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版综合实践活动九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479102165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97 大小: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海版综合实践活动九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辽海版综合实践活动九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辽海版综合实践活动九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辽海版综合实践活动九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辽海版综合实践活动九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海版综合实践活动九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海版综合实践活动九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海版综合实践活动九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1.1 调查文明礼仪教学设计课题 文明礼仪我参与单元第一单元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年级九年级教材分析该教材具有实用性强、寓教于乐、强调实践的特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具体实践活动调查了解文明礼仪,其中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定义及分类:详细阐述文明礼仪的含义,以及在不同环境和场合(如校园、家庭、社区、公共场所等)中所应遵守的礼仪规则。礼仪的重要性:通过案例、事例或对比,让学生理解礼仪对于个人、集体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调查文明礼仪:引导学生设计并开展实地调查,观察分析自身和他人的礼仪行为,并总结提升空间。学习目标实践意识:1. 能理解并掌握文明礼仪的基本原则和

2、具体表现,提高自身实践应用礼仪的能力。2. 能独立设计并完成文明礼仪的调查工作,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礼仪的理解和感知。3. 能将所学礼仪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校园、家庭、社区等环境。社会责任:1. 通过学习和讨论文明礼仪,认识到其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应遵守的行为准则,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2. 能够意识到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理解并接受每个人都有维护和推动社会文明的责任。3. 主动参与到提升周边环境文明程度的行动中来,这不仅包括自己的言行举止,还有对他人不文明行为的纠正和引导。重点1. 理解文明礼仪的定义及其重要性: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文明的礼仪行为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同时也是社会公民的基本

3、素质。2. 掌握不同环境下应遵守的礼仪规则:如校园礼仪、餐桌礼仪等,这些场所有其特定的礼仪规则,需要具体学习和理解。3. 实践调查方法的设计与执行:学生需要设计并进行实际的礼仪行为调查,这是一个涉及多种技能(如观察、记录、分析等)的过程。难点1. 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虽然学生可以理解并记忆礼仪知识,但如何将这些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行为中,通常是一个挑战。2. 客观公正地进行调查和评估:在进行礼仪行为的调查和评估时,如何避免个人主观偏见的影响,做到客观公正,这是一个关键问题。3. 理解并接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仪差异:在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中,理解并接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仪差异,也是一项重要而复

4、杂的任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我国自古有“东方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一直被当作人生的基础课程。文明礼仪的内容十分丰富,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校园礼仪有哪些观看文明校园礼仪视频 帮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的校园礼仪行为,打开课堂讲授新课礼仪的定义:文明礼仪是指一种规范性的行为方式,它可以体现在言语、动作等方面,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礼仪的分类: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主要有生活礼仪、学校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礼仪的重要性:文明礼仪不仅关系到个人形象,也是衡量一个社区、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学生认真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帮助学生通过学习礼仪的相关知识,了解

5、文明礼仪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课堂练习 组织课堂纪律,带领学生进行分组实践1、学生根据感兴趣的内容成立活动小组,每个小组3-5人,并取一个有意义的名字。在小纸条上写好组名,组员,组长信息后交上来。2、小组合作,确定研究主题,并汇总小组查阅的资料,丰富研究的主题内容3、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确定的主题内容,调查、讨论、访谈、分析在校园内实际存在的礼仪问题,并记录相关内容完成相关表格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行分组去调查、讨论、访谈、分析身边的不文明礼仪行为,加深学生对礼仪重要性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风气拓展延伸通过视频讲解孔子尊师的历史典故故事,并带领学生们理解关于文明礼仪的名人名

6、言全程注意观看并观察记录名人名言信息通过视频教学,使得枯燥的礼仪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小结在今天的综合实践课程中,我们一起探讨了关于文明礼仪的主题。通过观看校园礼仪的视频,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礼仪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然后通过小组活动,调查、讨论、访谈、分析身边的不规范的文明礼仪行为,加深我们对礼仪重要性的理解,帮助我们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风气。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了解了何为礼仪,而且还明白了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作为明天的主人,我们应该承担起推动文明、传播礼仪的责任,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更美好。希望大家能将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一个

7、有礼貌、懂规则的文明人。分组总结归纳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加强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板书一、调查二、讨论三、讨论四、分析课后作业1、完成文明礼仪调查计划2、完成关于文明礼仪的海报3、观察身边的文明行为,完成观察报告学习、记忆及勾画知识点明确教学内容及重点和难点 1.2 践行文明礼仪教学设计课题 文明礼仪我参与单元第一单元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年级九年级教材分析该教材具有实用性强、寓教于乐、强调实践的特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具体实践活动调查了解文明礼仪,其中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礼仪的重要性:文明礼仪我参与是以职业体验为主,多种活动方式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仪文化源远

