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竹子文化 创农村特色学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9162173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弘扬竹子文化 创农村特色学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弘扬竹子文化 创农村特色学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弘扬竹子文化 创农村特色学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弘扬竹子文化 创农村特色学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弘扬竹子文化 创农村特色学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弘扬竹子文化 创农村特色学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弘扬竹子文化 创农村特色学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弘扬竹子文化凸显校园特色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大家好!鹿鸣小学七里校区地处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七里乡,境内气候温暖湿润、 山涧百虫,山峦叠嶂、如烟如梦,横跨其中的七里香溪身姿曼妙、超凡脱俗,而 连绵的百万亩竹海更是蔚为壮观、赏心悦目,有“浙西大竹海”之美称。古人云: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道出了竹子在中华文化中的深远意义,它虚心自 持,高风亮节,乃君子写照,其品性、风韵都成为文人雅士歌颂和追求的对象。 而这些品质就更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去深入挖掘,在教学中渗透,培养出具有竹 子精神的新一代!鹿鸣小学和七里校区的领导、老师们就是领悟到这些,因地制 宜打造以竹文化为特色的校园建设,通过营造浓厚的

2、竹文化氛围,引竹入校园, 将竹之精神“虚心自持 节节向上”作为校训,打造竹韵味的课堂,创造竹特色 的校园舞台,让师生在赏竹、论竹、研竹、品竹、画竹、写竹、做竹中品格得到 提升,在摸索与探究中走出一条具有乡土气息的特色农村小学办学之路!因此, 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弘扬竹子文化创农村特色学校鹿鸣小学七里校区打造竹文化特色学校情况汇报一、竹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一一朵朵奇葩迎春来竹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是以“与竹相关的一系列活动”为载体,通过多种途径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七里校区创设竹文化校园的过程中,我们开展 过全校师生参与的大综合活动,开展过不同班级不同内容的小综合活动,也开展 过才艺技巧型的综合

3、实践活动学生在各类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了综合能力 的提升。1、竹文化实践基地“生在农村,长在竹乡”,身为七里校区的学生,他们有城市学生难以比拟 的优势,那就是他们拥有广阔的劳动实践舞台。为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我们在 校园的一角种竹子,又向学校附近的农户租赁了一块竹园,开辟了竹文化实践基 地。在实践基地中,我们教学生如何培育竹;我们带领学生给竹施肥,挖竹笋; 我们向学生讲解竹林丰产措施,还邀请学生家长来给同学们上课学校还投入 资金采购各种竹子,种植在竹文化实践基地中,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真正了解竹 的知识,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竹的了解。2、竹蔑匠进课堂竹子浑身都是宝,了解竹子,还要了解竹子的功能。为

4、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 情,给予他们独特的生活体验。我们在深思熟虑之后专门邀请七里乡非常有名的 蔑匠走进课堂,为全校师生上课。当蔑匠那带着浓厚地域嗓音的普通话在教室里 响起的时候,不要说学生们,老师们的心也跟着飞扬起来了。课后,老师们、学 生们捧着新学的竹制品一一一个竹鸡蛋、一个绔饭桶的竹圈、一把扫把、一个竹 篮子,开心不已这样的体验是与众不同的,也是印象深刻的。3、小课题了解竹文化“竹子的类型非常多,据调查,竹子一共有1200多个种类,它们生活在世 界各地”这是七里校区三年级学生在计算机课上查找的资料,这也是七里校 区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之一一一通过电脑,查找资料,制作属于四人小组的小课 题。开展

5、这一活动之前,每个班的班主任先在班里进行分组,然后不同小组讨论 出自己想要研究的主题。在确定了主题之后,他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制定综合实 践方案,明确分工。然后,在电脑课上,他们针对性地查找相关的资料,并将这 些资料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他们坐在一起讨论资料的实用性,并结合自己的 生活经验对它们进行整理,并制定出下一步的研究方案。几节计算机课下来,他 们的资料丰富了,齐全了。于是,小组里的所有同学便坐一起,开始讨论自己这 个研究的总结报告。从实践结果来看,山里的孩子和城区的孩子一样优秀。一开始,他们的动作 很慢,但他们接受得很快。现在,七里校区的学生已经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小 型的综合实践研究活

