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9125253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单元分析一、教学内容:图形的拼组教科书2730页。二、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 ,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2、通过观察、操作 ,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3、能根据要求自己操作学具。4、注意所学知识的前后练习。三、教学重点、难点: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四、教学建议: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 ,在上学期的根底上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 ,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并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间的关系。1、平面图形的特征例1是一个做风车的手工活动 ,通过让学生按要求折一折来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在做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说一说 ,以突出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关系。2、立体图形的特征例2是一个拼组活动 ,通过把一些大小相同的平面图形拼成一些更大的或其他的图形 ,或用几个大小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六边形等 ,使学生初步体会平面图形的关系 ,从而学习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五、课时安排:1、平面图形的拼组1课时2、平面图形的转换1课时3、立体图形的拼组1课时课题一平面图形的拼组课型:实践活动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27页例1、例2 ,28页做一做 ,练习六1、2题 ,30页折纸飞机。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 ,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并能用自己的

3、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1、通过观察、操作 ,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3、能根据要求自己操作学具。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学具准备:教师:各种平面图形的图片;学生:学具袋中的平面图形。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小朋友们 ,老师知道大家平时特别喜欢折纸 ,今天我们一起来折一折好吗?二、学生自主探索有关平面图形相互转换的知识:1、做小风车:1小朋友们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风车。2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和一张正方形的纸根据例1要求:沿虚线折一折。3汇报交流自己折后的发现 ,教师小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4做小风车 ,使学生既体会平面

4、图形的特征又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把长方形纸折成正方形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 ,把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三角形时 ,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转动风车时 ,又看到了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2、平面图形的关系:1学生准备好学具各种平面图形的卡片。2教师提出要求:能不能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能不能用几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学生独立操作。3用你手中的图形拼组 ,可以拼学过的图形 ,也可以拼没学过的图形。学生独立操作。4小组互相交流: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5全班共同交流 ,学生到黑板上演示。6说一说你通过这些平面图形的拼组有什么收获?三、练习:1、完成28页做一做

5、:你会用一个剪出一个吗?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想各种方法。2教给学生最简单的方法。3让学生说一说通过用圆形纸剪成一张正方形的纸 ,你发现了什么?使学生看到有时圆和正方形是可以转化的 ,从而学习用变化的观点来看问题。2、完成练习六第1题:用拼一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增加学习的兴趣。3、完成第2题。4、自己想想还能用什么拼成什么?5、30页教你折纸飞机。四、小结:1、小朋友们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2、谈一谈你的收获。作业布置:板书设计:平面图形的拼组课后小记:课题二平面图形的转换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教学目标:1、创设探究式的教学气氛 ,让学生通过动手

6、操作 ,合作交流 ,充分感知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将它描述出来。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引导学生探究各种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3、在活动中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乐趣 ,开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具准备:教师准备自制课件 ,做好的风车等;学生准备各种平面图形 ,毛线绳子 ,吸管 ,铅笔等。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今天 ,咱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 ,让我们用掌声将它请出来!演示:小鸡豆豆自我介绍:我叫豆豆 ,是图形王国的向导。如果你想到图形王国去游玩 ,就得先说一说图形王国里面有哪些图形是你学过的

7、?演示:引出四种平面图形。这些图形 ,已经是我们熟悉的朋友了 ,今天呀 ,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将它们进行转换。板书课题:图形的转换二、动手操作 ,感知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演示:豆豆送来长方形和正方形。瞧!豆豆给我们送来了什么图形?长方形、正方形。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你们说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几条边呀?四条。演示:四条边分别闪烁 ,变色。请大家先拿出长方形的纸 ,我们一道来摸摸长方形的四条边。师生同步操作再拿出正方形的纸 ,摸摸它的四条边。师生同步操作。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好!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豆豆!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豆豆: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有什么特点?正方形

8、四条边的长度又有什么特点呢?你们谁知道?指几名学生口答。他们说得对不对呢?下面 ,我们分组来动手找一找 ,比一比 ,说一说。2、合作交流。探究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大家看一看 ,红盆中都有哪些东西?毛线、直尺、笔。待会儿 ,你们在找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的时候就可以用它。当然了 ,如果你有别的方法 ,不用这些东西也可以。学生操作、探究、交流 ,教师指导。谁愿意把你找的结果告诉大家?三、探究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刚刚 ,大家用很多方法知道了长方形的长边和长边一样长 ,短边和短边一样长。也就是说长方形对边相等。板书:对边相等还知道了正方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板书:四边相等现在 ,豆豆要来考靠大家。1、

9、长方形转换成正方形。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你能将这个长方形变成正方形吗?拿出长方形纸试试看。把你的方法说给同组的小朋友听。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学生边做边讲。2、正方形转换成三角形。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怎么样才能将这个正方形变成两个三角形呢?你来试试看!学生边做边讲。3、圆转换成正方形。出示圆和正方形。圆和正方形是一对好朋友 ,你想知道怎么样才能把圆变成正方形吗?好 ,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的方法。看明白了 ,就可以动手来折一折、剪一剪学生操作。4、不规那么图形转换成规那么图形。蓝色学具盆里 ,还有很多不规那么图形 ,拿出来看一看 ,能不能将它们变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四、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图形王国中

10、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 ,下节课 ,我们接着来学习。作业布置:板书设计:平面图形的转换课后小记:课题三:立体图形的拼组课型:实践活动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28页例3 ,28页做一做 ,练习六37教学目标:1、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2、能根据要求自己操作学具。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立体图形之间、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积木块。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拼面图形的拼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立体图形的拼组 ,看看立体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二、学生活动1、教师提出要求: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积木块 ,

11、请你选择一些自己拼组看看发现了什么?拼完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2、学生进行拼组活动。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4、全班共同交流。总结出立体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三、练习1、28页做一做:这是一个由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的转换的活动。用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做一个圆柱 ,学生独立操作即可。做完后谈谈自己的体会。使学生看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2、第3题:这是一道数小正方体个数的题。数正方体的个数。3、第4题:这是一道连线题 ,考查学生的空间感。给出了一个长方体 ,另外给出了它的三个面 ,让学生判断这三个面哪个是它下面的面 ,哪个是左边的面 ,哪个是后边的面。4、第6题:这是一个拼图的活动。在里填

12、入适当的序号 ,拼出熊猫头。5、第7题:6、用1423做成一个 ,数字4的对面是数字。四、小结:1、小朋友们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2、谈一谈你的收获。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立体图形的拼组课后小记: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

13、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拟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

14、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开展。.“师之概念 ,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 ,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 ,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 ,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 ,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 ,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 ,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 ,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 ,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 ,“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 ,更重于传播知识。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