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9140487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电大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电大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电大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电大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1 参考答案 (第 1 3 章)一、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40 分)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P14答: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观察法、深入访谈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文件分析法。前三种属于量的研究方法,后五种属于质的研究方法。2 遗传决定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核心是什么 ? P42答: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 决定了,发展只是在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只是一个引发的作用。3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P48-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 - 运动阶段

2、( 0-2 岁)主要靠感觉和动作 来认识周围世界前运算阶段 ( 2-7 岁)认知开始具备符号功能, 但是判断还是受直觉思维支 配具体运算阶段 ( 7-11 岁) 借助具体事物, 能作出一定程度的推理形式运算阶段 ( 11-15 岁 以后)能不借助具体事物,作出符号形式的推理假设4 学优生与学差生、创造型与非创造型学生在人格方面有哪些差异 P58-答:学优生与学差生差异:动机差异,主体性差异,人格适应性差异具有创造性的学生相对 非创造性的学生的人格特征是:低乐群性、高独立性和高自律性。5 简要分析学习的内涵 P65答: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或思维的较持久变

3、化的过程。内涵:学习是凭经验产生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学习既有行为的变化,也有思维 的变化;学习过程可6 、班杜拉关于学习过程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P76 班杜拉将认知因素引入行为主义观点中形成了的一种新的理论,他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 是观察学习,大部分的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的。观察学习避免了尝试错误,暗中摸索过程,从而缩短了 学习过程。 观察学习就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 ( 或称“榜样” ) 的行为 ( 这种行为对于观察 学习者来说是新的行为 ) ,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 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 为的过程。班杜拉认为,通过直接经验而进行的直接学习只是学习的一种形式,而通过直

4、接 经验而进行的任何学习,只要通过观察榜样示范就能够进行,因此,对于人类来说,观察学 习更为重要。班杜拉非常重视观察学习,他认为: ( 1 )观察学习能够产生与直接学习相同 的效果。( 2 )观察学习具有直接学习不可比拟的优势。班杜拉认为强化可以分为三种:直 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7 、简述加涅关于学习过程的基本观点。 P88加涅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 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 即学习者将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根据上述信息加工的流程,加涅进一步认为,学习包括 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头脑中的内部活动,与此相应,把学

5、习过 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 作阶段、反馈阶段。8 、简述奥苏泊尔关于新旧观念同化的三种方式。 P83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原有观念与新观念 之间有三种关系,因此原有观念一般通过三种方式对新观念加以同化,即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类属学 习:又称下位学习,是把新观念归入原有观念的适当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其中原 有观念是总观念,新学习的观念是从属观念。总括学习:又称上位学习,是指在若干已有的 从属观念的基础归纳出一个总观念。并列结合学习:新观念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既非从属 关系,

6、也非总括关系,只是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整个内容具有一 般的联系。教育心理学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1 参考答案二、案例分析( 10 分)案例:李老师的这种做法可以用斯金纳的儿童行为强化控制理论来解释。他认为,人的行为 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斯金纳提出外界的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只要了解强化效应,操纵好强化技术, 及时有效地施加强化,就能控制行为反应,并随意塑造出一种教育者所期望的儿童行为。李老师在教学中正是运用了强化控制理论,作业潦草是儿童不良行为,对于一次作业工整就 加盖一个小红花, 连续 3 次小红花, 就加盖一个 “一级棒”

7、的大印章, 连续 2 次“一级棒” 就奖励小卡通画并上光荣榜,这是一种积极强化的方式,所谓积极强化是由于某一刺激的加 入增进了某一操作反应发生概率的作用, 这种作用是经常的。 李老师的这种连续的强化刺激, 矫正原有的作业潦草的习惯,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发展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 各种资源上,把精力集中在简化学生在利用资源时必须经历的实际步骤上。在本案例中,王老师进行的教学实际是学习策略的教学。学习策略教学是指系统地教授学生 学习的方法、途径、和策略,使学生最终学会学习的教学活动。学习策略教学中的策略并不 是指向某种具体的方法或要求,而是一种抽象性、一般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教学要遵循以下

8、几个基本要求:第一,学习策略教学是一种分析教学任务和为特定情境设定恰当策略的问题 解决形式;第二,学习策略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风格和特点为基础;第三,学习策略教学要 以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技能知识和技巧为基础;第四,在大多数教学情境中,学习策略一般 是为创造性教学目标服务的,而不是为知识性目标服务。王老师,从理论上反复全面地讲述 各种学习方法,并对学习方法讲座的学习进行理论考试,就违背了上述的基本要求,学生虽 然从理论上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但不会将这些学习策略运用到各门学科的学习中去,反 而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学习策略教学的专门训练时要注意:第一,明 确地告诉学生如何使用具体方

