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鹤煤十矿6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9161719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120 大小:3.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鹤煤十矿6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鹤煤十矿6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鹤煤十矿6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鹤煤十矿6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鹤煤十矿6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鹤煤十矿6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鹤煤十矿6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 南 理 工 大 学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姓 名: 学 号:学 院: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班 级:采矿本10-1班设计题目:鹤煤十矿6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指导教师:职 称:副教授二一二年六月前 言前 言毕业设计是大学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它让我们对大学几年学过的东西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再巩固,从而为后面马上要参加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次设计的题目是鹤煤十矿6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设计所用资料均收集于毕业实习矿井,在指导老师的精心帮助下,经过三个月的设计终于完成了对整个矿井的专项初步设计。本设计的井田面积为8.8648平方千米,年产量60万吨。井田内主采煤层二1煤赋存比较稳定,煤

2、层平均倾角27,平均煤厚3.50m,整体地质条件比较简单,在井田范围中部有断层发育。沼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相对较高,涌水量大。该矿井二1煤有煤尘爆炸危险性,不易自燃,自燃发火周期为6个月。根据实际的地质资料情况进行井田开拓和准备方式的初步设计,该矿井决定采用立井多水平(暗斜井延伸)上山开采的开拓方式,为降低巷道的掘进率、维护率及充分利用巷道的断面,-300运输大巷采用机轨合一巷的方式。设计采用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回采工艺,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对矿井运输和矿井通风等各个生产系统的设备选型计算,并对矿井安全技术措施作出了简单的论述,完成整个矿井的专项初步设计。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

3、采用先进技术并借鉴现代化矿井的经验,实现一矿一面高产高效矿井,从而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三个月的设计里,指导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在这里我衷心的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陈晓祥,同时也感谢关心我们设计的学校领导以及给予我帮助的同学们。由于自己所学知识有限,以及采矿专业本身的严谨性和时间的有限,在编写过程中难免有不足和错误之处,敬请老师批评,指正并原谅。目 录目 录1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11.1井田概况11.1.1 交通位置11.1.2地形、地势及地貌特征21.1.3 气象31.1.4 区域经济概况31.1.5 煤矿开采情况41.2地质特征41.2.1井田内的地层情况41.2.2 区域水文地质

4、特征61.2.3井田水文地质特征71.2.4矿井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分类81.2.5 地温和地压91.2.6 井田煤层特征101.2.7 煤质101.2.8 矿井瓦斯121.2.9 煤尘爆炸性和煤的自燃倾向性122 井田开拓132.1井田境界及储量132.1.1 井田划分的原则132.1.2 划分井田的方法132.1.3 井田境界132.1.4 矿井工业资源储量142.1.5 矿井可采储量162.1.6 矿井的设计可采储量182.2 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92.2.1 矿井工作制度192.2.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92.2.3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202.3 井田开拓方案比选212.3.

5、1 影响设计矿井开拓的主要因素分析212.3.2井田开拓中若干问题分析222.3.3 比较开拓方案252.3.4确定方案302.4井筒302.4.1主井302.4.2副井312.4.3风井322.5 井底车场及硐室332.5.1 井底车场形式的选择332.5.2 线路总平面布置342.5.3 马头门线路长度362.5.4 道岔及弯道的连接尺寸计算372.5.5 井底车场线路总平面布置412.5.6 井底车场通过能力计算412.5.7 确定井底车场主要巷道断面432.5.8 井底车场硐室442.5.9 其他硐室463 大巷运输及设备473.1 运输方式的选择473.1.1运输方式473.1.2运

6、输系统473.2 矿车483.3 运输设备选型483.3.1列车组成的计算493.3.2电机车台数的计算534 采区布置及装备564.1采煤方法564.1.1采煤工艺方式564.1.2回采巷道的布置564.1.3工作面长度及推进长度的确定564.1.4采煤工艺574.1.5综采工作面的主要设备584.1.6工作面循环方式和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604.2采区布置634.2.1概述634.2.2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634.2.3采区车场形式的选择644.2.4采区硐室664.2.5采区千吨掘进率、采区掘进出煤率及采区回采率674.2.6确定采区巷道掘进方法及掘进工作面数684.2.7采区生产系统6

7、94.2.8 同采采区数和工作面数704.3 采掘设备选型734.3.1液压支架选型734.3.2采煤机选型744.3.3工作面刮板运输机选型764.3.4顺槽皮带运输机选型774.3.5转载机选型784.3.6乳化泵选型784.3.7掘进设备选型794.4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814.4.1 道岔及竖曲线计算814.4.2 起坡点位置确定834.4.3 绕道线路计算844.4.4 高低道高差闭合计算865 通风和安全875.1 概况875.1.1通风设计的基本依据875.1.2 矿井通风系统的要求875.1.3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885.2 矿井风量计算895.2.1确定矿井总风量895.2.2

8、 风速验算945.2.3 全矿通风阻力的计算955.3 矿井通风设备选型995.3.1选择主扇995.3.2选择电动机1025.4 防止特殊灾害的安全措施1035.4.1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1035.4.2防尘措施1035.4.3预防井下火灾的措施1045.4.4为防止井下水灾的措施1046 矿井建设工期1066.1指标选取1066.2关键线路1066.3工期计算108参考文献109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2012届毕业设计(论文)1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1.1井田概况1.1.1 交通位置鹤煤集团十矿位于鹤壁市老区最南部,距市区中心约9公里。矿井地理坐标为东经11411291141304;北纬35

