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期末复习(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9161917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期末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金融学期末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金融学期末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金融学期末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金融学期末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学期末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期末复习(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融学复习要点一、考试题型1. 名词解释(每题2分,5题共10分)2. 判断题(每题1分,10题共10分)3.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0题共10分)4.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10题共20分)5. 计算题(2题共10分)6. 问答题(5题共30分)7. 案例分析题(10分)(计算题可以带计算器。请遵守考场纪律,在一个半小时之内请不要离开考场。)二、每章要点内容:1、货币 理解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本质:货币是在商品和劳务交易中被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是一般等价物职能:交易媒介、价值标准、支付手段、财富储藏手段、世界货币掌握货币制度及其类型;货币制度:货币材料的规定;货币单位的确定;货币铸造、发行与

2、流通的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类型: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劣币驱逐良币”也称格雷欣法则,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名义价值不变的(法定比价)的货币流通条件下,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回避(良币)就会被人们融化、收藏或输出国外而退出本国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作为主要流通手段充斥市场。了解货币层次的划分。按流动性分:通币、货币、准货币通币货币,狭义货币,主要用于购买和支付准货币,广义货币,主要用于财富储藏流动性通币最高,准货币最低2、信用熟练掌握民间信用(民间借贷)与高利贷的区别;P24民间借贷:专指发生在个人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借贷,通常没

3、有规范的借贷合同高利贷: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但严格遵循借贷规则的信用行为,以取得高额利息为特征的借贷活动。关系:市场资金紧张,借贷困难时,民间借贷的利率会大幅上涨,可能变为高利贷;反之,市场资金宽松,借贷容易时,民间借贷的利率会大幅下降,高利贷可能变为普通民间借贷。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4倍的借贷属于高利贷。高利贷不予保护但并非违法。掌握信用的基本形式;p26根据主体不同: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消费信用、国家信用、国际信用商业信用:含义: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以赊销或者预付货款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基本形式:赊销和预付货款特

4、点:商业信用以商品形态提供商业信用是一种直接信用商业信用的主要工具是商业票据地位:最基本的信用形式局限性:信用的规模金额有限;商业信用的使用方向和范围有限;信用链条有限商业信用的中介工具商业票据 银行信用:定义: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贴现等方式所形成的信用。特点:银行信用是间接信用银行信用以货币为借贷对象广泛性:小额大额;短期-长期地位:克服商业信用的缺陷,在整个信用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国家信用:定义:国家信用是指政府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放债的一种信用形式。特点:国家信用的主体是政府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是发行债券国家信用的种类

5、: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担保债券消费信用:定义: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用于消费支出的信用。分类:分期付款:销售商提供给消费者的一种信用消费贷款: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贷款信用卡国际信用:含义:国与国之间的企业、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及国际经济组织提供的信用形式分类: 国际商业信用 国际银行信用:出口信贷(卖方信贷、买方信贷)、国际银团贷款、银行发行国际债券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政府贷款掌握信用工具(金融工具)的特点。特点:偿还性、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了解直接信用、间接信用的区别和联系;划分:以是否有中介人参与为依据划分的两类不同的信用方式直接信用:没有中介

6、人参与而由借贷双方直接进行借贷的一种信用方式。基本方式是发行股票、债券。间接信用:必须通过中介机构的媒介才能进行借贷的信用方式。间接信用主要指银行信用。银行既是债务人又是债权人,充当了融资的媒介。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共同构成全社会信息总量。我国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间接信用为主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3、利息与利率 掌握单利、复利的计算;单利:计算利息的特点是对利息不再付息。复利:是一种将上期利息转为本金并一并计算利息的方法(利滚利)。复利反映利息的本质特征。若I为利息额;P为本金;r为利率;n为借贷期限;S为本利和或者叫终值,则(1)单利法的计算公式:I=Prn; S=P(1nr)(2)复利法的计算公

7、式:S=P(1+r)n ; I=SP例如,一笔期限为3年、利率为6的100万元的贷款。按单利法和复利法计算,利息总额和本利和分别是多少?按单利法计算,利息总额和本利和分别为:I=1000000 6 3=180000元S=1000000(136)1180000元按复利法计算,利息总额和本利和分别为:S=1000000(16 )3 1191016元I= 1191016 1000000 =191016元理解利率的分类; 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掌握利率的影响因素; 平均利润率:是决定利率的基本因素,也是利率的最高界限