8、流长,有着丰富而宝贵的礼仪文化遗产。校园礼仪内容:包括课堂礼仪、尊师礼仪、同学间礼仪和校内公共礼仪等。践行文明礼仪:通过总结反思并亲自参与解决校园礼仪问题的体验活动。 通过对学生校园礼仪的教育培养,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培养学生乐观、豁达、健康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别人、善于合作、热心参与、善于交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学习目标1.实践意识:培养对文明礼仪实践的认识和重视,了解到文明礼仪是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能主动地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2.社会责任:明确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包括尊重他人、关心环境以及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等。通过教学,明白自己的行为举止对他人和社会有影响

9、,并愿意承担起积极的社会责任。3.团队合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在实践过程中互相协作、相互支持,共同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4.个人成长:培养个人修养和素质提升,包括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升等。通过反思和评价自己的行为,逐步改进不文明的举止,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重点1. 通过在评选“阳光男生、优雅女生”的活动中,能高质量地提出评选标准,评选结束后能说出当选人具备的优秀品质并能反思自身的不足。2. 通过文明礼仪体验周活动,能初步养成文明习惯;能主动让老师、同学监督完成记录表;能接受其他人给予的建议并整改存在的问题,努力成为一个懂文明讲礼仪的优秀中学生难点践行文明礼仪需要自我

10、约束和自律,克服个人的坏习惯和不良行为;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保持持续性和坚持性,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给学生营造长久的良好环境和氛围,需要持久影响他人,才能激发学生热情去践行文明礼仪。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生活中不文明的现象有很多,我们一起来通过一个视频找找生活中有哪些不文明现象?然后再举例说说看还有哪些不文明现象。观看视频,并举手回答视频中出现了哪些“动物”进行了哪些不文明现象 帮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打开课堂讲授新课校园礼仪内容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1. 上课:上课 5 分钟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书籍、文具等摆放在课桌前角上。上课的铃声

11、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喊报告,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2. 听讲:在课堂上,上课要专心听讲,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课堂上应独立完成作业,不随便离位走动,不吃东西。3. 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下课时,全体同

12、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有领导或教师听课时,要让师长先走,全体学生起立迎送。 尊师礼仪:1. 在校园内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要让老师先行,并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2. 对师长或来宾要主动问好致意,主动让座,让路,答问时彬彬有礼,不围观嘲笑,指指点点。与老师谈话时应立正,在教室座位上与老师谈话应起立,得到老师允许后,再坐下听讲。领奖或向师长交物品时,双手接交,表示尊敬。3. 有事进老师的办公室或宿舍,先喊“报告”或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4. 在校外遇到老师时,应主动和老师打招呼,不得故意回避。5.

13、尊重老师的劳动,听从老师的指挥。对老师的提醒和批评,不得顶撞,如有意见,可在课后与老师交换。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同学间礼仪:1. 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会使用文明语言(请帮帮忙),会问候( 同学好, 同学早),会招手,会微笑,会鼓掌,会道歉,会右行礼让,互相帮助,不说脏话,不打架。2. 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3. 不小心碰到别人后,要及时主动承认错误,说话语气要友好。4. 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

14、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校内公共场所礼仪:1. 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2. 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3. 发现违纪学生,要礼貌地劝说、教育,及时给予制止。如“请您不要随地乱扔纸屑。请您拾起来,放进垃圾箱内。”学生认真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校园礼仪的相关内容和知识,了解在校园里需要遵守哪些礼仪,做好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中学生课堂练习 组织课堂纪律,带领学生进行践行文明礼仪实践活动1、小组成员讨论,提出可行的文明礼仪活动方案-

15、如举办“阳光男生,优雅女生”评选活动2、制定评选标准和规则,大家选举出“阳光男生”和“优雅女生”作为榜样,说明原因3、 加人文明习惯养成体验周活动。设定文明习惯目标,制定自己的文明习惯养成记录表并每周记录表格上交4、 小组合作写一份以“文明优雅中学生”为主题的倡议书。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文明礼仪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明白文明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态度和价值观。它关乎个人的修养,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使学生们能够践行文明礼仪,以身作则,为他人树立榜样,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和社区环境拓展延伸讲解全国文明城市的定义和建设文明城市的重要性讲解辽宁省的文明城市名单提出“对于文明城市的文明创建工作,还有哪些建议和想法呢?”,举例答案并让学生举手接着补充播放文明城市建设公益片学生认真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举手回答“对于文明城市的文明创建工作,还有哪些建议和想法呢?”的问题;全程注意观看文明城市建设公益片,并思考建设文明城市我们作为中学生能够做些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