9、法并做出示范;第二,强调学生自己来管理策略学习,但教师 要告诉学生何时及如何检查自己的策略使用效果;第三,提供充足的时间;第四,教师要不 断地反思自己的策略教学实践并及时调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途径可以结合解决实际问 题,尝试监控和教师亲自指导来实施, 按步骤有重点地将学习策略教学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三、论述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1 、试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朱智贤是我国最系统研究儿童心理学的专家, 被誉为 “中国科学儿童心理学之父” 。他强调从 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出发,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整体发展。这个整体包括两个部分和四 个方面:两个部分是指儿童发展的认知过程和个性品质

10、;四个方面是指心理发展和社会和教 育条件、生物性成熟、动作和活动的发展、语言的发展。他承认先天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不论是遗传素质还是生理成熟,他们都是儿童与青少 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为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决定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内容。但环境和教育的关系决不像行为主义所说的那样机械的 决定心理的发展,而是通过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而起作用的。所谓内部矛盾是指,在儿童主 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其已有的 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它才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关于教育和发展的问题,朱智贤认为,心理发展并不是由外因机械决

11、定的,也不是由内因孤 立决定的,而是由适合于内因的一定的外因决定的,也就是说,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他 们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来决定的。他强调,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 的发挥又依赖于教育要求的标准。即只有那种高于原有水平,经过他们主体努力后又能达到 的,才是最适合的要求。2 联系教学实际,试论述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进行教学 P60答:认知方式, 是指人们在认知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认知方式有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 冲动型和沉思型、具体型和抽象型。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的线索为依 据,行为常以社会标准为定向,社会敏感性强,爱好社会活动,适合于强调“社会敏

12、感性” 的教学方法,如善于听老师讲解,喜欢与别人讨论。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 以自己的内部线索为依据,不易受影响和干扰,倾向独立判断。行为常是非社会定向的,社 会敏感性差,不善于社交,喜欢独处,不适合“社会敏感性”的教学方法,更喜欢自己独立 思考,独立学习。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不习惯进行全面思考,认知问题速 度快,错误率高。这类学生在运用低层次事实性信息的问题解决中占优势。沉思型的学生在 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谨慎全面检查各种假设,确认无问题后给出问题的答案。认知问题速 度慢,错误率低。这类学生在解决高层次性问题中占优势。具体型儿童在进行信息加工时,善于

13、比较深入地分析某一具体观点或情境,但必须提供尽可 能多的信息,否则容易造成对问题的偏见。这类儿童在结构化教学方法(演绎法,讲解法) 之下,成绩会更好。抽象型儿童在对事物进行认知时,能够看到问题的众多方面,可以避免 刻板印象, 能够进行抽象程度较高的思考。 这类儿童在非结构化教学方法 (归纳法, 发现法) 之下表现会更好。3 、论述桑代克关于规律的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P72桑代克的联结论的基本观点可集中在对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规律的认识上。学 习的实质就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公式是:St R。他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直接的,并不需要中介作用。他把这种联结看作是行为的

14、基本单元,并认为人类 所有的思想、行为和活动,都能分解为基本的单位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反应的联结有先天的 和习得的两种,前者主要是本能,后者主要是习惯。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而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建立的。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 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最终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后人也称这种理论为尝 试错误论,简称“试误论” 。启法一:在教育中允许儿童错误,在错误中学习,从多次错误中 反思,渐渐走向正确。桑代克的联结论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他不仅说明了学习过程是如 何进行的,而且具体

15、地阐明了学习的规律,通过一系列动物和人的学习实验,桑代克提出了 学习的主律和副律。学习的主律有三条: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指联结的加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 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练习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红习而加强; 反之,不重复不练习,联结力量会减弱。桑代克又把练习律分为两个次律:一个叫应用律, 另一个叫失用律。效果律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 烦恼的结果而减弱。启法二:对知识的巩固,要加强相应题目的练习。赏比罚更重要,要注 意对学生多赞赏,在学生做到的方面多加赞赏,使她们更开心进行学习;对学生做不到的方 面,少用罚,加以正面引导,

16、当学生达到了及时赞赏。学习的副律有五条,分别是:多重反应原则、倾向和态度原则、选择性原则、同化或类化的 原则、联想交替原则。P81-854 论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以其对现代教学的影响 答: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强调认知活动中的认知 结构的作用。认知结构形成后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布鲁纳把 认知结构称为 “表征”,有动作性表征、 映象性表征和符合性表征三种。 随着个体发展到一定 阶段, 个体认知结构中的 3 种表征同时存在、 相互补充、 共同完成认知活动。 人主要通过这 3 种表征将知识融入认知结构中, 这 3 种不同的认知方式体现了不同的学习方式。 布鲁纳认 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在内在动机的推动下,学习者主动对新知 识加以选择、转化、存储和应用的过程。认为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