6、动,能通过小组讨论撰写比较完整的结果报告。学生的动手、 动脑、研究、分析、总结能力都得到了提升。4、广播室成为竹艺新展示台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展示平台,大队部结合校园竹文化建设,开通了“竹韵悠 悠”广播站,并在广播站中专门开设了 “竹艺空间”栏目。广播站采用全校师生 投稿,五、六年级轮换主持的方式开展。每周三,广播中都会播出关于竹艺的各 种内容,从竹诗到竹乐,从竹工艺品到竹生活用具,应有尽有。学生们在开展活 动与静心聆听中和竹文化靠得更近了。5、兴趣小组一一品味竹之乐学生是校园竹文化建设的的主角,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特色农村小学建设 的终极目标。所以,学校抓住七里校区小班化的特色,根据个人的爱好、

7、兴趣、 特长,开展了与竹相关的各类兴趣小组活动。如:竹笛兴趣小组、竹画兴趣小组、 竹片字兴趣小组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张扬 学生的个性,并进一步推进学校校本特色建设。二、竹文化学科渗透活动 雨润物细无声竹之美,在其形,亭亭玉立;竹之美,在其用,功能众多;竹之美,更在其 神,风欺雪压不折,始终傲然挺立。开展校园竹文化建设,我们让学生走近竹子 的生长规律,走近竹子的种种功用,我们更希望学生能在校园竹文化的熏陶中学 习竹的精神,将竹之风骨和自己的修身立命相结合,为未来的七里建设培养一批 具有高尚素质情操的新型农民。出于这种考虑,我们将竹文化建设渗透进各个学科,在日常教学中

8、进行“春 风化雨”般的渗透。1、美术学科的竹文化教育郑板桥是古代文人墨客中爱竹的代表,他爱赏竹,诵竹,更爱画竹。据说, 他一生画竹上百幅。在七里校区竹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将竹文化渗透到美术 学科中,进行了竹文化美术教育。(1)竹叶贴画竹叶贴画,顾名思义,就是用竹子、竹叶贴出一幅幅精美的画作。由于七里 校区的美术教师是鹿鸣本部资深的美术教师担任的,所以,他们的指导非常到位。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出了精美的作品:栩栩如生的金鱼,生动有趣的蜗 牛学生的思路打开了,空间想象能力提高了,作品也就丰富多彩了。(2)竹片画你们肯定没见过用竹片创作的画艺精品,它们是那么独特,你用别的工具, 根本不可能

9、画出那种味道的画作。开展竹文化校园建设以来,我们将很久以前七里人民广为传颂的竹片画引进 了美术课堂。我们觉得:这是文化的瑰宝,如果它遗失了,觉得遗憾的不仅是我 们学校,还有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七里校区的罗太波老师对竹片画有多年的研究,学校里的年轻老师利用课余 时间,拜罗老师为师傅,认真学习竹片画。罗老师也走进美术课,为学生们上课, 学生们看到一片普通的竹片、一点普通的黑墨水能幻化出如此美妙的作品,都惊 讶不已,学习的兴趣也很浓厚。现在,在七里校区,学习竹片画已经蔚然成风。(3)竹片字古来书画一家,学习了竹片画,自然也少不了竹片字。所谓竹片字,就是用 竹片写的字。这种字看上去的感觉就像竹子,很独特

10、。我们将竹片字也引入美术 课堂,让学生在认真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竹子的奇妙。(4)竹子写生在进行竹文化渗透的过程中,我们的美术教师还将学生们带出教室门,领着 他们走进竹文化实践基地,在竿竿翠竹前进行竹画的系列指导。学生们在大自然 的怀抱中尽情地感受迎面飘来的竹之清香,在老师的指导下观竹,画竹。用一首 诗来说,就是一一画竹之前先观竹,胸有成竹方下笔,古来郑燮就如此,而今师 生亦效仿。(5)创编七里校区的竹文化美术教辅用书由于七里校区地处山区的一些局限性,我们结合美术教材中的内容,创造性 地使用教材。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创编了一套拥有七里校园竹文化特色的美术教 辅用书。这套教辅用书分为高段和低段两类。低

11、段的美术教辅以简单的竹器具为主: 竹碗、竹筷子、竹茶杯;高段的美术教辅以较复杂的竹器具和竹片字、竹片 画组成。教材生动有趣,已经在各个年级进行教学,效果很好。2、音乐学科的竹文化教育在古代,弦乐被成为“丝竹”,竹笛、竹箫、葫芦丝各种竹乐器大大丰 富了音乐世界。在创建校园竹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引竹文化进音乐课堂,我们利 用音乐欣赏,让学生们欣赏古今中外经典的竹乐;我们教学竹笛的演奏方法,并 根据不同年级选择难易程度不等的曲子,教学生吹奏。现在,七里校区的教师, 人人会吹竹笛,人人会画竹画,我们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让七里校区的每 个学生都能吹竹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当他们离开校园,走

