背贴式止水带施工工艺流程图9.4中埋式止水带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工艺见图18。 图18 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工艺流程图9.5遇水膨胀止水条遇水膨胀止水条施工工艺见。图19遇水膨胀止水条施工工艺图9.6止水带连接止水带的长度应事先向生产厂家定制,尽量避免接头,如确需接头,应

13、选在二次衬砌结构应力较小的部位,连接方式有搭接、复合连接、对接。具体见图20图20 止水带常用接头形式粘接前应做好接头表面的清刷与打毛,接头处选在衬砌结构应力较小的部位,粘接采用热硫化连接的方法,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cm,焊接缝宽不小于50cm。也可冷接法应采用专用粘结剂,冷接法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cm。设置止水带接头时,应尽量避开容易形成壁后积水的部位,宜留设在起拱线上下。衬砌脱模后,若检查发现施工中有走模现象发生,致使止水带过分偏离中心,则应适当凿除或填补部分混凝土,对止水带进行纠偏。9.7密封膏拱墙变形缝处衬砌内缘5-10cm范围内以密封膏封堵,其余空隙采用填缝料填塞密实。为减少仰拱变形缝两侧沉降,仰拱部位二次衬砌内设置12定位钢筋,钢筋环向间距50cm,仰拱变形缝采用填缝料填塞密实。10、双侧水沟和中心水沟施工双侧水沟施工时要保证流水坡度,采用大块组合钢模,整体浇筑,盖板洞外预制,保证所有盖板铺设平稳,无晃动或吊空,边缘整齐,两端与沟壁的缝隙用砂浆填平。施工检查:施工中应特别注意检查基础的总体坡度、段落坡度、不得高低起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