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生态土鸡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投资计划书归档资料可编辑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9161663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生态土鸡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投资计划书归档资料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建生态土鸡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投资计划书归档资料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建生态土鸡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投资计划书归档资料可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建生态土鸡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投资计划书归档资料可编辑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建生态土鸡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投资计划书归档资料可编辑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建生态土鸡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投资计划书归档资料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生态土鸡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投资计划书归档资料可编辑(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建生态土鸡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投资计划书 归档资料 谷城县生态土鸡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总论 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 谷城县生态土鸡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1.1.2建设性质 新建1.1.3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项目建设单位:谷城县*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 所有制形式:股份制1.1.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建设地点:谷城县辖区10个乡镇 建设规模:年出笼生态土鸡1000万只,生产生态土鸡蛋5万吨。 建设期限: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 建设内容: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共三项 种苗生产基地 生态养殖基地 产品加工及运销公司1.1.5项

2、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 项目申报单位:谷城县*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1.1.6报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项目总投资2581万元,其中,生态土鸡生产基地建设投资1582万元,占总投资的61.29%,加工及流通体系建设投资959万元,占总投资的37.16%,其它支出40万元,与总投资的1.55%。1.1.7资金筹措 项目所需资金由中央及省财政资金、企业和农民自筹两部分组成,申请中央及省财政资金2300万元;企业和农民自筹资金281万元。1.1.8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年出笼生态土鸡1000万只,生产生态土鸡蛋5万吨1.1.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项目建设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

3、户的产业化模式,可以网络4900农户直接参与项目建设,并辐射到南漳、保康、丹江口等周边部分山区县市近5万户农户,项目区农户依靠生态土鸡生产,人均可增加纯收入840元以上,可以直接增加就业岗位72人,使生态土鸡及其产品生产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1.2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1.2.1综合评价 谷城县发展生态土鸡养殖基地产业化建设项目,可以有效利用谷城山区牧场资源,绿壳土鸡品种资源,山区农户规模土鸡生产技术基础资源等资源优势及扩大现有“赵湾”牌生态土鸡蛋的市场供应量、占有量,可以有力地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并可以及时将项目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开来。1.2.

4、2论证结论 谷城县发展生态土鸡养殖基地产业化建设项目,时机成熟且十分必要,具有可行性。1.3存在问题与建设 土鸡生产在农村尤其是山区农村较为普遍,但缺乏产业化模式的市场运作,希望能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积累山区绿色土特产品的市场运作经验,并树立土鸡生态养殖致富的典型。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 近年来,由苏丹红、瘦肉精、牛奶和鸡蛋“三聚氰胺”等事件引发的食品安全信任危机,促使社会热衷于消费绿色食品和地方风味食品。发展生态土鸡及其产品,既是适应消费需求,增强地方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的需要,也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为适应畜牧生产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农业部和国

5、家质量监督检疫检验局早在2002年4月29日联合颁布了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湖北省政府办也出台了鄂政发200232号文件关于印发湖北省绿色食品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据此,谷城县于2003年在赵湾、紫金、五山等山区乡镇开展土鸡生态养殖技术研究,全面掌握了土鸡生态养殖过程中的综合性卫生管理、高效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等技术要点,并初步摸清农户挂靠公司,依靠土鸡生产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到2008年,全县开展生态土鸡孵化、养殖的重点乡镇达到4个,年土鸡养殖量达到220万只,组成了*牧业公司、赵湾林源公司及魏家山生态养殖合作社、五山茶园土鸡养殖合作社等7个社会实体,并培植了“魏家山”、“赵湾”、“玉皇剑”等

6、3个注册商标。摸索出来的“生态土鸡两阶段饲养模式”、“茶园生态鸡养殖模式”得到省市各及领导和专家的认可,并列入2007年湖北省畜牧兽医局编制的养殖模式汇编在全省大力推广。在此基础上谷城拟从种苗、生产基地、产品加工与运销等方面入手,大力开辟市场,让谷城土鸡及其产品占领全国市场,进入国际市场,以市场兴旺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力争把谷城建成全省生态土鸡养殖大县和畜牧业经济强县,促进山区乡镇人民养土鸡致富奔小康。2.2项目区农业经营发展现状 谷城县是一个农业山区县,天然地貌为“八山半水分半田”。2008年全县牧业总产值11.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3%以上。 近年来谷城畜牧业区域布局调整的方向是“平原、丘

7、陵乡镇,大力发展生猪和肉、蛋禽生产,山区乡镇重点发展土鸡及其产品生产”。在该调整方向的指引下,赵湾乡、紫金镇等山区乡镇依托山场面积大、人迹稀至、对疫病有天然屏障性的优势,发展土鸡生产,已形成一个生态土鸡养殖带,年土鸡存笼量128万只,出笼量90万只,年土鸡蛋产量6400吨。销售的土鸡蛋被喷注商标名和生产日期,有礼品盒和普通包装箱等多个系列产品,与20多家超市签订了供货合同。2.3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及目的 发展土鸡生态养殖基地建设项目是适合国家产业政策,特别是符合农业部和国家质量检验检疫局联合发布的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的要求,同时也非常符合湖北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要求。谷城县发展土鸡生态养

8、殖基地项目,时机已成熟且十分必要。 一是符合农业科技发展方向,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湖北省技术创新行动计划(鄂政办发200024号)指出:要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着眼于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突出前瞻性。谷城县发展土鸡生态养殖项目,正是落实这些要求的具体行动。 二是符合本省农业发展长远规划和谷城县发展多种经营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我省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思想是依托生态和资源优势,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建设一批名、特、优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扶持壮大一批绿色食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谷城是农业山区县,多年来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举步为

