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9162083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贺莉 【摘要】: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同时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合作学习的主要益处表现为: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

2、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在优化意识培养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团队精神与互助精神,实现有差异的学生的同时发展,弥补了教师教学的不足。综上所述,笔者根据教学实际设计了一个四人学习小组(见图3-1-1),提出了针对新授课与复习课的两种具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见表3-1-2)。其中新授课由反馈测验,新课导入;阅读课本,自我质疑;合作交流,展示评价;教师点睛,知识内化四个环节组成;复习课主要采用小组竞赛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此合作学习模式构建的基础上笔者在泰安市南关中学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在教学实验中,以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为自变量,以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合作能力、

3、学习的适应性及学生的生物学习成绩作为因变量,严格做好无关变量控制,并进行资料统计、数据分析,同时描述差异特征。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如:对学生而言,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成绩,促进素质发展;能够丰富学习方式,有利于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各种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受益匪浅:通过多次的学习、培训、实践,使笔者对合作教学的基本理论形成了正确的认识,实践经验使笔者切身体会到,合作学习应从起始年级抓起,各学科同时开展,只有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才会慢慢产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才会逐步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要想保证合作的顺利完成,师生必须共同努力,同时具备合作技能。同时课堂评价是保证合作学习正常持久开展的有力保障,在合作学习中,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式。 总之,生物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该立足于生物新课程改革,以素质教育为最高政策理念,以创新能力的培养、学习质量的提高为追求,充分发挥教师的帮助者、支持者的作用,从教学目标的设计、课程资源的开发、认知工具的选择与利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与陶冶等方面进行思考与设计,真正让学生在快乐、兴趣中学习生物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关键词】:生物 合作学习 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