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满分练兵场 5-3 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结构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9161657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满分练兵场 5-3 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满分练兵场 5-3 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满分练兵场 5-3 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满分练兵场 5-3 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满分练兵场 5-3 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满分练兵场 5-3 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结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第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09石家庄质检)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一般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B草原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常会发生剧烈的变化C农田生态系统总是朝着对人类有益的方向发展D整个地球上的海洋可以看作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答案】C2下列针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动植物种类繁多,种群密度最大B单细胞藻类是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它们可积累大量的有机物C湿地生态系统有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它还有“地球之肾”的美称D若输入一个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少于输出的能量,则意味

2、着城市污染加重【答案】C3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正确叙述是()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植物都是生产者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动物都是消费者ABC D【解析】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包括光能自养型和化能合成自养型;并非所有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如寄生于豆科植物上的菟丝子为异养,在生态系统中属消费者;异养型生物也并非都是消费者,如一些腐生细菌、真菌和一些以枯木、粪便等腐败物质为食的甲虫、白蚁、粪金龟子、蚯蚓等应属于分解者;并非所有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如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应属生产者。【答案】A4有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的理解,正确的是()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

3、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生产者的细胞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来自生产者固定的能量A BC D【解析】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能够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一部分用于满足生产者自身的生长和代谢的需要,另一部分维持着生态系统内除生产者以外的全部有机体的生命活动。【答案】D5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硝化细菌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

4、生物一定都是分解者【解析】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硝化细菌可把分解者释放的NH3转化为NO;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分解者释放的能量不可再供给植物利用。蜣螂是分解者,但不是微生物,根瘤菌是微生物,但不是分解者。【答案】B6(2009合肥质检)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细菌都属于自养生物,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解析】不是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如

5、蜣螂、蚯蚓为分解者。细菌中多数属于异养型,有的为自养型,如硝化细菌、光合细菌。故前两项错误。生产者是连接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关键成分,能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都属于自养型生物,故C项正确。一种生物在不同的环境下可属于生态统中的不同的生物成分,如食虫草。【答案】C7在生态系统中,对下列生物的分析正确的是()A硝化细菌:自养生物、生产者B圆褐固氮菌;厌氧生物、分解者C乳酸菌:需氧生物、分解者D酵母菌:异养生物、消费者【解析】圆褐固氮菌为需氧型,分解者;乳酸菌为厌氧型,分解者;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分解者,故B、C、D错误。【答案】A8据右图所示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

6、生态系统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属于消费者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概念。题图所示为一个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构成,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分解者(细菌)和消费者(动物)组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关系,蛇属于四级消费者。【答案】A9如图所示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是()A狼和兔B狼和红狐C兔和鼠D昆虫和青草【解析】在生态系统中,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因为共用相同的资源而竞争激烈,因而排除了A和D,再考虑到B中狼和红狐有各自的食物来源,因此竞争程度小于兔和鼠的竞争。【答案】C10(2009南昌高三模拟)下

7、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沼泽地、红树林、泥炭地都属于湿地,能调节水流量和防止洪水B森林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结构,其抵抗力稳定性强于农田生态系统C草原上的动物大多能挖洞或快速奔跑,植被面貌主要取决于光照强度D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支配作用,但分解者的功能较弱【解析】本题考查各种不同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为容易题。草原生态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水,而不是光照强度。【答案】C11(2009济南统考)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B该图中只体现生态系统的两种成分,未体现的

8、成分是非生物环境、分解者C从理论上分析,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只有生产者绿色植物D该食物网由6条食物链组成,鹰为最高营养级【解析】该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C项中,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答案】C12(2009嘉兴高三统考)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食物网中有五条食物链,丁占有3个不同的营养级B该生态系统中,个体数量最多的一定是戊C庚与己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的营养

9、结构及稳定性,本题较难。该生态系统中戊为生产者,丙是最高级消费者,共有6条食物链:戊甲丁丙、戊丁丙、戊庚丁丙、戊庚乙丙、戊己庚丁丙、戊己庚乙丙,其中丁分别占据第二、第三、第四营养级。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最多的是生产者,但其数量不一定是最多的,如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乔木(松树)与松毛虫的数量。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物种越丰富,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大,抵抗力稳定性越大,但引入外来物种,可能破坏当地生物多样性。本题易错有二:一是食物链数不准,二是误认为生物数量与能量全部具有对应关系。【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2分)(2009大连模拟)如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0、:(1)该食物网中有_条食物链。(2)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不止一个,有_。(3)辛从食物链_中获得的能量最少。在该食物链中,如果总能量为G,传递效率为10%,辛所获得的能量只有_。(4)该食物网中,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的生物是_。(5)在该食物网中,辛占有_个不同的营养级。(6)在该食物网中,如果丙种群的数量因故下降10%,辛种群的数量是否会发生明显变化?_。(7)若向此生态系统中引入一外来物种,短时间内该种群的增长曲线是_。【答案】(1)8(2)甲、戊(3)甲丙乙丁辛G/10000(4)乙与丙、乙与丁、丁与辛(5)3(6)否(7)“J”型曲线14(30分)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

11、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部分,其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和分解者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验证其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设计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在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锥形瓶中加等量的水(1、2号加清水,3、4号加少许河泥)、同样的金鱼、等量的金鱼藻(24号),用橡胶塞塞紧。13号放在阳光下,4号放放黑暗的纸箱中。(均放于室温20条件下)(1)1号瓶中的金鱼与4号瓶中的金鱼相比_瓶中的金鱼生活时间长,因为_。(2)上述14瓶中_瓶中金鱼生存时间最长。因为_。(3)1、2、3号锥形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_;3、4号锥形瓶相比较,生态系统的成分中不同的是_。(4)

12、4号锥形瓶中的鱼存活时间最短,说明_是生态系统最根本的能量来源;3号锥形瓶的鱼最后也死亡,其主要原因是_。(5)2号与3号对照,能否说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若不能,如何设置实验才能证明?_。(6)本实验所得结论是_。【解析】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群落的成分,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分解者是生态系统必不可缺少的成分,没有它,动植物的尸体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解题时要注意对比分析。【答案】(1)1号4号瓶中有金鱼藻,但置于黑暗处,金鱼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且金鱼藻的细胞呼吸也能消耗水中溶解的O2,故金鱼生存时间更短

13、(2)3号3号瓶置于日光下,有稳定的能量来源,金鱼藻和金鱼的细胞呼吸共同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产生CO2,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向水中提供溶解氧,清水、河泥又为植物提供水和无机盐,河泥中的分解者将金鱼粪便分解为无机物供金鱼藻利用,这种状况能维持较长一段时间,故金鱼生存的时间较长(3)水温和光照4号无光照(4)光能瓶内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无法长期保持稳定(5)不能。应再设置一组5号瓶与3号对照,除加入进行烘烤过的杀死其中微生物的河泥外,其他成分和条件与3号相同,观察并记录结果(6)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水、空气、矿物质和阳光等)、生产者(金鱼藻)、消费者(金鱼)和分解者(腐生微生物)四者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缺一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