9、艰,经过多方摸索,事实证明只有从开发自然资源而又不破坏资源出发,走多种经营之路,才能加快农增收和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三是谷城发展土鸡生态养殖基地项目具有示范、辐射带动和推广价值。谷城地处鄂西北,具有鄂西北山区地貌,且交通信息却较其它市县便利。在谷城发展这一项目,可以摸索出山区养殖致富的经验,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推广。 四是谷城已摸索出土鸡生态养殖的路子,产品出现供不应求,扩大生产是市场需求,也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手段。第三章 项目区概部况及项目保证条件3.1项目区概况 谷城县为典型的农业山区县,其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均适合推广应用生态农的新技术、新成果。3.1.1 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谷城县位于

10、鄂西山系边缘过渡地区,武当山东南麓,汉水中游西南岸,历来为川、陕通中原之要冲。地跨东经1100730 -1115200 ,北纬3153 00-322940。全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最高1584m,最低71m。 3.1.2自然资源状况谷城县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热丰富,无霜期长,适应牧草生长和草食动物的饲养。 一年之中, 夏季太阳辐射最多, 达到 86.7Kcal/m2,冬季最少,仅为16.3kcal/m2。日照时数达到1894.2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3%。年平均温度为10.7-15.4,最冷月为元月,平均气温2.3; 最热月为七月,平均气温为28。平均无霜期为233.3天。年降

11、雨量为850-1200毫米,降雨量由南向北、由中部向东西减少。降雨量的时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降雨量集中分布在夏季,为402.3毫米, 占全年总降雨量的42%,而冬季为79.5毫米,仅占全年总降雨量的8 %,春秋季分别为245.5毫米和260 .1毫米。 主要自然灾害为春秋季的低温连阴雨、干旱、洪涝及冰雹。 谷城县水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有汉水、北河、南河三大河流,其大小支流107条,总长度1300.4公里。水域面积1.2万公顷。水资源总量为28.31亿立方米(不含汉江客水)。地下水资源丰富,特别在平原及丘陵地区,农户用水均采用地下水。3.1.3社会经济状况谷城县交通利,县城距襄樊机场80

12、公里,距老河口机场仅26公里。水路运输可沿汉水直通长江襄渝铁路、207国道穿境而过,汉十公路、 石开公路等省级公路以及县城通往各乡镇的县级公路形成东通襄阳、西达十堰、南连保康、北接老河口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全县电力资源丰富,有大中型水利发电站5座,并与省电力网络并网,通讯机构健全,内外科技信息可便捷的发送和接收。3.1.4项目关联产业发展现状2000年以来,谷城县掀起种草养畜热潮,目前,全县已建成大型种草养畜基地4个,人工草地面积3万多亩, 并形成了2家种草养畜牧业公司,县内有3家肉联厂,1 家家禽批发市场,年向襄樊、十堰、宜昌供应各类家禽300多万只。3.2有利条件 社会条件良好。一是领导

13、重视。谷城县委、县政府把养禽作为畜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在抓,制定了发展规划,签订了责任状,制定了奖惩措施;二是畜牧部门服务到位。多年来鸡死亡率一直控制在1%以内, 解除了农户养鸡怕死的后顾之忧;三是县内家禽及其产品销售畅通。 较好的流通基础。谷城县地理位置优越,襄渝铁路、207国道、汉十路穿境而过,还有汉十高速、石房、 老白等公路网络,又有汉江通江达海之便,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把谷城与省内外大中城市连结起来,畜牧产品运输畅通。近年来,流通领域得到扩展,谷城于2001年建成家禽批发交易市场,交易量逐年增大,为该县家禽外销创造了良好条件。 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强。谷城县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技

14、术力量雄厚。全县畜牧系统有干部职工483人,其中高级畜牧(兽医)师7人,畜牧(兽医)师21人, 初级技术人员162人,局下属有品改站、兽防站、 畜牧场、种禽场、饲料厂、药械站、动检站和10个乡镇兽医兽医服务中心,形成了品种改良、疫病防治、科技推广、信息服务、畜禽运销和饲料推广六大社会化服务体系。 发展土鸡生产,对疫病具有天然屏障性。谷城多个乡镇山高林多,外界人员稀少,当地人员也“隔山能交谈,相见需半天”,因此病源少,疫病不易传播。 饲草资源丰富。项目区有育林面积128.6万亩和天然草地,牧草品种多样化,可供土鸡自由采食。3.3主要阻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项目实施的主要阻碍因素有两点:一是农民普遍文

15、化素质低,对科学技术接受速度慢;二是农民收入低,积蓄少,资金投入力弱。 解决这阻碍因素,将采用下列方案: 逐村展开技术讲座,以50-100人为一个单位召开,力争做到每户有1个明白人,能基本明白养殖技术; 对养殖户采取技术承包制,由技术员包户,负责农户生产、管理、防疫等各项技术; 在山区乡镇开展小规模、大群体的模式,鼓励农户以少量资金启动生产;在平原丘陵乡镇开展大规模、小群体的模式,鼓励农户开展标准化养殖。第四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4.1建设单位概况 项目建设单位,谷城县*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1年11月,是一家股份制公司。 公司占地3064?,固定资产187万元,流动资金33万元,资产负债率38%,主要经营业务为猪、牛、羊、禽等牧业生产项目开发,当前已开展的业务有土鸡蛋生产与销售、生猪生产基地建设等。 2008年公司实现产值870万元,销售收入820万元,实现利润93万元。公司采用总经理负责制,成立董事会、监事会,用现代股份制企业管理制度对公司进行规范管理。4.2开发能力 公司定员72人,均为大专以上专业学历,并先后获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