12、上社 会后,他们的业余生活中就多了一个休闲项目,他们的生活品味也就提高了。3、语文学科的竹文化教育在语文学科中,我们主要渗透一些与竹有关的诗词名篇,让学生们在茶余饭 后进行诵读。并定期开展“竹诗歌朗诵”活动。学校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整理了 “竹 诗必背20首”、“竹诗选读20篇”,并请校级书法家付老师将它们制作成精美的 字帖。这套纯手工的古诗集通过复印,成为了每个班级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4、计算机学科的竹文化教育在计算机学科中,我们引导学生查阅竹文化资料,了解竹子知识。同时,我 们教学生电脑作画,让他们尝试新的作画方式。5、竹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此同时,学校还专门开发了竹文化校本教材。这套竹文化校本

13、教材分为竹 与自然、我与竹的故事等四部,是非常适合农村小学生阅读的校本教材。三、竹文化陈列室一一满园皆是春意闹1、独特的评价机制,陈列学生的竹制品自从竹文化校园建设开展以来,可以说,我们和学生一起成长,我们收获了 很多。如何让这些收获长期有效地保存下去呢?如何长期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学习 兴趣,使竹文化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呢?我们在深思熟虑之后,确定了一个 独特的评价机智一一在四间竹文化陈列室中腾出一间,专门保存学生的精彩作 品。当班主任将这个消息在班中宣布,一些精致的学生作品被选中放进竹文化陈 列室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2、打造七里乃至衢城的竹文化小型博物馆现在,我们将竹文化陈列室分成四

14、类:竹生活用品,竹生产用具,竹工艺品 和玩具,还有学生作品。我们的竹文化陈列室是非常有档次的,我们从七里乡的每个村中收集了古老 的竹制品,许多竹制品都是你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像雕花的竹层篮,至今已 经有170多年的历史;竹子做的独轮车这些竹古董原本一直被村民们闲置在 家里,竹子做的东西不容易保存,时间长了就很容易损坏,一旦损坏,村民们就 将它们扔了或者当柴火烧了。这是我们乡土文化的流失。村民们没有保护的意识,我们学校有。在创建校园竹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利 用家长学校,多次和家长面对面交流。七里的家长们是非常淳朴的,他们对学校 的工作非常支持。他们把家中积满了灰尘的竹古董送到了学校。现在,我们的

15、竹 文化陈列室已经初具规模。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七里乃至衢城的竹文化小型博物馆。四、我们的收获一一首喜闻硕果香一路走来一路探,一分辛苦一份收获。迈着坚实的脚步,我们不畏风雨,在 前行的道路上,我们品尝到了果实的芬芳。现在,走进七里校区,映入眼帘的是遍布校园的竿竿翠竹,是墙壁上古今名 家的竹之佳作,是宣传栏里风格各异的竹乡轶事,是每周一言中修身养性的竹言 竹语萦绕耳畔的是悠然的笛声,是竹诗的吟诵声,是“竹韵悠悠”广播室动 听的竹知识播报可以说,我们将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变成了竹文化的训练场, 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块土地都育人,我们将平面的竹文化变成立体的竹 文化,构建了一个底蕴深厚、和谐健康、催人

16、奋进的竹特色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变了,七里校区的老师也变了。伴随着竹文化系列活动的开展,老 师们和竹子走得更近了,对七里这片土地的了解更深了,对竹文化的意义了解得 更深刻了。如果说,竹文化的开始是校园环境的外化布置的话,那么,现在,七 里校区的老师们已经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了竹文化的魅力,他们被深深地吸引,被 深深地感动。艾青曾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只有老师们对竹文化、对七里教育爱得深沉,他们才会全身心的投入,他们的教 育才会更富实效性。当然,改变最大的要数学生,在竹文化系列活动中,学生们亲身体验了丰富 多彩的竹艺术,他们的创作灵感被充分激发,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书画,一篇篇声 情并茂的佳作,一件件造型奇特的竹制品均出自他们灵巧的双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