9、4730355034。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颁发采矿许可证(证号:4100000620107)划定区域范围,井田范围由43个拐点坐标圈定,采矿权人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准采二1煤层,开采深度由+50m至-800m标高。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矿区走向长约2.55.5Km,倾向宽约02.4Km,面积为8.8648km2,有效期壹拾肆年,自2006年04月至2020年04月。生产规模60万吨/年。井田内公路、铁路发达,交通十分方便,见图1-1。铁路方面,区内有矿区铁路专用线连接京广铁路和汤鹤线,向南距京广铁路鹤壁站约11km,向北距汤鹤线约17km,汤鹤线向东和京广铁路接轨。公路方面,大(赉店)白(连坡)公

10、路从本区中部通过,本区北7km处有汤(阴)鹤(壁)公路,大(赉店)白(连坡)公路和汤(阴)鹤(壁)公路均与107国道、(北)京珠(海)高速公路相连;本区沿大(赉店)白(连坡)公路分别距107国道、(北)京珠(海)高速公路16 km和18km,沿汤(阴)鹤(壁)公路分别距107国道、(北)京珠(海)高速公路13km和15km。图1-1 十矿交通位置示意图1.1.2地形、地势及地貌特征在大的地貌单元上,本区处于太行山与华北平原之间的过渡带。矿井内地貌类型属太行山区之前缘丘陵地貌的一部分,为侵蚀剥蚀成因的丘陵地貌。矿井南部及西南端为中丘地形;东南端则由岩浆岩及新近系砾岩、粘土组成,绝对高程为+130

11、257m,相对高差为127m。矿井中部及北部则属起伏较小的低缓丘陵,其高程在+130.5196.1m左右,相对高差为65.6m,丘顶大多为新近系粘土或砾岩组成。在轻微的剥蚀作用下,丘顶平坦圆缓,丘坡坡度1020度,部分丘坡呈似台阶状。在丘岗之间发育着弱至中等切割程度的冲沟坳地或平坦谷地,个别宽达200300m。谷中出露有厚度不大的原生及次生黄土状亚砂土夹杂砾石、石块等沉积物质。丘岗及沟谷大体呈北东向展布。1.1.3 气象本区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干旱季风气候,夏热冬冷,四季分明。据鹤壁市气象站19582000年观测资料统计:气温:最高气温42.3C(1967年6月4日),最低气温-15.5C(196

12、7年1月15日);年平均最高气温15.3C(1961年),年平均最低气温13.1C(1964年),平均气温14.5C。湿度: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1.63毫巴,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0%。降雨量:年最大降水量为1394.1mm(1963年),年最小降水量为266.6mm(1965年),年平均降水量为649.55mm;6、7、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月份最大降雨量为699mm(1963年8月),最大日降雨量为249.5mm(1963年8月8日)。蒸发量:最大蒸发量2695.0mm(1965年),最小蒸发量1637.4mm(1990年),年平均蒸发量2091.97mm;蒸发量远远大于降雨量。风向和

13、风速:每年八月至来年二月多刮北风,最大风速23m/s,每年三月至七月多刮南风,最大风速14 m/s。最大冻土深度30cm。1.1.4 区域经济概况鹤壁市设置于1957年,面积2182km2,人口130.9万;辖3区2县,25个乡镇,10个街道办事处。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谷子和红薯,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油菜和蔬菜等,是河南省畜牧业的生产基地。鹤壁市拥有煤炭电力、机械电子、冶金建材、化工医药、轻纺、食品、陶瓷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矿产资源有30种,煤炭资源丰富,还有水泥灰岩、白云岩、玄武岩、大理石、重晶石等;拥有火力发电装机容量44.8万千瓦,发电量31.4亿千瓦时。市

14、区有自来水厂2座,日供水能力13.1万m3;设有煤气供应站4座,日供应能力4万m3。1.1.5 煤矿开采情况矿井采用地下开采的方式,主井、副井、风井分水平上山开拓,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式。开采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二1煤层,开采方式走向长壁采煤法。十矿生产划分以-300以上为第一生产水平,300m至550m为第二生产水平,采区划分主要依据井筒为界,向北向南两翼依次排开。矿井现生产水平为-300m水平。采区以断层为界,南、北翼开采。随着技术条件进步,现今矿井以综采为主,高普炮采为辅,实现了长走向,大倾斜一次采全高或倾斜分层开采。1.2地质特征1.2.1井田内的地层情况由于山西组所含二1煤层为本井田可采煤层,所以本次设计为开采二1煤层的矿井初步设计,顶底板综合柱状图见图1-2。二1煤顶底板岩石工程地质特征包括:1、二1煤层顶板 二1煤直接顶板为黑色泥岩或砂质泥岩,厚019.71m,平均5.69m,采后易冒落。老顶为灰褐色中粒砂岩,厚度026m。本层砂岩厚度及岩性变化具有分区性,在3勘探线(即运输机上山附近)以北,厚度较小,一般在5m以下,局部被泥岩取代;在3勘探线以南,厚度急剧增大,最厚达26m(鹿5透孔揭露)。根据岩石物理力学样试验,其抗压强度为49.4127Mpa,单向抗压强度为1.54 Mpa。2、二1煤层底板二1煤直接底板为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