8、 借贷资金供求状况:供给大于需求,利率下降。反之 违约风险:风险越高,利率提高。反之 偿还期限:偿还期越长,金融资产流动性越低 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调高利率。反之 利率管制:经济体系存在金融抑制。利率管制是由货币当局直接制定官方利率或限定利率浮动界限 国际利率:国际利率水平对国内利率水平的影响通过资本在国际间的移动来实现。掌握利率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 发挥集聚资金和引导资金流向的作用 调节银行信贷规模和结构,促进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发挥调节货币流通和稳定物价作用 发挥调节汇率的作用4、金融市场 理解金融市场分类; 市场标的物不同: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衍生金融市场 金融中介

9、参与的特征:直接金融市场、间接金融市场 市场的次序:一级市场(发行或初级市场)、二级市场(流通或次级市场)一级是二级的基础和前提,二级是一级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了解QFII和QDII的区别。QFII资本输入;QDII资本输出掌握货币市场的定义及主要金融工具;定义: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交易的机制总称。金融工具:中央银行票据、同业拆借、回购协议、银行承兑汇票、短期政府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掌握资本市场的定义及主要金融工具;定义: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中长期金融市场,基本功能是实现并优化投资与消费的跨时期选择。金融工具: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投资基金市场5、商业银行了解商业银行的性质、组

10、织形式;性质:以追求利润为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是企业 商业银行是特殊企业 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企业组织形式:单一银行制、总分银行制、控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掌握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分类:贷款、贴现、证券投资贷款:按期限:短期、中期、长期贷款按贷款保障程度:信用、担保贷款(抵押、质押、保证贷款)按还款方式:一次性偿还、分期偿还贷款按发放贷款的自主性程度:自营、委托、特定贷款按贷款的质量和风险程度: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贷款贴现:商业银行对企业提交的未到期并经承兑的商业汇票扣除一定的利息之后,给付一定额度资金的融通行为贴现利息=票面金额x贴现率x贴现期贴现净额=票面金额贴现利息证券投资:

11、对象是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包括中央银行票据)掌握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分类:资本金、存款、非存款负债资本金:股本或实收资本、各种公积金或盈余、风险准备金存款: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非存款负债: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回购协议、发行金融债券、向国际金融市场借款了解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概念:凡不需要动用自己的资金,而是以中介身份,利用银行人才、技术、设备等优势,代客户办理各种委托事项,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汇兑业务、信用证业务、代收业务、同业往来、代客买卖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掌握在假设前提下派生倍数(存款扩张乘数)的计算及其决定因素。派生存款总额=原始存款*存款扩张乘数

12、派生存款乘数=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派生存款乘数的基础上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现金漏损率:K超额准备率:e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的比率:t 表示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部分缴纳的存款准备金:r*t公式表达:熟练掌握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及其关系;经营原则:安全性(前提)流动性(条件)统一性(目的)关系:三性原则的统一性、三性原则的矛盾性、三性原则关系的协调?了解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债务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向股东提供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股东已缴股金的,以及中央银行对资产负

13、债方面的其他规定。)6、中央银行了解主要各国的中央银行的名称;瑞典银行、英格兰银行、俄罗斯银行、德国国家银行、保加利亚国家银行、乌拉圭银行、日本银行、大清户部银行掌握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 发行的银行:保证及时供应货币;合理调节货币数量;加强货币流通管理 银行的银行:集中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组织商业银行的票据清算 政府的银行:代理国库;对国家提供信贷;管理国家的外汇和黄金储备掌握中央银行的基本业务(资产、负债、中间业务)。资产业务: 贷款业务(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放款、对政府的贷款、其他放款) 再贴现业务 有价证券买卖业务 黄金、外汇储备业务负债业务: 资本业务 货币发行业务

14、 存款业务(来自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中间业务(支付清算): 集中办理票据交换 结清交换差额 办理异地资金转移7、金融体系了解投资银行的业务 证券承销 证券交易 兼并与收购 资产管理 风险投资 资产证券化 金融衍生工具的创设与交易了解政策性银行的特点资本金由政府拨付不以盈利为目标(保本微利)资金来源主要靠发行金融债券,不吸收公众存款具有特定的业务领域,为贯彻产业政策和发展目标服务中国的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信贷银行8、金融风险 p155理解金融风险的特征 普遍性 隐蔽性 扩散性 周期性 可控性金融风险的分类 按发生的范围: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按风险形成原因的不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合规风险、声誉风险等9、货币供求了解我国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流通中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住房公积金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同业存款称为狭义货币量,称为广义货币量,-是准货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